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来源:六九路网
2018年7月第7期 DOI:10.16799/j.cnki.esdqylh.2018.07.090 城市道桥与防洪 相关专业319 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王嘉伟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摘 要:综合管廊标准断面的结构设计,一般可通过闭合框架法采用二维模型进行简化计算,然而,对于较为复杂的特殊节 点,该方法的适用性有待商榷。选取合适的荷载组合工况,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某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的二维简化 模型和三维精细化模型,并开展结构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大开洞的二维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结构主受力方向的受 力特征;除了大开洞部位附近区域,二维模型计算结果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的包络线较为接近;在中板挑出酃位和顶板的纵 向角隅部位.非主受力方向可能出现较大弯矩,需进行加强。 关键词:综合管廊;人员出人口;结构设计计算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18)07—0319—03 O引言 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容纳两类及以上 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它从根本上 解决了由于敷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的道路重复开 挖问题,为城市的发展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近 年来,伴随着综合管廊的大面积建设,国内学者对 于综合管廊的开展了大量研究,在结构计算方面, 需求及综合管廊的建设成本,本工程综合管廊设 计为单舱断面形式,断面尺寸及布置形式见图1, 断面总尺寸为3.8 m(宽)X 3.7 m(高)。管廊埋设 于绿化带下方,埋深为3 m。 绿化带中心线 主要集中在其抗震计算l21、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性能 参数I=HJ以及荷载计算方法 等,且大都针对管廊的 标准段,较少涉及特殊节点的讨论[6】。 由于管廊标准段的纵向长度较长,其壁板可 按单向板进行考虑,设计过程一般采用闭合框架 法进行简化计算【 。然而,部分特殊节点(如人员出 入口、管线分支口等)由于廊内空间不足,平面内 局部需外扩,且有大开孔,此时基于闭合框架法的 二维计算模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待商榷。以某 综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为例,本文采用Autodesk 平台下的有限元专业分析软件Robot2016,通过对 比二维简化模型和三维精细化模型的计算结果, 对以此为代表的特殊节点的结构设计计算方法进 行探讨。 1工程概况 根据拟建区域的管线规划、各类管线的入廊 收稿日期:2018-05—23 作者简介:王嘉伟(1989一),男,浙江台州人,工程师,从事城市 图1综合管廊标准断面示意图(单位:mm) 人员出入口为外部人员进出管廊的主要通 综合管廊规划和市政供水工程结构设计工作。 道,可独立设置。亦可与其他特殊节点合并设置。 本工程人员出入口的总长度为15 m,总宽度为 6.75 m(其中两侧挑板各0.6 m),总高度为7.39 m 320相关专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7月第7期 (其中地面以上1.04 m),底板底埋深为6.35 m,底板、 中板厚550 mm,顶板厚350 mm,壁板厚500 mm。顶 板上翻部分为该节点凸出地面的主体结构,顶板 和中板均设大开洞(6.32 rn×1.0 m)以安装钢筋混 凝土楼梯,节点见图2。 方,但是考虑到综合管廊为百年工程,使用过程中 可能出现意外超载,故q 取20 kPa。 (4)水浮力: q4--"Yw·h (2) 式中: 为水重度,取为10 kN/m ; 为水深,本工 程设计水位取为地面标高。 (5)管廊内活载q ,主要为管廊内支架及管线 重量,考虑到本单体内设钢筋混凝土楼梯,且可能 出现较多人员出入的情况,q 取10 kPa。 (6)水土侧向荷载口 ,根据管廊拟建区域的土 质情况,采用水土分算进行计算,其简化算法为: q6= ·h (a)中板平面布置图 (3) 式中:Y 可取为13 kN/m ;h 为管廊埋深。 (7)由地面超载引起的侧向荷载口 : q7=flr·口3 (4) 式中: 为折算系数,可取为0.7。 3结构设计计算 3.1二维简化模型 (b)1-l剖面布置图 图2人员出入口节点详图(单位:mm) 2荷载取值方法 本管廊工程的竖向荷载包括结构自重、覆土 荷载、地面超载、水浮力及管廊内活荷载,水平向 荷载包括水土侧向荷载和由地面超载引起的侧向 荷载。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荷载组合工况有所差 别。对比各种荷载组合工况,最终选择所有荷载均 考虑的工况为计算工况。各类荷载的计算过程如 下: 截取单位长度的人员出入口外扩段建立二维 节段模型,采用二维梁单元模拟节点的壁板、底 板、中板和顶板,结构与地基的相互作用采用杆一 弹性基础模拟,设置为单向弹簧,只提供向上的反 力,地基土基床系数取为20 000 kPa,计算模型见 图3。此处并未考虑中板和顶板大开洞的影响,是 由于洞口附近会设置框架梁(暗梁)补强,建模时 可不考虑开洞对于板件强度的影响开洞两侧区域 的板件建议根据其长宽比按单向板或双向板单独 进行设计计算。 (1)结构自重q ,主要为管廊主体结构的重量, 混凝土重度按25 kN/m 由程序自动计算; (2)覆土荷载口 ,包括管廊顶板及底板挑出部 分的覆土: g2=yt eh (1) 式中:Y。为覆土重度,取为18 kN/m ;h 为覆土厚 度,视管廊埋深而定。 (3)地面超载g ,根据管廊在道路下方的位置 不同,分别对应于地面汽车荷载(管廊位于道路下 方)、地面绿化带或景观建设带来的荷载(管廊位 于绿化带下方)、人行荷载(管廊位于人行道或非 机动车道下方)等。尽管本工程管廊位于绿化带下 图3二维计算模型简图 3.2三维精细化模型 以变形缝为界,建立整个人员出入口主体结 构部分的三维精细化模型。采用三维板单元进行 建模,设定最小网格尺寸为0.25 m,由程序自动生 2018年7月第7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相关专业321 成四边形网格,并进行网格平滑处理,以满足工程 设计要求。边界条件的设置与二维简化模型类似, 计算模型见图4。 (a)壁板 图4三维计算模型简图 3.3计算结果对比 综合管廊为地下结构,结构主体直接与土壤 和地下水接触,且有一定的防水、抗渗要求,因此, 规范中明确指出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 小于或等于0.2 mill,且不得贯通【7]。大量工程实践 也表明,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作为 控制指标,能满足大部分项目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要求。因此,本文以截面弯矩作为主要研究指标, 对人员出入口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探讨。 图5为本节点二维计算模型的弯矩计算结 果。结构的传力体系比较明确,底板和下半部分壁 板为主要受力构件,顶板在地面堆载和侧向水平 荷载的协同作用下亦出现了较大的支座弯矩。 (b)顶、中、底板弯矩 图6三维计算模型各板件主受力方向弯矩云图 的板件,应根据其长宽比及洞口附近加固情况,进 行单独设计计算; (3)由云图可以看出,底板和右侧壁板大部分 为单向板,而剩余板件则有较大部分为双向板,若 根据二维模型按单向板设计,对此类区域可进行 设计优化以降低造价。 进一步分析三维精细化模型的计算结果,可 以发现,在中板的挑出部分和顶板纵向的角隅部 分,均存在较大的非主受力方向的弯矩,见表l。前 者是由悬挑板上的覆土重量引起的,而后者则是 地面堆载和侧面荷载协同作用下的产物。 表1不同计算模型弯矩极值对比 图5二维计算模型弯矩计算结果 图6为本节点三位计算模型各板件主受力方 向的弯矩云图。对比图5,可以得出以下论点: (1)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整个 壁板、底板以及中、顶板支座区域的受力最不利部 分(节段模型中部区域)在主要受力方向上的弯矩 变化趋势; (2)中板和顶板大开洞附近区域存在较大弯矩, 应进行结构加固,采用二维模型计算时,对该区域 注:括号内为非主受力方向的弯矩极值,单位均为kN·m (下转第351页) 201 8年7月第7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c.相关专业351 桩基部位预先埋设注浆管,根据监测资料 进行跟踪注浆。 5结语 本文以城市中心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丁程为 背景,通过对隧道沿线周边环境进行踏勘梳理,对 隧道平纵线形进行优化,并根据地质条件、场地条 件等因素进行盾构机选型,最后分析本项目重难 点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 (1)隧道平面线形尽可能避让桥梁、地铁、建 构筑物,条件特别受限时采用小半径曲线;隧道纵 断面避让地铁出人口、河道、火车站桩基以及地铁 图5盾构长距离掘进对邻近桥梁桩基加固 对桩基的扰动,对注浆压力与注浆量双控,使浆液 尽快填充空隙,保证盾尾后方整个影响区域的压 力平衡。 盾构穿越桩基,开始推进和结束推进时,应逐 步提高与降低掘进速度,防止千斤顶轴力突变。在 推进过程中应适当加快推进速度,尽量保持推进 速度的恒定,保证切力与推力的稳定,做到推进速 度与推力的双控。 站围护桩等,并适当加大隧道埋深,使隧道位于较 均匀地质中。 (2)盾构机穿越复合地层,软有粘性土,硬至 微风化岩,根据地质条件和场地情况,建议选用复 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 (3)隧道侧穿超高层建筑,下穿现状火车站、已 运营地铁车站和桥梁桩基础,并长范围近距离侧穿 高架桥梁桩基,从预先加固、盾构施T、实时监测、 事后检测和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在盾构推进中对上部桥梁和墩柱监测,并采 用经济合理的_丁程加固措施: 【11 DG/TJ 08—2033—2017,道路隧道设计标准【s】. a.动态调整施工参数,严格控制地层损失率、 同步注浆和泥土平衡压力,降低推进速度,延长壁 后注浆时间。 【2]李嗣,何川.盾构隧道近接下穿地下大型结构施工影响研究【JI _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0):1277—1282. 【3]徐前卫,朱合华.马险峰,等.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桥梁下方群桩基 础的托换与除桩技术研究[J1.岩土工程学报,2012,34(7): l2l7—1226. h.对墩柱顶变形实时监测,做好在墩顶或临时 支架上设千斤顶将桥梁上部顶起以调整连续箱梁 变形的预案。 七十十千十々十t牛-,p●●●t七十t十十十 十十十中●●●中●●●中●十 十十+十七十●●+●● 【4】徐日庆,王涛.齐静静.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损失对邻近桩基的 影响[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 议论文集【c].2007. 十中十 ●●●●●十●●中●●十十中 +十中 ●十●十●十十七●十中●十●●十七十 十 ● 十 (上接第321页) 4结论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的“地下血管”,在结 构设计计算方面应保留足够的安全裕度,力争打 造“百年_丁程”。 参考文献: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本文分别建立了某综合 管廊T程人员出入口的二维平面框架模型和三维 空间结构模型,对两者在相同荷载条件下的力学 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二维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结构主受力方向的 【1]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lT程技术规范fs】. [2]李杰,岳庆霞,陈隽.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有限 元分析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29(4):4l_45. 弯矩极值及变化趋势,但是大开洞区域附近需做 【3】胡翔,薛伟辰.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J_土木 工程学报,201 0(5):29—37. 加强,且板件需根据支承情况独立计算; (2)底板和非外扩的壁板可整个作为单向板考 虑,其余板件双向受力的区域较大,可进行设计优 化; (3)中板挑m部分和顶板纵向角隅部分存在较 大的非受力方向的弯矩,需进行加强。 [4】黄剑.综合管廊结构方案对比分析….特种结构,2018(2):20—26. 【51狄东超,强健,王建.综合管廊等效均布活荷载取值研究….特种 结构,2016(6):14. 【6】雷苏文,贾东林.某综合管廊通风口节点结构空问整体分析…. 特种结构,2017(5):5. [7】王恒栋.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T程技术规范》解渎『J1 _中国建筑防水,2016(14):34—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