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两化融合车间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

来源:六九路网


两化融合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

要求控制程序

烧成车间

1、 目的

识别车间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会影响到体系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车间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活动中,识别内外部存在的机遇和风险,及应对措施和评价过程。

3、 职责

3.1车间主任:负责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所需资源的提供。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落实内外部环境相关方要求的定期识别和评审。

4、定义

4.1内外部环境因素:

优势:车间员工在主任的带领下,已将现有的信息化基本掌握,并发挥了信息化与工

业化的基本融合。

劣势:虽然员工在领导的带领下很努力的去学习、运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绝大部分员工只有技校学历,所以不能更好的发挥两化融合的效果。

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时代,到处充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对车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信息化会给车间更大的经济效益,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车间也要迎接更大的挑战,在员工文化知识较低的情况下去学习更多的信息化本领。

4.2车间外因环境因素:

原燃材料的成分受限,设备与自动化结合不到位,维护不到位,有些自动变手动,有些设备更新不及时等。

4.3相关方:机修、电气车间对信息设备、机械故障的检修能力对车间的影响极大,化验室的数据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及时性、以及外购设备的兼容性都会对车间产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5、程序

5.1车间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对象

5.1.1在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对车间管理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

A. 市场竞争因素:水泥企业供大于求,每年限产保价。

B.社会因素:建筑与道路逐年减少,水泥用量自然减少。

C.法规因素:为防止污染环境,加大环保设施设备的投入。

5.1.2 在分析内部因素:

A.车间使命:每年公司下达的产、质量指标。节能减排等。

B.车间资源:车间投入到信息化的财力有限,员工整体知识占有量太少。学习信息化有很大难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