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六九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何卫东

来源:《教育艺术》2013年第05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体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就是运用新教材的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如何恰当运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为学生搭建宽松、广阔的创新舞台

“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无不蕴含着人类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精神贯穿着整个人类历史。以人教版新编《中国历史》七年级实验教材为例,教材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此外还设立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在每一单元后面设置了“活动课”等板块。其中栏目内容的功能已经从简单的复习巩固本节课知识,转变为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这就使得我们的历史知识从原有的单一文字和图表传授,变成有一大块时间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消化,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求知意识。

1.打破思维定势,创设障逆情境。教师要勇于突破教学常规,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定论的史实,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挖出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2.利用感性材料,交换思维角度,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中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新材料、新情境具有猎奇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实新材料的同时,抓住学生在新奇刺激下的活跃力,引导学生转到“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思维运动轨道上来。3.归纳类比,分解组合,实行开放引导,激励学生的灵感进发。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多种逻辑分析手段,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新规律。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合作法,在实际学习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1.改变课堂教学程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造动机。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2.允许学生走人“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别怕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探索之误。如果学生的创意思维超过了教师,教师更应虚怀若谷、积极鼓励,协助学生的思维成果日趋成熟。3.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思维是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摹仿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4.扩大信息输入的容量,加强思维“能源补给”。教师要针对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及创造个性,善于引进大量的课外知识,加强信息量的补充,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活跃思维,诱发创新。

三、质疑设问,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质疑,敢于求异。在设问时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使问题的设计具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有人认为,鸦片战争中,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查办,或者有许多像林则徐似的民族英雄奋起抵抗,中国可以打败英国侵略者,鸦片战争能获得胜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请阐明你的观点。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被这些设疑所激动,会想方设法去解开这个疑问。在讲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这样的层层质疑中不仅轻松地理解了“鸦片战争”这一难点知识,而且还得出了腐朽的封建制度战胜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进一步了解落后就要挨打,强国才能御侮的历史结论。 四、培养创造性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具有坚强意志

教师应注意发现和及时引导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困难和风险。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当今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难度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一种旧的社会制度的推翻,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都经历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一例例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青年一代将来要担负起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实际上此时的他们已经存在不可低估的创造性意识的萌芽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和求异思维,教师的赞赏和引导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启发者和培育者,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作者单位 新疆农四师七十三团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69lv.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1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