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精选3篇)
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1
疫情期间,我校许书记在网上组织全校老师仔细学习了《新时代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从坚决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传统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怀爱惜同学、加强平安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正诚信、坚守廉洁自律和规范从教行为十个方面规范了老师的职业行为,明确了师德的底线,为广阔老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通过学习,要使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抱负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一、坚决抱负信念 做有责任担当的老师
我从事教育事业已经36年,从来没有对自己选择老师这个职业而感到懊悔。深知老师所从事的职业特别,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老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同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始终脚踏实地地工作着,最大限度地把工作做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时刻端详自己,衡量自己,评价自己,到处以德行立身处世。通过学习,更加坚决的我的抱负信念,争取做一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二、坚守道德情操 做人民满足的老师
我深知,我与道德高尚的老师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了如
何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老师。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师德需要教育培育,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应当是每个老师的不懈追求。腹有诗书气自华,老师自我修养的提高需要在读书上多下功夫。高尚的情操要用更多的的精神食粮去滋养,老师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丰富自己,才能收获更多的道德之理。正所谓\"知行合一',老师自我修养的完善更需要在更多的教育实践中磨砺。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以德施教。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只有老师自己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言传身教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同学。
三、不断更新学问 做与时俱进的老师
在这个信息时代下,老师必需做到拥有广博的文化学问和宽敞的胸怀,才能够准时发觉新问题,准时解决同学的疑问。老师们已经不能只满意于自己的\"一桶水',而是要让自己时时有\"活水',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学问结构,实现自身的长远进展。由于自己年龄偏大,学问结构陈旧,特殊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已远远不能满意现在的教学要求,所以今后肯定虚心向年轻老师学习,准时更新自己的学问结构,以提高课题教学效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四、潜心教书育人 做有仁爱之心的老师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我们不光要教给同学学问,教给同学做人的道理,更应当倾注我们的情,播撒我们的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批判教育同学的时候,往往方法简洁粗暴,可能給同学造成了心理损害。《新时代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我们要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同学,严格要求同学,做同学良师益友;不得卑视、污辱同学,严禁虐待、损害同学。通过自查自纠,发觉自己在关爱同学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所以今后要加倍的关爱与呵护同学,要信任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优点,要努力去发觉他们生活、品德上
每一个闪光点,并加以充分的确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暖和,增加自信。
在工作中,要时时对比十项准则自查,时刻反思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四有'老师。
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2
《准则》是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加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引导老师作\"四有好老师',落实老师立德树人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昨天,我校组织全体老师学习了《新时代中学校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听完后,我深深地反思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老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同学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引路人。这句话把老师教书育人的天职说得淋漓尽致,究竟老师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更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学问内涵、文化品位和自我修养的体现!通过昨天对《新时代中学校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学习与领悟,受益匪浅。
第一、无法规不成方圆,有规范就得严格执行
关于《新时代中学校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它是我们教学活动中不行缺少的行为准则,我觉得无法规不成方圆,没有制度老师道德及教学就不能提升。老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师是同学的启蒙人、开拓者。然而特殊是老师收礼、有偿补课甚至老师性侵同学等现象严峻损害了老师整体形象,玷污了原本干净的师生关系。各种同学都有不同的心态,面对同学的过失,老师应予以教育,不应体罚或变相体罚同学。面对不同的同学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应是和谐可亲的。
其次、老师应当以德为本,身正为范
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影响力的大小,而老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行因素、才能因素、学问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身教重于言教,由于老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需时时、到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同学、教育同学。
第三、老师严谨治学,以德施教
作为老师必需要严谨治学,以德施教,把为人师表、塑造心灵、传承学问当成人生最大的追求,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个同学的成长,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引导同学全面进展,在教书育人上取得新成果。
总之,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学校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使我深深地懂得遵守并落实职业道德是一名合格老师的首要素养。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时刻自觉遵守《准则》,争做政治素养过硬、业务力量精湛、育人水平超群的新时代老师。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注意小节,增加规范意识,树立全面育人正确理念,坚决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同学,坚决不消失违反职业道德行为,以优异的教育教学成果、良好的教育教学口碑赢得学校、家庭、社会的敬重,为教育事业这座大厦添砖加瓦。
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3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老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育、教育下一代的艰难、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某某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我学习了《新时代中学校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十条规范的内容是:坚决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怀爱惜同学,加强平安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正诚信,坚守廉洁
自律,规范从教行为。遵守十项准则是每一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规范老师的育人行为,提高老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详细表现。
一、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老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酬劳的多少来衡量自我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喜爱,才能脚踏实地、悄悄奉献,对同学负责、让家长满足。尤其是青年老师,要力求干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自我。老师爱自我就是要有专心的人生态度,不计名利,专心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我专心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同学、改造同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必需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专心进取,开拓新教法,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老师。有了良好的素养、过硬的本事,才会在工作中自信,才会在生活中欢乐,才会有专心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三、爱同学。老师的言行对同学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同学都喜爱仿照,将会给同学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老师必需要时时到处为同学做出榜样,凡是老师要求同学要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凡是自己不能做到的,坚决不要求同学能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让同学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十项准则还规定:老师应爱护同学生命平安。我想这是每位老师务必做到的,这也是一位老师应有的高尚道德。当同学生命受到成某某,受到损害时,作为一名老师应在同学危险时挺身而出,应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顺身,拼死爱护同学的勇敢献身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困难险阻、奋力抢救同学拼搏奉献的精神、我想这正是老师爱同学的最高体现。
爱教育、爱自我、爱同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老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动身,认仔细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老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新时代中学校老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最好诠释。
在教育工作的诸多冲突中,教和学是主要冲突。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开心的师生关系是\"欢乐某某学'的先决条件。教和学的冲突,主要方面是老师,有了老师\"乐某某',才会有同学的\"乐学',尽管其他条件都具备,假如没有老师的\"乐某某',没有良好的帅生关系,同学也欢乐不起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喜爱同学,全面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帅的基本要求,乐于其业,擅长其业的基础是对同学的爱。爱的真谛是敬重和信任每一个同学,要把同学作为一个具有人格的人来对待。老师敬重和信任同学,才能培育起同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念。同学有了自尊、自信,才能构成和谐开心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才能促成群众的良好关系的构成、同学有平安感、宽松感、开心感,就能有效地发挥老师在\"欢乐某某学'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同学生动、活动、主动地得到进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