摘要:排球高水平的训练在我国已有近五十年的经验,有很多好方法,为了更好的继承、创新、运用这些先进的方法,我们将已有的训练方法总结归类,合理的运用。把排球的训练方法大体归纳为四种类型。即辅助训练法、分解训练法、强化训练法和组合训练法。研究各种分类训练的效果,研究四种分类训练的目的,研究四种分类训练之间的关系,最大化的收到训练效果。其中分解训练是技术训练的基础,排球技术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就决定了分解训练的重要性;辅助训练的作用,体现了一支队伍的训练水平,辅助训练的方法和器材全来之教练的智慧;强化训练的目的在解决技术的薄弱环节和提高重点技术;而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比赛效果,因此组合训练就是将之前三种分类训练加以综合运用,形成为最重要的组合训练,使比赛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有资料表明,四种分类训练的实践都是排球训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排球技术、分类训练、作用
1.前言
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无疑是来源于高水平的训练,我国高水平的排球训练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无论男、女排都结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现代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更高的训练水平与之相适应,我们有很多值得继承的先进训练方法,必须系统归类,再探索其中规律,科学运用到现代训练中去,这是本文研究的初衷。而现在有的队在训练方法上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有的淡化传统有用的训练方法手段,有的创新方法还不够系统,也影响了训练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高水平的训练方法,对这些训练方法进行系统分类,以便更好的借鉴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指导我们训练,从而促进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历届国内高水平的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研究排球教学﹑训练等文献资料近三十余篇,结合目前排坛的形势,对排球流派进行分类总结。
2.2.2对比分析法
从不同风格的训练效果﹑不同时期训练特征及它们的不同作用进行对比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排球技术的分解训练及作用
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复杂的运动项目。一般分为五大基本技术,即发球、垫球、扣球、拦网、防守技术。要提高整体水平,必须在提高各项技术的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技术的提高,训练内容的多样化,这就是排球训练的主要特点,各种基本技术的训练属于分解训练,因此排球训练的基础就是分解训练。排球的分解训练,即将排球运动所包含的各项技术分解,按单项技术分解开来进行训练,分解训练是排球训练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技术才能提高的更快,使动作更加的趋向完美。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分解训练。
基本技术的分解训练又是各种分类训练的基础。要熟练的掌握各项技术,必须将单个技术分解进行训练,分解训练的最大特点就是反复多次的训练,使掌握技术更加熟练,这样技术才能练精练细,比赛就能运用自如,最大限度的自动化,这就是分解训练的特定功效。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要求全面的运动,复杂而多样的技术样样要精,那么必须把排球的五项基本技术有系统,有计划的安排训练,也才能稳步的提高。因此基本技术的训练必须充分注意循序渐进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计划周密而全面地加强基本技术训练,并保证足够的数量训练,这才是科学的分解训练方法。
高水平的排球队大量采用集体对抗训练即组合训练的方法,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有的队伍技术并不全面,水平还不高,却不太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不能有效的安排分解训练,而采用大锅炒的训练手段,结果基本技术差,基础不牢固,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想提高就困难了。同样水平高的队也不可忽视基本技术的分解训练,俗话说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基本技术是要经常磨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水平。否则水平再高,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想进一步提高,都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些都是要重视基础训练的道理。因此加强基础训练是排球技术提高的关健,而分解训练是提高基础训练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分解训练的重要性,合理而科学地安排分解训练,才能迅速提高水平。
3.1.1分解训练应注意的一下几点
1)分解训练最直接的特征就是训练单项技术手段不宜太复杂,但重复次数相对较多,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2)分解训练必须注意一个原则,即以易带难,这样先从简易动作训练入手,掌握正确的基本技术再训练复杂技术,才能稳步提高。江苏女排历史上有很多成功范例,如进入中国女排的主二传孙晋芳,从小打下规范的动作基础,从最简单的对墙传球开始,逐渐加大难度,每天坚持,功到自然成,经过若干年磨练,终成大器。这完全得益于分解训练带来的成果。
3.1.2分解训练的安排
根据排球运动发展的规律和历史训练的安排特点,各个时期安排比例各不相同。早期的排球训练,水平不高,以基本技术训练、分解训练为主,大体训练比例占全部的60%,甚至更高。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基本技术训练的比例应当减少,占总训练的40%左右。而目前世界最高水平运动队的基础训练仅占每堂训练课的15%-20%。
从训练安排的比例我们不难看出,水平越高,基本技术、分解训练的比例相对减少。安排的依据是不同时期的训练特征所致。比如现代高水平排球发展,运
动员的身体体能极强,技术掌握娴熟,注重训练强度为提高水平的重点,因此出现的分解训练安排的变化,是符合提高水平的需要。而七十年代前后分解训练比例安排略多,也是符合当时的水平提高要求。 3.2排球技术的辅助训练及作用
辅助训练即运用直接训练以外的方法,采用各种辅助手段进行技术训练,以此加快提高整体技术水平,辅助训练必须是建立在教练员深入了解排球各项技术的内在规律的基础,掌握合理的技术动作,及客观分析运动员的技术现状的基础上,以此科学动脑,而探索出来的一条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优秀的教练员洞察队员掌握技术的客观现状,勤于思考,辅助训练手段才有针对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试举提高拦网技术训练为例,如只单用直接的训练方法,进行用扣球刺激拦网的训练方法还不够,还可通过运用各种辅助训练的手段,以增加提高的效果。如解决如何伸手过网的问题,既可直接由运动员用正常扣球训练拦网水平的提高,也可用教练隔网持球,运动员尽可能起跳后伸手过网连续捂球的辅助训练的方法,以此达到加快提高的效果,例如我们设计固定球的拦网器材,简化方法,加速提高。
辅助训练的最常用的方法是与辅助器械的运用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现成器械拿来运用,有的靠教练员自己动脑,根据提高的需要设计器悈,从而真正达到辅助训练的效果和目的。
现今高水平的训练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有的教练员不太重视辅助训练,错误认为效果不大,可有可无。其实不然,大凡优秀的教练员要训练出一支高水平的球队,必然在训练过程中大量采用各种辅助训练的手段。例如,中国女排夺取世界冠军,训练中把辅助训练作为经常的训练手段,如用高台,教练模仿美国著名攻手海曼的扣球,训练拦网、防守,取得明显的效果。中国男排为了提高和欧美高大队员在网上争夺的优势,提高拦网水平,特把对方场地加高,二组在高场地上扣球,模仿欧洲高个队员的高点进攻,这就是典型的运用辅助训练的方法。这
些都是教练员根据对手的特点,采用一些器械,进行辅助训练,达到的模仿对手,提高本方水平的训练方法。一些高水平排球教练还常常自己开动脑筋,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各种辅助训练的工具。
以江苏男排为例,青年运动员辅助训练的手段、比例要大大多于成年运动员,例如几乎每天训练课都安排辅助训练内容,有的徒手,有的教练设计器材,而成年运动员相对运用减少。
据统计,青年运动员每周安排辅助训练手段不少于六项次,每次训练不少于一次,有的甚致重复运用,而成年运动员则相对减少。 3.3强化训练及作用
所谓强化训练,就是采取特殊训练措施和手段,加大训练强度,反复刺激某项技术的训练方法,以期达到迅速提高技术水平的效果。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多样性且掌握难度较大,而高水平的体现就是必须掌握全面技术。反之掌握技术的不平衡性在运动员中又普遍存在,那么薄弱环节的技术只有用强化训练的手段才能得到提高,战术运用的熟练需要反复强化,这就是强化训练对提高排球技术水平的重要作用。
另外,根据排球运动的制胜规律,尤其是攻势排球的发球、扣球等重点技术,如只单进行简单一般的训练还达不到需求,于是强化训练也就成了提高重要技术的最好的方法。
一般来说,强化训练的主要对象在于两个重点技术环节,一是薄弱技术,二是排球制胜的关键技术,因此强化训练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突出薄弱技术和重点技术的迅速提高。强化训练对高水平的运动员更为有用,因为水平越高,再提高难度就越大,一般的训练刺激已很难有大的作用,非采取强域刺激方能有效,于是强化训练应运而生,这也是强化训练永远被高水平教练所采用的原因。
3.3.1强化训练的安排
1)强化训练的安排主要表现为训练的强度,为了提高某项技术,需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刺激,对某项技术进行反复强化,才能迅速提高,以此体现强化训练
的特征。反复大强度的技术训练,也才能迅速提高重点制胜技术,如采取连续进攻和加大进攻难度,以远网进攻带动近网扣球水平的提高的强化训练方法。
2)强化训练还能锻炼运动员意志品质,并达到提高体能的效果。因为强化训练的同时经常伴随无氧训练,连续大强度的无氧训练既提高体能,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也能培养运动员克服困难的顽强作风。
3)强化训练也符合超量恢复的训练原则,训练中采用大强度的刺激,然后再调整,再提高,反复循环。
所以强化训练是高水平教练员经常采用的方法。强化训练国内外强队运用比例远远高于低水平的球队。
取得冠军时期的江苏男排,以强化训练为重点,强化排球制胜技术训练与提高,克服薄弱环节,取得长足的进步,首度夺冠的前一年在国内排位仅第四名,一年的强化训练,水平大幅度提高,战胜国内所有强队而登顶。回顾训练安排强化训练比例高达总训练的五分之四。可见强化训练在高水平训练中的重要意义。 3.4组合训练及作用
我们把排球的集体形式的训练又称为组合训练,无论辅助训练、分解训练、还是强化训练,最终目的为了全队的集体组合训练,为了打好比赛,因此最重要的还是组合训练,但要达到高质量的组合训练是最不容易的。
组合训练有多种形式,有三、四人的小组合训练,有六人的配合训练,还有六对六的对抗训练,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前三种训练加以组合,达到相互间的默契配合的目的。
训练就是为了比赛,训练为比赛服务,提高比赛水平,因此一切训练形式都是为组合训练服务,组合训练是各种训练的最高形式。我们认真研究组合训练原因,就是基于这个出发点。组合训练安排必需合理,否则收效甚微。
3.4.1组合训练的安排
1)在训练好基本技术后,才开始小配合训练,成队配合训练应有小配合训练为基础,这样安排循续渐进,最终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现在组合训练安排有两种片面倾向,一种是忽视其他基本技术训练,成天就只以组合训练、集体对抗训练为主要训练手段,必然提高缓慢,因为没有技术训练做基础;另一种是把组合训练重点的安排在训练课的尾声和疲劳时进行,效果不大,还容易受伤,因训练疲劳使运动员兴奋抑制,注意力无法集中,就谈不上训练的高质量,所以极易受伤,为什么运动创伤大多发生在训练课的尾声,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教练员掌握安排组合训练的技巧,为的是效能的最大化。组合训练如是本堂课的重点,那就在准备活动后快速进入状态,迅速切入组合训练的主题,此时运动员体力好,精力旺,训练质量肯定高,这就达到组合训练的真正效果。
3)教练员如何在组合训练时进行临场指导也非常重要,在组合对抗训练时,有的教练员只管场上运动员自己训练,大量失误,不找原因,只知“骂”队员,不准失误, 其实是不会利用组合训练的方法,不懂如何指导组合训练。要练好组合训练,必需教练员先要会练,先要了解对抗训练的规律,要会打球。比如六人对抗训练,教练员注视场上每一次可能发生的失误,教练员提早预判,及时语言提醒,可能的失误必然大大减少,组合训练的连贯性大大加强,场上训练必然热火朝天,而且训练质量又高,这才起到组合训练的真正作用。
现代高水平排球训练的新特征就是大量运用组合训练,尤其是世界高水平的男排,几乎已成为训练的主要手段,当技术水平达到相当高的层次时,要的比赛经验,要的是相互配合,只有从组合训练中获得,这就不奇怪为什么强队组合训练比例远远高于弱队的原因。
3.5四种训练方法之间科学安排
排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由于其项目特点决定了必须采取多样的训练手段,方能达到提高的目的。我们把训练归纳为四种分类训练,分解训练是基础,辅助训练是催化剂,强化训练是重点,组合训练是目的。
排球的四种分类训练,各有其不同的重要作用,有的是为了熟练的掌握基础技术,掌握必要的提高的技能能力,在此基础上强化的目的是再提高,辅助训练
是寻找更多的办法提高水平,组合训练是关键,最终是为比赛出成绩而服务。而这四种训练既是独立的,但又是互有联系的。不同时期的训练安排比例侧重点不同,才能收到最大化的训练效果。在周期训练中,开始阶段分解训练和辅助训练的比重应大于强化和组合训练,反之组合、强化训练在后期安排比例要明显大于前期。
至于四种训练相互间的科学安排,是根据队伍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训练重点,有计划的安排等要求而进行合理运用的。有的先安排分解训练,有的先安排组合训练;有的先安排强化训练,有的先安排辅助训练,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训练模式,教练员要根据队伍的情况科学合理的将四种训练方法穿插在每节课进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
而排球水平不同,四种分类训练的比例安排也有区别。比如水平高的队强化和组合训练的比例就要大些,反之水平不太高的队分解、辅助训练比例就更大些。 4 结论与建议
4.1 基本功训练是排球训练的基础,而基本功训练所需采用分解动作训练是我们日后熟练运用各种基本技术的必要手段。
4.2 辅助训练必须是建立在教练员深入了解排球各项技术的内在规律的基础,掌握合理的技术动作,及客观分析运动员的技术现状的基础上,而探索出来的一条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辅助训练手段要有针对性,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多样性且掌握难度较大,而高水平的体现就是必须掌握全面技术。反之掌握技术的不平衡性在运动员中又普遍存在,那么薄弱环节的技术只有用强化训练的手段才能得到提高,战术运用的熟练需要反复强化,这就是强化训练对提高排球技术水平的重要作用。
4.4 训练就是为了比赛,训练为比赛服务,提高比赛水平,因此一切训练形式都是为组合训练服务,组合训练是各种训练的最高形式。
4.5 排球四种分类训练相互间有着重要关系。科学合理的安排四种训练手段,往往能够快速高效的提高队伍的技战术水平,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4.6根据训练周期完成的目标、任务,决定四种分类训练的不同安排。通常以四年完成奥运会、全运会为例,周期前一、两年分解训练和辅助训练的安排可以略多些,而后两年,特别是比赛年,更多的是采用强化和组合训练。在一年中也是如此,准备期的训练以分解、辅助训练为主,越临近比赛,强化训练和组合训练成为训练重点。
5参考文献
[1] 张然.排球纵谈[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2.
[2] 李按格,黄辅周.现代排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12 . [3] 俞继英.奥林匹克排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6. [4] 张瑞林,刘文春.排球运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5] 乔尔,迪耶林.排球[M]2007,5.
[6] 李毅均.排球理论与方法[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4. [7] 倪丰国,祝嘉铭.排球技战术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2 . [8] 张克仁.排球运动训练训练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9. [9] 靳小雨.排球理论与实践探索[M]. 河南教育版社,2006 .4.
6致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毕业论文导师——赵善文教练的指导与关心。他对于我毕业论文的指导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帮助我完成从选题、查找资料、探讨方案提纲到论文撰写的一系列过程,不仅教会我知识,更教会我学习的态度,这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对赵教练送上我最真挚的感谢!在论文的进展过程我也得到了邹国忠老师帮助在此也表示深深的感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