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练习
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pì jìng yú lè kǒng bù mó guǐ fěi tú jūn fá chǒu jiàn jiǎo xíng
( )( )( )( ) ( )( )( ) ( )
shū jí chōu tì jù liè mián páo jú shì cháng xuē cán bào zhí xíng
( )( ) ( ) ( )( )( )( ) ( )
二、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刑( ) 娱( ) 绞( ) 籍( ) 峻( ) 详( )
形( ) 误( ) 狡( ) 藉( ) 竣( ) 祥( )
三、从下列词语中找出6对近义词,分别填入括号里。
残暴 含糊 安宁 可惜 占据 坚决 模糊 残酷 坚定 安定 惋惜 占领
( )--( ) ( )--( ) ( )--( )
( )--( ) ( )--( ) ( )--(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
( )的枪声 ( )的眼光 ( )的小屋
( )的吼声 ( )的态度 ( )的匪徒
五、选词填空。
严峻 严肃 严格 严厉
(1)不管怎么说,( )要求自己总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会让人进步得更快。
(2)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 )地批评了一顿。
(3)形式非常( ),伤员必须马上转移。 (4)升旗时要( )认真。
剧烈 猛烈 激烈 强烈
(5)晓庆生过病,上体育课不能( )运动。
(6)孩子们( )要求周末不要上课。
(7)敌人占领的高地被我军( )的炮火摧毁了。
六、照样子,写出描写神态的四字词语。
不慌不忙(ABAC式):
怒气冲冲(ABCC式):
七、按照要求写句子。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写成转述句)
(2)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练习(2)
一、品读句子,完成后面的练习。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不慌不忙”写出了李大钊 。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 ”说明李大钊饱受折磨;“ ”写出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一词,则再次直接地表明了李大钊作为一个慈父的可亲形象。
二、对于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
B.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作用是照应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
C.“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D.课文是按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顺序记叙的。
三、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能 只好 )不再说什么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 。文中用反问句的好处是 。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 )品质。(多选)
A.自以为是 B.忠于革命 C.关心家庭 D.不畏牺牲 E.为革命献身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1)“高贵的头”指的是 。“魔鬼的宫殿”指的是 。
(2)从“放声大笑”中体会到陈然 的英雄气魄。
(3)标题中“自白书”上的引号表示 ,“自白书”在诗中的实际含义是 。
(4)请再写出两句表达视死如归、凛然正气的诗。(注明作者)
(5)假如你来到李大钊烈士墓碑前,你想说些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