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缀行(zhuì) 毙命(bì) 少时(shào) 积薪(xīn) B.弛担(chí) C.隧入(suì) D.狡黠(xiá)
眈眈(dān) 苫蔽(zhān) 目似瞑(míng) 劈狼首(pī) 意暇甚(xiá)
尻尾(jiǔ) 假寐(mèi) 禽兽(qín) 大窘(jiǒng)
2.请选出与“亦毙之”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久之 C.又数刀毙之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根据狼的故事,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的奸诈本性的幡然醒悟。 5.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A.①⑤/②④/③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②/③/⑤ 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顾野有麦场 ___________ (2)弛担持刀 ___________ (3)屠暴起 ___________ (4)一狼洞其中 ___________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 (6)乃悟前狼假寐 ___________ (7)盖以诱敌 ___________ 7.解释下面一词多义的词语。 (1)止
①止有剩骨______________ ②一狼得骨止______________ (2)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 ②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 (3)前
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 ②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 (4)以
①投以骨______________ ②以刀劈狼首______________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一(________)一(________)一杀狼。 (2)这篇短文通过描写屠户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___,嘲笑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还是会被消灭。
(3)文中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5段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________,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对文中画线句朗读停顿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下面的句子不是描写狼的狡诈本性的一项是( )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由“眈眈相向”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笔下的狼虽然很狡猾,但最终还是败在了屠户的手下,你眼中的狼是怎样的形象?请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谈一谈你的看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少shǎo。B.苫shàn。C.尻kāo。 2.答案:C
解析:A.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B.音节助词,无义。C.代词,代指狼。D.结构助词,的。题干中的“之”为代词,代指狼。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其一/犬坐于前。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答案:C
解析:“暴”意为“突然”,这个字充分表现了屠户对杀狼时机的把握——趁狼放松警惕之时。 5.答案:D
解析:①④都为代词。②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起补充音节作用,无实义。⑤是结构助词,的。 6.答案:(1)看,视 (2)解除,卸下 (3)突然 (4)挖洞 (5)从通道 (6)睡觉
(7)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解析:注意“洞”“隧”的活用现象。 7.答案:(1)①仅,只 ②停止 (2)①攻击 ②敌人 (3)①前面 ②向前
(4)①介词,把 ②介词,用 ③连词,来 8.答案:(1)惧狼 御狼
(2)贪婪、凶狠、狡猾 机智勇敢
(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 (5)议论 点明主题 9.答案:(1)B (2)D
(3)①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②(屠户)看见野外有一个麦场,麦场主人在上面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 (4)虎视眈眈
解析:(1)“犬”作“坐”的状语,故“犬坐”不能分开;“禽兽之变诈”是偏正短语,故不能分开。 (2)D项是议论句。
10.答案:在大多数时候,狼总是成群结队地行动,它们似乎彼此心灵相通,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就能知晓对方的意图。富有经验的老狼会训练教育年幼的狼,以保证整个狼群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狼不但能与同伴互相合作,而且和其他动物也能互助互利。乌鸦是一种食腐动物,富有空中观察的经验,当它发现受伤或死掉的猎物时,通常会像报信者一样,把狼叫到现场。狼就会撕咬动物的尸体,然后大家共同享用食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