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测绘专业技术总结

来源:六九路网


测绘专业技术总结

《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测绘技术总结

甘肃省****工程测绘技术总结

批准: 审查: 校核:

编写:刘小龙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

20XX.3.14

1 概述

按上级安排,引洮工程二期部分支渠、调蓄水池的勘测工作由二分院承担,测绘工作由二分院测量队来完成,地理位置在东经104°35′-105°25′,北纬35°5′-36°5′之间,行政隶属定西市、陇西县、会宁县、通渭县、甘谷县、秦安县,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春、夏季干旱,秋季为多雨季节,冬季严寒。为汉民积聚地,民风淳朴。测区交通有个别公路,大多渠线离公路较远,雨后路滑,工作不便。

支渠10条 总干十二支渠 四干一支(大河支渠) 四干二支 四干三支 四干四支

第 1 页 共 15 页

四干一分干1支渠襄北支渠 四干一分干李店河支渠 五干一支渠 五干三支

七干一支显清支渠 调蓄水池9处 礼辛调蓄水池 榆盘调蓄水池 那坡湾调蓄水池 王铺调蓄水池 魏店调蓄水池 小岔沟调蓄水池 叶堡调蓄水池 丁沟调蓄水池 马河调蓄水池 2 工作依据

a《测绘法》国务院颁发范文写作

b《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97

c《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d《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XX,20XX e《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XX

f《1:500 1:1000 1:20XX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XX g 《1:500 1:1000 1:20XX外野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XX h《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g 勘测委托书及本技术设计书 3投入仪器装备

a中海达双频GPS V8 Sstar 8台套(静态平面:±(5mm+1ppm)、动态:平面 ±(1.5cm+1.5ppm)、高程:±(3cm+1.5ppm)。

b Sokkia SET 2130R3全站仪一台套(测角精度:2″、测距标称精度:3+2ppm)。c LeicaTC-305全站仪一台套(测角精度:5″范文TOP100、测距标称精

第 2 页 共 15 页

度:5+5ppm)。SOKKIA自动安平水准仪五台套,数字水准仪一台及铟瓦水准标尺三副(一付标尺米间隔真长1000.025mm)。

e便携式电脑6台套及清华山维地形图测绘软件两套。清华三维平差软件一套。GPS平差软件一套。

f台式电脑一台套及笔记本电脑四台套。g钢尺地形尺、花杆、皮尺等

GPS、全站仪、水准仪经测绘仪器计量鉴定中心检验合格,其余设备经测量队检验均合格。仪器、工具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性能和状态。用于作业的仪器、工具须按规范规定的项目和要求在作业前进行检视和检校。4 已有的资料分析、评价和利用

引洮工程二期总干渠上段、四干渠、五干渠、七干渠成果平面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测区平均纬度为35°10′,地球平均曲率半径为6370903米。5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支渠采用图解IP点。调蓄水池离控制点远时用GPS测量。a GPS网的技术设计

最全面的在1:5万地形图上布设C级、D级或E级,视情况而定,GPS控制网C级GPS点沿渠线纵向方向平均间距20k,D级GPS点沿渠线纵向方向平均间距5km,E级GPS点

第 3 页 共 15 页

沿渠线纵向方向平均间距3km横向距离1-5km,对角线距离在5-30km之内,在设计图上标出GPS点的点位、点名、点号和等级,水准线路和交通线路,水系和居民地等。

布网要求

便于安置接收机,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易超过15°;远离大功率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线和微波信号传输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附近无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交通方便,便于连测;点位埋设在地埂山坡等不易破坏处。

c 埋石

埋设普通标石:高35cm,顶20cm×20cm,底30cm×30cm,埋深地表以下0.5m,顶部出露直径10mm带有十字刻划的钢筋头,用红油漆标明点名;地面做宽1.5m×1.5m、高0.3m的平台。所有点均绘制点之记,以便保存和使用。d 观测精品

编制观测计划表;填写测量手簿;GPS技术要求规定

两基线和控制范围小于15KM,采样间隔5-15秒,观测时间:双频全波:10分钟,单频或双频半波:15分钟。e 数据处理

用随机软件,建立工程名,导入数据,基线处理,剔除超限基线,带入已知点,进行网平差。

第 4 页 共 15 页

作业流程:图上设计-实地选埋-制定观测计划-野外观测-基线处理。

网型如下:

6高程测量

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三角高程控制

用于三角高程测量的全站仪的精度要达到Ⅱ级要求。即距离测量一回读数较差≤10mm,单程各测回≤15mm;角度标程精度±2″。

测量前要对仪器按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出发前要检查仪器电池的电量。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测量前要检查仪器参数和状态设置,如角度、距离、气压、温度的单位,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改正等。可提前设置好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不再改动。手工记录以便检核各项限差,内存记录用作对照检查。平差计算

按准备好的示意图和数据,以文本格式编写数据文件。采用《导线网严密平差》软件,对三角高程平差计算。

高程控制点尽量布设在建筑物附近,且不受施工爆破震动、施工开挖影响的地方;宜长期保存,比较稳定的地方。

标石按规范要求,埋设普通混凝土标石,思想汇报专题规格见点之记。7地形测量方

第 5 页 共 15 页

法及要求

用全站仪或RTK测量,现场画草图,CASS成图。

按设计要求,调蓄水池 1:20XX地形图,按设计要求测绘,范围太小时,成图1:1000,地质断面在地形图上截取,成图比例1:500.8渠道定线测量

篇二:工程测量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报告

Xxxxxxx

(测绘工程项目名称)

技术总结报告

河海学院20XX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6班3组

20XX年6月

1 概述

1.1 任务来源

第 6 页 共 15 页

为了将书本上的测量知识用于实践,我们对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A01教学楼的后半段(3号通道至5号通道)进行了实地勘测。教学楼施工测量,工期为两周。

目的:通过工程施工测量综合训练,掌握布设施工控制网的方法以及运用经纬仪、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的测量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技能;会用各种方法进行施工坐标、测量坐标的转换并且可以独立的完成施工测量的各个测量工作。

1.2 测区概况

此次测量的起点为德园服务中心门口(面向湖滨广场)的C点为起始点。(C点数据)以C点为起始点,绘制正北方向150m*150m的平面控制网。整个测区较为平坦,教学楼临湖滨广场一侧视野较为开阔。另一侧树木种植较多,含有停车场、公路。为此,我们选择的控制点之间通视良好,视野开阔,目的是方便量边,测角,有较大的控制范围。

1.3 平面坐标系及高程系统

1.3.1 坐标系

采用重庆市双福新区坐标系

1.3.2 高程系统

1.4 主要精度指标

第 7 页 共 15 页

1.5 利用的测绘资料及检核情况

提供()

2 技术依据

1.重庆市江津区平面坐标系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XX)

3.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5.CHI001-9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6.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新区起始控制点C点

3 组织实施情况

3.1 技术人力资源

在测设控制点工作时,我组分为了高差测设队和角度测设队两支队伍分别进行测量,进行碎部测量时所有组员参与其中。为了让每个组员都能够了解实地勘测的步骤、方法和

第 8 页 共 15 页

注意事项等,在前期测量工程中我们没有将任务进行点对点的分工,每个组员都可以进行观测,立杆。在后期测量工程中,由于数据处理的特殊性,我们指定组员吴川、吴双江、孙晓莉,进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减少可以避免的人为误差。后期平面图的绘制主要由组员林冠杰、胡冰莲、孙晓莉、吴双江进行,其余组员对其进行校核与检验。

3.2 实施组织

3.3 仪器配置

3.3.1 仪器设备及使用情况经纬仪:

水平仪

花杆

水平尺

钢尺30m

3.3.2 仪器检验情况

第 9 页 共 15 页

3.4 进度实现情况

3.4.1控制点的测设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六班3组于20XX年6月17日开始进行控制点测设,在测量目标周围设立了6个控制点,点与点之间用钢尺进行了测量并用绿色油漆进行控制点编号(格式为GH-6-3-N,N为点的序数)在6月xx日全部完成了控制点的测设。

3.4.2碎部点的测设

于同年6月xx日开始进行碎部测量。由控制点作为起始点开始碎部点采集,外业草图是保证数字测图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内业绘图的基本依据。负责草图绘制的人员根据测区实地地物特征进行绘制,特别是在A01教学楼面向于宿舍楼一侧,碎部点繁多,所以草图的绘制工作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出错。于同年6月xx日完成碎部测量。

3.4.3内业处理

每次测量完成后,数据进行核对与处理,计算闭合差、、、、与标准进行核对,对不合格的,误差较大的点进行返工重测,改正后的点记录在册,最后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于同年6月xx日完成内业处理工作。

4 实施过程

4.1测图控制网测量:

第 10 页 共 15 页

① 勘探、选点

a控制点选择在视野开阔、土质坚硬、便于安放仪器和便于观察地形的地方。

b相邻导线点互相通视,便于测量角度,边长大致相等,导线点与导线点之间间距不超过100M,均匀分布在测区内。

c点选定后,相关同学绘出选点略图,写上点号,图上画出正北方向,同时测出一条导线边的磁方位角。对于在测量中遇到的一些无法看到的碎部点采用支导线法来确定,且测出了该导线与已知导线的夹角。

② 导线夹角测量

a在开始测量前,我组组员认真熟悉了经纬仪导线测量的方法、记录格式和观测精度等要求,并严格按照经纬仪检验与校正方法校正了经纬仪。

b水平角观测。对于已经确定的闭合导线,我们首先观测了各个内角及与学校已知控制点连线的连接角,采用测回法观测。满足精度要求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4.1.1 施测方案

4.1.2

平差计算及精度统计

第 11 页 共 15 页

结论

地形测量是一项精度要求较高,作业环节较多,组织管理较为复杂的工作。为保证其技术上的合理、可行,在经济上节省人力、物力,在作业中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并应该注意一些容易引起精度变化的事项,早发现早改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实际生产中的地形测量作业步骤与课本所学的基本一致,只是在控制测量中,由于精度要求不同,仪器过于陈旧引起误差,所以作业内容有所变化。当然,不同的项目也有不同的过程,但是大致是不会变的。

测量过程中需要测量人员与记录人员细心。即使某个点的精度要求不高,也不应该放松警惕,对于测站设置,仪器对中整平要仔细对待,尽力减少外界因素给测量带来的负面效应。小误差的累积会导致重大的测量事故。

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分为仪器误差(客观误差),观测者视觉误差(主观误差),跑尺者的竖尺不稳造成的误差(主观误差)、外界影响误差(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除了了解如何避免误差的产生,还应该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

要养成每天开工前检查仪器设备,当天任务当天完成的习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为其两个星期的施工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测量学习,我们不仅仅将书本上

第 12 页 共 15 页

的知识用于了实践,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篇三:个人测绘工作总结

个人测绘工作总结

我的工作是测绘工程,通常开发一片处女地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前,必须由测绘工程师测量绘制地形图,并提供其他信息资料,然后才能进行决策、规划和设计等工作,所以测绘工作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测绘人员,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耐心,也要求我们非常细心。大量的图纸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有些枯燥,但野外作业让我们游览优美的自然风光,找到旅游的感觉。现代化的测量工具,会让我们轻松完成工作任务。如今,********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测绘高新技术和测绘成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这为测绘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这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对我们年轻的测绘技术人员提出更高要求。

过去将近俩年我主要参加完成的测量工程包括:GPS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大型沉降观测及数据处理、线路测量及断面图测量、水准路线测量、地理信息库的建设、航空摄影测量的后期处理等,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许多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回顾二年来的工作,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深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在工作中虚心向同志们学习,从外业观测到内业计算,不以印象作业,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努力作到精益求精。在包钢尾矿坝沉降观测的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整理;包固水管线、乌海四道泉的GPS观测和解算;多伦至蓝旗线路测量、白云地理信息库的建设等项工程中,让我从一名普通作业员,逐渐掌握了测绘的新技术,攻

第 13 页 共 15 页

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在以后的测量工作中,首先要求我们树立热爱测绘,献身测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益求精的思想意识,其次要求我们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掌握测绘前沿新技术、新知识,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缩小差距,为勘察院的建设与发展献技献策,实现科学发展。两年来,我不断的充实自己。特别是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两年里,我思想积极向上,工作勤恳努力。不断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和测绘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去。在领导的带领下,团结互助,踏实工作,按照“十二五规划”重要方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任务,保证了工作质量。

再次做到勤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作为一名测绘技术人员,深知学习业务

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时刻提醒自己不管多忙也要勤于学习。通过学习,使自己在业务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实用测绘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年轻同志都得到了加强,为以后的测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组织各级领导的培养和帮助,离不开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是你们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空间和条件,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了和谐的氛围和环境。我们的每一点滴进步,领导和同志们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鼓励,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荣誉!从我内心来(来自: 精品: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讲,首先感谢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关爱,使我们能够在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等诸多方面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进;良好的团队风貌,团结向上的拼搏精神和充满活力

第 14 页 共 15 页

的工作热情。使我们能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能有创新和拓展,使我院的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使我们的才能得到了充分锻炼和展示。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加强“十二五规划”重要方针的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将把过去的成绩作为新的工作起点,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实工作,爱岗敬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心全意地投入测绘工作,以此来回报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鼓励和期盼

XXX

20XX年6月14日

第 15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