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小学科学课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经历对身边科学事物和科学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在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科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励、启发、引导下,尽可能地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小学科学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深钻教材,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根据科学探究过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充分准备教学材料,优化教学方法。
一、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一般过程:
1、教与学的过程:
教:设疑激趣、启发思考、组织研讨、联系实际
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研讨问题、实践运用
2、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一)设疑激趣、提出问题。
1、 用问题调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并正面鼓励。
1
2、 设置认知矛盾。有三种方式:
A、暴露学生间的认知矛盾;
B、设置认知对象与已有认知间的矛盾;
C、呈现事实对象间的矛盾。
3、明确认知矛盾,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4、整理和选择探究问题。
(二)启发思考、探究问题。
1、确定探究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猜想和假设。
2、激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研究问题,并顺应学生的认知引导制订合适的研究方案,提出观察实验等相关要求。
3、提供器材,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探究活动,并观察、倾听、参与、及时了解探究活动的进程与效果。
4、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引导收集整理事实证据。
(三)组织交流、研究问题。
2
1、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事实,组织学生交流。
2、抓住矛盾,激起学生对问题进行争论。
3、展开思维,引导学生有理有据进行辩论。
4、引导学生整理对问题的解释,作出合适的结论。
(四)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释现象。
2、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事实,作出判断。
3、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
4、设置新认各矛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5、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二、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科学课要努力实现三个目标
1、全体参与。
3
每一节课都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活动中。
2、主动高效。
每一节科学课,学习内容要适量,学习过程要有高效率,学习活动要有好效果。
3、全面提升。
每一节科学课,每位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能得到全面立体式的提升。
(二)科学课要落实三个阶段的教学
1、 自学质疑。
根据老师提出的自学要求,一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前的自学活动,有目的地搜集积累新学习活动必要的知识经验;二是教学开始有目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交流,暴露认知矛盾,进行质疑提问。三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处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2、 探究展示。
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围绕主要学习问题自主开展探究研讨活动,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一是明确探究问题(学习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合理推测。
4
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小组合作讨论制订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是教师根据学生探究需要提供观察实验器材,分工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四是引导学生整理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组间交流,围绕问题开展研讨,形成结论。
3、 反馈测评。
反馈测评是评价、矫正、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反馈评价一般穿插在探究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通过自评、互评落实;达标测评一般在探究学习结束阶段进行,内容主要包括“运用新知解决具体问题” “书面测评,检查学习效果”等。单元教学结束和学期教学结束,应安排专门的反馈测评课。
(三)科学课学习活动的六个基本环节
自学展示——质疑思考——合作探究——互动研讨——拓展提升——达标测评
科学课导学过程应依据探究活动过程来设计,学生探究学习的流程有以下几个环节:
1、自学展示。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活动目的和要求,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课前观察、考察、查询、搜集等自学活动,教学开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交流学习情况,提出发现的问题。
2、质疑思考。
5
一是思考处理问题。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看学生对哪些问题能有理据地作出解释,哪些问题只能作出猜测。二是筛选聚焦问题。观察学生对哪些问题有探究兴趣,明确要探究的问题。
3、合作探究。
一是在对问题预测假设的基础上,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想办法开展观察实验等活动研究问题。二是教师提出观察实验活动、操作分工等方面的要求,提供观察实验器材,深入小组观察、倾听、参与学生探究活动,及时了解学习进程与效果。
4、互动研讨。
一是小组整理收集记录的事实,并展示交流。二是教师组织学生互动研讨,分析事实,对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归纳形成科学认识。
5、拓展运用
一是联系生活生产实例,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释现象;二是运用知识分析事实,作出判断;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四是结合事实,对学生进行评价教育。
6、达标测评
围绕教学培养目标设计测试题对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测试,反馈强化学习效果。
(四)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求
6
1、教学时间分配要求:
一是教师讲述不超过10分钟,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少于30分。
二是学生学习活动时间分配:自学质疑10分,探究展示25分钟,反馈测评5分钟。
2、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要求:
独学:
对学:
群学:
3、多主体多层次即时性评价要求:
科学课教学的反馈测评,实施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一是学习评价的主体多元化,通过学生自评、结对互评、小组评价、形成性测评等方式组织实施。二是学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运用科学记录、互动交流、黑板展示、达标测试等方式反馈校正,强化巩固。
2016.09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