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观察记录

来源:六九路网
幼儿园大班优质观察分析案例——活泼好动的你

幼儿基本情况:

乐乐已经5岁了,在大班里,是一个非常聪明,但又活泼爱动的孩子。

幼儿在园表现:

“我是第一名”

乐乐是个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孩子,双手总喜欢摆弄些小东西,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总是动来动去。上数学课时,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老师问听懂了没,他也会响亮的回答听懂了。做数学作业他总是第一个交,基本都能全对。

乐乐写字比较慢,每次上写字课时,他总是最后一个写完,他看大家都写完了,就他自己没写完,他就会发脾气,把笔扔掉,本子推开,自己坐在座位上,或者就是大哭。

好动,随心所欲,缺乏合作精神

虽然他反应快、灵活、爱动脑,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好动管不住自己,上课不遵守纪律,插嘴,做不住。在一日生活交接时,如餐点前后、晨接段等类似这段时间里,他总是拿些老师教具、玩具等玩或摆弄。再区域活动时经常发生争执现象,经常有小伙伴告状“老师,乐乐......”,当他犯错,老师叫他时,他总是装作听不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老师走到他身边,轻声询问发生什么事情时,他总是噘嘴,一脸的不屑,还发出“哼,哼”的声音或者就是大哭。刚开学时,午休总是不睡觉,在床上翻来覆去,把被子弄到地上或者玩枕头、吵醒旁人。

与家长交流,他妈妈说在家也是这样,好动,管不住,叫他总是装作听不见,所以巴不得让他天天上幼儿园,省事。

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的原因,由于父母、老人的宠爱备至,尽其所能满足其需要,在幼儿园显得随心所欲,在教室里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缺少玩伴,由于是独生子女,家里也是做生意的,他与其他孩子玩耍机会少,常常都是一个人在家里玩,使他难以体会到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

指导策略

幼儿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基础的教育,它的基础打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鉴于以上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与家庭合作进行一致教育。

在一次放学后和乐乐妈妈进行了一次谈话,向她反应了乐乐在园的表现情况,对她平时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比如,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我们满足,平时多于孩子进行游戏,让孩子慢慢体会到合作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当孩子有了点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

让孩子清楚一日常规要求,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是对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作业、游戏过程中,我注意告诉乐乐正确的方法,告诉他怎样叫做守纪律,怎样在上课、游戏、值日中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游戏前,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商量解决,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时,要相互谦让,轮流玩或者一起玩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他逐渐习惯与伙伴合作游戏。

有了改变,有了进步及时鼓励和表扬。

当乐乐发现其他小朋友写完字,自己还没写完时,没有发脾气,没有哭闹,继续认真写字时,我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午休时安静入睡,我及时的进行表扬。

幼儿转变: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帮助,引导,乐乐小朋友基本上遇事不大声哭闹了,但还是好动,当他犯错,对他进行教育时,还时常发出“哼哼”的声音。大家有没有好的建议能够帮助乐乐小朋友改掉好动的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