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法扬司法测Cl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B )
A. 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 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 ----------------------------( D )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 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5L表示)的五个pKa值分别为,,,和,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 ------( D )
A. ; B. ; C. ; D. 。
4. K2Cr2O7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2SO4-H3PO4的作用无关 ----------( C )
A.提供必要的酸度; B.掩蔽Fe3+;
C.提高E(Fe3+/Fe2+); D.降低E(Fe3+/Fe2+)。
5.用BaSO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4表面吸附杂质为 ------------------------------( A )
A. SO42-和Ca2+; B. Ba2+和CO32-; C. CO32-和Ca2+; D. H+和OH-。
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 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8.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位置的是
--------------------------------------------------( C )
A. 总体标准偏差; B. 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C. 总体平均值; D. 样本平均值。
9.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 )
A. 系统误差小; B. 增加平行测量次数; C. 随机误差小; D. 相对标准偏差小。
10.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 n2O1 + n1R2 = n1O2 + n2R1,当n1=n2=1时,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以上, E1-E2至少应为 ------------( A )
A. 0.36V; B. ; C. ; D. 。 11.下列仪器不用所装溶液润洗三次的是 B 。
A.滴定管 B。容量瓶 C。移液管 D。试剂瓶
12.比较滴定时,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若NaOH滴定速度过快,且一到终点立即读数,将使HCl溶液的浓度 C 。
A.无影响 B。偏低 C。偏高 D。可能偏高或偏低 13.当电子天平的零点偏离较大时,应调节的部件是__B______。 A.天平水平 B. 回零按键 C. 增量按键 D. 去皮按键
14.用甲醛法测定工业(NH4 )2SO4 (其摩尔质量为132g/mol )中的NH3(摩尔质量为17.0g/mol )的含量.将试样溶解后用250ml容量瓶定容,移取25ml用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则试样称取量应为____E______. A. 0.13 ~ 0.26克 ~ 0.6克 C. ~ 1.0克 D. ~2.6克 E. ~5.2克
15. 使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C_______.
A. 左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珠的地方 B. 右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珠的地方 C. 左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珠的地方 D. 右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珠的地方 16.在测定自来水总硬度时, 如果用EDTA测定Ca2+时, 为了消除Mg2+干扰,实验中常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B____.
A. 配位掩蔽法 B. 沉淀掩蔽法 C. 氧化还原掩蔽法 D. 离子交换法 17.按质子理论, Na3PO4是__C______.
A. 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碱性物质 D. 两性物质
18.某试样为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V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ml ,则V1与V2的关系为____E_____.
A. V1 = V2 B. V1 = 2V2 C. 2V1 = V2 D. V1 >V2 E. V1 < V2
19 ·L-1的HCl溶液约含有·L-1NH4Cl(kb,NH3=×10-5)今欲测定其中的HCl的含量,用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应选用的指示剂为__B_____. A. 甲基橙( pK= B. 甲基红(pK= ) C. 百里酚兰(pK= ) D.酚酞(pK=
20.有关EDTA的酸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B______.
A.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小 B.PH值越小,酸效应系数越大.
C.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越大. D.酸效应曲线表示的是各金属离子能够准确滴定的最高PH值.
21.用硼砂(Na2B4O7·10H2O式量 标定·L-1的HCl溶液,宜称取此基准物的重量为___D_______.
A. 0.1~0.2克 B. ~ 1.0克 C. ~ 0.8克 D. ~ 0.6克
22.在1moIL-1HCl介质中,用FeCl3(φFe3+/Fe2+=滴定SnCl2(φsn4+/sn2+)=,理论终点时的电位是 B 。
A. 0.46V B. C. D. 23. 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 B 。
A. 滴定开始前 B. 滴定至接近终点时
C. 滴定至中途 D. 滴定碘的颜色褪去
24. 已知在1moIL-1H2SO4介质中, φ’(Fe3+/Fe2+)= , φ’(Ce3+/Ce2+)=,以Ce4+滴定Fe2+至%,100%, %时电极电位分别为___D______. A. 1.06V, , B. , , , C. 、, D. , ,
29. 莫尔法适用于测CI-和Br-而不适用于测I-是因为 A 。
A. AgI强烈吸附I- B.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C. I-不稳定易被氧化 D. KspAgI<KspAgCl 30. 选择酸碱指示剂时,下列那种因素不需考虑 C 。
A. 化学计量点的pH B. 指示剂变色范围
C. 指示剂的物质的量 D. 滴定方向
31.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C 。
A. [H+]=L-1 B. pH= C. W(MgO)=% D. 4000 32.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的条件是 D 。
A. 碱性 B.不要求 C. 中性 D. 酸性
33. 用溶液滴定 NaOH溶液时的pH 突跃范围应是—,若用溶液滴定 NaOH溶液时,则其pH 溶跃范围应为 B 。
A. 8.7— B. —4.3 C. — D. —
34. 我们在实验中标定HCl使用的基准物是_______,使用的指示剂是 A 。
A. 硼砂、甲基红 B. 硼砂、酚酞
C. Na2CO3、铬黑T D. 邻苯二甲酸氢钾、甲基红
35. KMnO4法必须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调节酸度时应用 D 。
A. HCl B. HNO3 C. HAc D. H2SO4
36. 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自来水总硬度时,不需用蒸馏水润洗的玻璃仪器是 B 。
37. 为下列滴定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② 在pH=10时,用EDTA滴定Ca2+,Mg2+总量 ( E ) ③ 用NaOH滴定HCOOH ( A )
A. 容量瓶 B. 移液管 C. 锥形瓶 D. 滴定管
①用HCl滴定Na2CO3到第二化学计量点 ( A )
④ 用莫尔测定Cl-1 (B) A. 酚酞 B. 铬酸钾 C. 甲基橙 D.钙指示剂 E. 铬黑T
1.测得邻苯二甲酸pKa1=, pKa2=,则Ka1,Ka2值应表示为: ( B ) A. Ka1=1×10-3, Ka2=3×10-6; B. Ka1=×10-3, Ka2=×10-6 ; C. Ka1=×10-3, Ka2=×10-6; D. Ka1=1×10-3, Ka2=×10-6;
2.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B ) A. ; B. ; C. ; D. ;
3.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B )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
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C. 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D.滴定管体积不准确;
4.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B )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 5.下列有关NaHCO3在水溶液中质子条件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 C )
A. [H+]+[HCO3-]+[Na+]=[OH-]; B. [H+]+[Na+]=[OH-]+[CO32-];
C. [H+]+[H2CO3]= [OH-]+[CO32-]; D. [HCO3-]+[Na+]=[OH-]+[CO32-];
6.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EDTA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 ( B )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高; 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稳定性愈高;
C. 反应的pH愈大,EDTA酸效应系数愈大; D. 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与酸效应无关;
7.当被滴定溶液中有M和N两种离子共存时,欲使EDTA滴定M而N不干( C )
A. KMY/KNY104; B. KMY/KNY105; C. KMY/KNY106; D. KMY/KNY108;
8.在EDTA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应用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 A. 当Al3+、Zn2+离子共存时,可用NH4F掩蔽Zn2+而测定Al3+;
扰,则在% 的误差要求下滴定反应要符合:
B. 测定钙镁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Fe3+、Al3+; C. 使用掩蔽剂时,要控制一定的酸度条件;
D. Bi3+、Fe3+共存时,可用盐酸羟胺掩蔽Fe3+的干扰;
9.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 = 10的NaOH溶液;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对叙述两溶液K’ZnY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 B )
A. 溶液的K’ZnY和B溶液相等; B. A溶液的K’ZnY小于B溶液的K’ZnY;
C. A溶液的K’ZnY大于B溶液的K’ZnY; D.无法确定; 10. 条件电势是 ( D )
A. 标准电极电势; B. 任意温度下的电极电势; C. 任意浓度下的电极电势; D. 在特定条件时,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1mol·L-1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势;
11. 已知:E0F2/2F-=,E0Cl2/2Cl-=,E0Br2/2Br-=,E0I2/2I-=,
E0Fe3+/Fe2+=,根据电极电势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卤离子中只有I-能被Fe3+氧化; B. 卤离子中只有Br-和I-能被Fe3+氧化;
C. 卤离子中除F-外都能被Fe3+氧化; D. 全部卤离子都能被Fe3+氧化; 12. 已知在1 溶液中,E0 MnO4/Mn2+=,E0 Fe3+/Fe2+=,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势值是 ( C ) A. ; B. ; C. ; D. ;
13. 在含有少量Sn2+的FeSO4溶液中,用K2Cr2O7法测定Fe2+,应先消除Sn2+的干扰,宜采用的是 ( D )
A. 控制酸度法; B. 配位掩蔽法 C. 沉淀滴定法; D. 氧化还原掩蔽法;
14. 在H3PO4—HCl混合酸溶液中,用L K2Cr2O7滴定Fe2+溶液,其化学计量点的电势为,对此滴定最合适的指示剂是 ( A ) A. 二苯胺磺酸钠(E0 =); B. 邻二氮菲—亚铁(E0 =); C. 二苯胺(E0 =); D.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E0 =); 15.( C )影响沉淀的溶解度
A. 表面吸附; B. 共沉淀; C. 盐效应; D. 后沉淀;
16. 摩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值在~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引起的后果是 ( B ) A. AgCl沉淀不完全; B. 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C. AgCl沉淀易胶溶; D. AgCl沉淀吸附Cl-能力增强; 17. 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引入负误差的操作是( A )
A. 终点略推迟; B. AgNO3的标示浓度较真实值略低; C. 终点略提前; D. 试液中带入少量的Br-;
18. 用法扬司法测定卤化物时,为使滴定终点变色明显,则应该 ( C A. 使被测离子的浓度大些; B. 保持溶液为酸性; C. 避光; D. 使胶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大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19. 下列要求中不属于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的是 ( B ) A. 相对摩尔质量要大; B. 表面积要大;
C. 要稳定; D. 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20.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 C )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 C. 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陈; 1.下列物质中能作为基准试剂的是 ( 1 ) (1)K2Cr2O7(2)H3PO4 (3)HCl (4)NaOH 2.pH=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为 ( 2 ) (1)1位 (2)2位 (3)3位 (4)4位 3.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 4 ) (1)砝码腐蚀 (2)天平两臂不等长 (3)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4)电压的微小变化 4.下列酸碱对中为共轭酸碱对的是 ( 3 ) (1)H3PO4-Na3PO4 (2)H3PO4-Na2HPO4 (3)HAc-NaAc (4)NaH2PO4-Na3PO4 5.下列酸碱溶液中能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1 ) (1)HAc (2)NaAc(3)H2CO3 (4)H3BO3
) 6.用NaOH滴定HCl时,最好的指示剂是 ( 1 ) (1) 酚酞 (2) 甲基橙 (3) 二甲酚橙 (4) 百里酚蓝 7.EDTA溶液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 ) (1)H3Y- (2)H2Y2- (3)HY3- (4)Y4- 8.M(L)=1表示 ( 1 )
(1) M与L没有副反应 (2) 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3) M的副反应较小 (4) [M]=[L]
9.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的还原型和氧化型颜色分别为( 2 ) (1)无色,蓝色 (2)无色,紫红色 (3)蓝色,无色 (4)紫红色,无色
10.反应 2Fe3++Sn2+→2 Fe2++Sn4+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已知:E0(Fe3+/ Fe2+)=,E0(Sn4+/ Sn2+)= (1) (2) (3) (4)
11.下列条件中属于晶型沉淀条件的是 ( 1 ) (1)沉淀时进行搅拌 (2)沉淀在冷溶液中进行 (3)不必陈化 (4)沉淀在浓溶液中进行
12.用沉淀滴定法测定Cl-,选用下列何种方式为宜( 1 ) (1)莫尔法直接滴定 (2)莫尔法间接滴定 (3)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 (4)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2.pH=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为 ( 2 ) (1)1位 (2)2位 (3)3位 (4)4位 3.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 4 ) (1)砝码腐蚀 (2)天平两臂不等长
4 ) (3)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4)天气的变化
5.下列酸碱溶液中能直接准确分步或分别滴定的是( 4 ) (1)CH3COOH+HCOOH (2)NaOH+CH3COONa (3)H2C2O4 (4)H3PO4
10.反应 2A++ 3B4+ → 2A4++3B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3 ) (1) [ E0(A) + E0 (B)]/2 (2) [2 E0 (A)+ 3 E0 (B)]/5 (3) [3 E0 (A)+ 2 E0 (B)]/5 (4) 6[E0 (A) - E0 (B)]/
1.测得邻苯二甲酸pKa1=, pKa2=,则Ka1,Ka2值应表示为: ( B ) A. Ka1=1×10-3, Ka2=3×10-6; B. Ka1=×10-3, Ka2=×10-6 ; C. Ka1=×10-3, Ka2=×10-6; D. Ka1=1×10-3, Ka2=×10-6;
2.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9.250.21334,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B )
1.200100A. ; B. ; C. ; D. ;
3.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B )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
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C. 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D.滴定管体积不准确;
4.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B )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 5.下列有关NaHCO3在水溶液中质子条件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 C ) A. [H+]+[HCO3-]+[Na+]=[OH-]; B. [H+]+[Na+]=[OH-]+[CO32-];
C. [H+]+[H2CO3]= [OH-]+[CO32-]; D. [HCO3-]+[Na+]=[OH-]+[CO32-];
6.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EDTA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 ( B )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高; 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稳定性愈高; A1页
C. 反应的pH愈大,EDTA酸效应系数愈大; D. 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与酸效应无关;
7.当被滴定溶液中有M和N两种离子共存时,欲使EDTA滴定M而N不干扰,则
在% 的误差要求下滴定反应要符合: ( C )
A. KMY/KNY104; B. KMY/KNY105; C. KMY/KNY106; D. KMY/KNY108; 8.在EDTA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应用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 A. 当Al3+、Zn2+离子共存时,可用NH4F掩蔽Zn2+而测定Al3+; B. 测定钙镁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Fe3+、Al3+; C. 使用掩蔽剂时,要控制一定的酸度条件;
D. Bi3+、Fe3+共存时,可用盐酸羟胺掩蔽Fe3+的干扰;
9.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 = 10的NaOH溶液;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对叙述两溶液K’ZnY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 B )
A. 溶液的K’ZnY和B溶液相等; B. A溶液的K’ZnY小于B溶液的K’ZnY; C. A溶液的K’ZnY大于B溶液的K’ZnY; D.无法确定;
10. 条件电势是 ( D )
A. 标准电极电势; B. 任意温度下的电极电势; C. 任意浓度下的电极电势; D. 在特定条件时,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1mol·L-1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势;
11. 已知:E0F2/2F-=,E0Cl2/2Cl-=,E0Br2/2Br-=,E0I2/2I-=,E0Fe3+/Fe2+=,根据电极电势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卤离子中只有I-能被Fe3+氧化; B. 卤离子中只有Br-和I-能被Fe3+氧化; C. 卤离子中除F-外都能被Fe3+氧化; D. 全部卤离子都能被Fe3+氧化;
12. 已知在1 溶液中,E0 MnO4/Mn2+=,E0 Fe3+/Fe2+=,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势值是 ( C ) A. ; B. ; C. ; D. ;
13. 在含有少量Sn2+的FeSO4溶液中,用K2Cr2O7法测定Fe2+,应先消除Sn2+的干扰,宜采用的是 ( D )
A. 控制酸度法; B. 配位掩蔽法 C. 沉淀滴定法; D. 氧化还原掩蔽法;
14. 在H3PO4—HCl混合酸溶液中,用L K2Cr2O7滴定Fe2+溶液,其化学计量点的电势为,对此滴定最合适的指示剂是 ( A ) A. 二苯胺磺酸钠(E0 =); B. 邻二氮菲—亚铁(E0 =); C. 二苯胺(E0 =); D.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E0 =); 15.( C )影响沉淀的溶解度
A. 表面吸附; B. 共沉淀; C. 盐效应; D. 后沉淀;
16. 摩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值在~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引起的后果是 ( B ) A. AgCl沉淀不完全; B. 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C. AgCl沉淀易胶溶; D. AgCl沉淀吸附Cl-能力增强; 17. 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引入负误差的操作是( A )
A. 终点略推迟; B. AgNO3的标示浓度较真实值略低; C. 终点略提前; D. 试液中带入少量的Br-;
18. 用法扬司法测定卤化物时,为使滴定终点变色明显,则应该 ( C A. 使被测离子的浓度大些; B. 保持溶液为酸性; C. 避光; D. 使胶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大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19. 下列要求中不属于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的是 ( B ) A. 相对摩尔质量要大; B. 表面积要大;
C. 要稳定; D. 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20.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 C )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 C. 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陈; 1, 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其正确的说法是:(BCE) A数值固定不变。 B数值随机变化。 C大误差出现的几率大
D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 E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2, 以K2Cr2O7测定铁矿石中Fe含量时,用 mol·L-1 K2Cr2O7设试含铁以Fe2O3
计约为50%,则试样称取量应为:(M Fe2O3=mol) ( D) A ,0。1g左右 B,0。2g左右 C,1g左右 D,0。4-0。6g左右
E, 0。2-0。3g左右
3, 在含有少量Sn2+的FeSO4溶液中,用K2Cr2O7测定Fe2+,应先消除Sn2+离子的干扰,最常用的方法是:D
A控制酸度法案 B 络合掩蔽法案 C沉淀分离法 D 氧化还原掩蔽法案 E 离子交换法
4, 用 mol·L-1NaOH滴定 mol·L-1HAC(pKa=)时的pH突跃范围为。由此可以推断用 mol·L-1NaOH滴定pKa为的 mol·L-1某一元弱酸的pH突跃范围是:B
A, B, C, E,下列这些盐中,哪几种不能用标准强酸溶液直接滴定CD COOK
A邻苯二甲酸氢钾( COOH )Ka1=×10-3 ,Ka2=×10-6) B Na2B4O7·10H2O(H3BO3 Ka=×10-10) C NaCA (HCA Ka=×10-5) D HCOONa (HCOOH Ka=×10-4) E Na3PO4 (H3PO4 Ka1=10-2..12,Ka2=,Ka3= 6列哪些要求不是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AC
A 表面积要大 B 相对分子质量要大 C 颗粒要粗大
D 要稳定 E 组成要与化学式符合
7,对EDTA滴定法中所用的金属离子指示剂,要求它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条件稳定常数K’Min:B
A >K’MY B < K’MY C ≈’MY D >10-8 E >100 K’MY 1, 可以用下法中那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大偶然误差:E
A 进行对照实验室 B 进行空白实验室 C 进行仪器校准 D 进行分析结果校正 E增加平行实验的次数
2,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摩尔质量为mol,用它来标定·L-1NaOH 溶液,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E )
3用法0。1moL·L-1NaOH滴定pKa为此3。7的 mol·L-1某一弱酸的pH突跃范围是:B
A B C D 在H3PO4存在下的HCl溶液中,用0。1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的·L-1 Fe2+溶液,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佳86V,对此滴定最适宜指示剂为;C
A 次甲基蓝(φθ‘=0。36V) B 二苯胺(φθ‘=0。76V)
C 二苯胺磺酸钠(φθ‘=0。84V) D 邻二氮菲-亚铁(φθ‘=1。06V) E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φθ‘=1。25V)
5,在EDTA络合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B
A 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物的实际稳定性愈大。 B 酸效应系数愈小,络合物的实际稳定性愈小。 C 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 酸效应系数曲线(林邦曲线)能表示出各金属离子能够被EDTA准确确定的最高允许pH值。
E 酸效应改变了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MY。
6, 已知在 mol·L-1Ag(NH3)2+溶液中,含有游离NH3的浓度为 molL-1,计算溶液 中游离Ag+的浓度。(Ag+-NH3络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β1=×103,β2=×107)(B ) A.×
D. × 下列有关沉淀吸附的一般规律中,哪条是不对的CE A 离子的价数高的比低的易被吸附; B 离子浓度愈大愈易被吸附; C 沉淀的颗粒愈大,吸附能力愈强;
D 能不能与构晶离子生成难溶盐沉淀的离子,优先被吸附; E温度愈高,愈有利于吸附;
1. 已知电极反应CrO2-7+14H++6e2Cr3++7H2O,计算该电极电位的正确表达式为:D
A.
φ=φθ+[Cr2O72-]/[Cr3+]2 B, φ=φθ+C2r3+
6 6
C φ=φθ′+[CrO72-][H+] D φ=φθ′+C2r3+
6 [Cr3+]2 6
2. 用EDTA滴定金钙离子,已知lgKCaY=,试估计滴定Ca2+的最高允许酸度大约为pH值:D
A.2
3. 某学生测定矿石铜的百分含量时,得到下列结果:,,,用4 d法则估计再测定一次所得
分析结果不应弃去的界限是:E A.~ ± ± D. ~ E. ±
4.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的含量,称取铁矿试样,若滴定时所消耗K2Cr2O7溶液的毫升数恰好等
于铁得百分含量。问须配制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为多少E A.
5. 当pH=时,计算·L-1二元弱酸溶液中HA-的浓度,(H2A的Ka1=×10-5,Ka2=×10-8)D
mol·L-1-1 -1
-1-1
6. PH=,含有·L-1游
离CN-离子的溶液中,Hg2+与EDTA络合反应的条件稳定常数为多少E (logKHgY=;Hg2+-CN-络合物累积稳定常数β4=104。14,忽略β1,β2,β3,logαY(H)=)
A.7.1×10-11 -12-10 -16 -13 7.
微溶化合物CaF2
在pH=的水介质中的溶解为:(CaF2的Ksp=×10-11,HF的Ka=×10-4)C ×10-3mol·L-1
-1
-5mol·L-1
1.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摩尔质量为mol,用它来标定·L-1NaOH溶液,应称取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E ) 2.下列有关αY(H)的正确说法是(C )
A. αY(H)是EDTA的副反应系数,它反映了EDTA发生副反应的程度。 B. αY(H)是EDTA中的Y4- 分布系数。 C. αY(H)是酸效应系数,随pH值增大而减小。 D.
在pH值较小的溶液中,EDTA的αY(H)约为零。
E.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某学生测定矿石中铜的百分含量时,得到下列结果:,,,用4d法则估计再测定一次所得分析结果不应弃去的界限是(E )
4.用EDTA滴定金属钙离子,已知lgKCaY=,试估计滴定Ca2+的最高允许酸度大约为pH值(D )
A.2
5.称取一元弱酸HA ,准确配制成,测得pH值为,计算该一元弱酸pKa的近似值。(HA的分子量为)C
6.已知在 molL-1Ag(NH3)2+溶液中,含有游离NH3的浓度为 molL-1,计算溶液中游离Ag+的浓度。(Ag+-NH3络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β1=×103,β2=×107)(B ) A.×10-8molL-1
D. ×10-9molL-1 计算以KBrO3滴定Br-这一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A ) BrO3-+5Br-+6H+═3Br2+3H2O (φθBrO3-/Br2═, φθBr2/Br-═
A.2.8×1036 微溶化合物AgI在水中的溶解度是500ml中为μg, AgI的式量为,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为:(E )
A.×10-8 、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
为:…………………………………………( A )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
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 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 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 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 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 B )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D ) A:优级纯的Na2B4O7·10H2O B:%的纯锌 C:105-110。C烘干2h的Na2C2O4 D:烘干的Na2C03
5、某AgNO3标准溶液的滴定度为TAgNO3/NaCl=L,若M NaCl=,则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是:…………………………………………………………………………( B )
A: B: C: D:
6、下列各组混合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的是:…………………………………
( C ) A:与等体积混合 B:与相混合 C:与等体积混合 D:与及1L水相混合
7、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B )
A: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
8、在间接碘量法中,正确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机是:……………………………( D )
A:滴定前 B:滴定开始后 C:终点前 D:近终点
9、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是:………………………………………………( C )
A:Na2S2O3 B:NaNO3 C:K2Cr2O7 D:KMnO4
10、使用碱式滴定管时,下列错误的是:………………………………………… ( C )
A: 用待装液淌洗滴定管2-3次
B: 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中指、无名指
和小指辅助夹住出口管
C: 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 D: 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垂直,视线、刻度线、液面凹月面三点一线 二、填空题 (20分。
4. (1分)标定硫代硫酸钠一般可选用_铬酸钾______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溶液一般选用_草酸钠______作基准物。
5. (1分)影响氧化还原滴定法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有:__条件电位__________和 电子转移得失(可逆性) 。
6. (1分)配制I2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其目的是_增加I2溶解度_______和__防止I2挥发______。
7.(3分)EDTA是一种氨羧络合剂,名称 乙二胺四乙酸 ,用符号H4Y 表示,其结构式为
HOOCCH2-+HNOOCCH2CH2CH2+NHCH2COO-CH2COOH
。配制标准溶液时一般采用EDTA二钠盐,分子式为
Na2H2Y ,标准溶液常用浓度为 mol·L-1,其水溶液pH为 ,可通过公式;(Ka4 Ka5)1/2 进行计算。
8.(2分)铬酸钾法测定NH4Cl中Cl含量时,若pH会引起 NH3 的形成,使测定结果偏 偏高 。
9.(1分)沉淀Ca2+时,在含Ca2+的酸性溶液中加入草酸沉淀剂,然后加入尿素,加热目的是 均匀释放出氨,从而均匀产生草酸根离子,防止沉淀剂局部过浓 。
10.(3分)若配置EDTA溶液的水中含有Ca2+,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 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用以滴定试液中的Zn2+, XO为指
示剂,
则使测定结果 .偏低 。
(2) 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XO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以测定试液中Ca2+
的含量,
则使测定结果 偏高 。
(3) 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铬黑T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以测定试液中Ca2+
的含量,则对测定结果 无影响。 。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取样 , 试样分解 , 分离测定 和 分析结果计算及评价 四个步骤。 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 ÷ = 。
3. 某酸H2A的水溶液中,若δH2 A为,δHA-=5δA2-,那么δA2-为 。
4. 含有Zn2+和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 控制酸度;加入NH4F的作用是 消除Al3+干扰,起掩蔽作用 。
5. NaOH滴定HCl时, 浓度增大10倍, 则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增大 2 个pH单位; 若为滴定H3PO4, 则突跃范围增大 0 个pH单位.
6.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 4d法 、 Q检验法 和 Grubbs法 方法来判断。
7. 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 铬酸钾(K2CrO4) 、铁铵钒(NH4Fe(SO4)2)。
9.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 1. 下列4次测定的结果为:%、%、%、%,
相对平均偏差(dr)==%%) 。标准偏差(S)=(%)或% 。 2.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用KMnO4测定过氧化氢含量时,应该注意的滴定条件是______.酸度_________ 和 滴定速度
。
3. 请写出NH4Ac水溶液的质子平衡条件__[NH3]+[OH-]=[HAC]+[H+]____ 5碘量法主要的误差来源是的挥发_____________和____ I-的被氧化__________,为减小上述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滴定时的速度可__快些_________,溶液不需__剧烈摇动
6配位滴定分析中,当样品中两种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判断能否准确滴定M离子而N离子不干扰滴定的条件是__
㏒CKf(MY)≥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C(M)Kf(MY)-㏒C(N)Kf(NY)≥5 ,(
C(M)Kf(MY)C(N) Kf(NY)≥105)
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待测离子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准确滴定M而N不干扰测定.
7.配位滴定中,由于+_____的存在,使EDTA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__,酸效应
___________。 __________。
9.定量分析中,为了提高测定的精密度,应采取的方法是_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Q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平行测定所得一系列数据中,若有可疑值时,可通过___4d________和_____,Q检验________决定是否舍弃。
10. 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为了减少CuI对I2的吸附,常加入 _____试剂,使CuI沉淀转化为不易吸附I2的__ CuSCN
______沉淀.
11. 态分布规律反映出_随机误差(偶然误差)_____________误差的分布
特点.
12. 用Ce+4标准溶液滴定Fe2+时,常加入H2SO4-H3PO4的混合酸,目的
是________.增大滴定突跃范围(提高测定准确度)_________________.
14.分析实验中,常用的铬酸洗液如果从___棕红_____颜色变为___绿________颜色时,表明该洗液已失效。
1. 用银量法测试样中的含量时,对于NH4Cl选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司法,对于BaCl2用佛尔哈德法;对于NaCl和CaCO3的混合物选用佛尔哈德法。 2. 下列操作的目的是:
A. 用标准 HCl溶液测定总碱量时,滴定终点附近剧烈震荡是为了除去过饱和CO2;
B. 配置Na2S2O3溶液时,加入Na2CO3的目的是抑制Na2S2O3的分解。 C. 用Na2C2O4标定KMnO4时,加热Na2C2O4溶液是为了加快反应速度。
3. 已知某三元弱酸的离解常数分别为Ka1=1×10—3,Ka2=1×10—5,Ka3=1×10—6,如将
它配成溶液后,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有 1 个pH突跃。 5. 在等浓度的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EDTA配合剂,已知
lgKFeY->lgKFeY2-,其Fe3+/Fe2+电对的电势值变 小 ,Fe3+的氧化能力 降低 。
1. 1.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基本要求是按照反应式定量完全进行,速度快,有指示终点的方法
。
3 在络合物滴定中,可以用lgCK,MY≥6判断能否准确滴定M,此判据的前提条件是 TE≤% ,ΔPM=±
4.沉淀滴定法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按照采用指示剂的种类划分,可将银量法分成 2. 摩尔发、佛尔哈德法、发扬司法。
1、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 的一门科学。 2、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 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包括:定性分析 和 定量分析两部分。 3、系统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 准确度 ;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 精密度 。 4、沉淀滴定法又称: 银量法 ,是以: 沉淀 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5.滴定分析法分为四大类,即酸碱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四类。 6、酸碱滴定曲线是以: PH值 变化为特征的。 7、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是 自身指示剂、 特殊指示剂. 诱发指示剂。
8、 酸碱指示剂从一种颜色完全转变到另一种颜色(即显过渡颜色)的pH值范围,称为指示剂的 变色范围 9. 含有Zn2+和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 控制酸度 ; 加入NH4F的作用是 消除Al3+干扰,起掩蔽作用 。 10.已知某组数据的平均偏差为,平均值为,则相对平均偏差为: %。
2.根据Al2O3测定Al的换算因数是 Al2O3 = ,根据PbCrO4测定Cr2O3的换算因数是2PbCrO4 = 。 (已知:MAl=,MAl2O3=, MCr2O3=, MpbCrO4=)
3.用L-1NaOH溶液滴定L-1HAC时,指示剂应选择 .酚酞 。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对称电对是指 .氧化态和还原态系数相同的电对 。 5.莫尔法测定NaCl中的Cl-的含量,选择 K2CrO4 作为指示剂。
1. 用银量法测试样中的含量时,对于NH4Cl选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司法,对于BaCl2用佛尔哈德法;对于NaCl和CaCO3的混合物选用佛尔哈德法。 2. 下列操作的目的是:
A. 用标准 HCl溶液测定总碱量时,滴定终点附近剧烈震荡是为了除去过饱和CO2;
B. 配置Na2S2O3溶液时,加入Na2CO3的目的是抑制Na2S2O3的分解。 C. 用Na2C2O4标定KMnO4时,加热Na2C2O4溶液是为了加快反应速度。 3. 已知某三元弱酸的离解常数分别为Ka1=1×10—3,Ka2=1×10—5,Ka3=1×10
—6,如将
它配成溶液后,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有 1 个pH突跃。
4. 对于反应n2O1+n1R2=n1O2+n2R(,要使滴定终点反应程度达%,1n1=n2=2)lgK至少应为 6 。
5. 在等浓度的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EDTA配合剂,已知lgKFeY->lgKFeY2-,其Fe3+/Fe2+电对的电势值变 小 ,Fe3+的氧化能力 降低 。 三、简答题 (共25分)
1. 用K2Cr2O7测定铁时,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要加混合酸H2SO4—H3PO4做滴定介质,试问其主要作用。(8分)
答:(1)降低Fe3+/Fe2+电对的电势,增大突跃范围;(2)消除Fe3+的颜色,便于观察终点。(8分)
2. 为了测定大理石中的CaCO3的含量,能否直接用标准HCl溶液滴定(5分)你认为正确的操作应如何进行(5分)
答:不能。(5分)正确的操作是:采用返滴定法,即先加入一定量且过量的HCl标准溶液,待其与CaCO3反应完全后,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HCl标准溶液,从而计算被测物质CaCO3的含量。(5分)
3. 在pH 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若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单独滴定Ca2+时,终点的误差较大,此时可加入少量MgY作为间接指示剂。问能否用Mg2+直接代替MgY作为间接指示剂(3分)说明理由。(4分)
答:不能。(3分)因为虽然加入Mg2+可指示滴定终点,但Mg2+也消耗一定量的滴定剂,使测定误差增大,所以不能用Mg2+代替MgY作为间接指示剂。(4分)
1、( 4分 )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
用什么方法减免
(1)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2)标定HCl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2。
答案:(1)过失误差。
(2)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 7分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 答案: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
MnO2+H2C2O4+2H+==Mn2++2CO2+2H2O 2) 重铬酸甲法.
Cr2O72-+14H++Fe2+===2Cr3++Fe3++7H2O
1. 用K2Cr2O7测定铁时,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要加混合酸H2SO4—H3PO4做滴定介质,试问其主要作用。(8分)
答:(1)降低Fe3+/Fe2+电对的电势,增大突跃范围;(2)消除Fe3+的颜色,便于观察终点。(8分)
2. 为了测定大理石中的CaCO3的含量,能否直接用标准HCl溶液滴定(5分)你认为正确的操作应如何进行(5分)
答:不能。(5分)正确的操作是:采用返滴定法,即先加入一定量且过量的HCl标准溶液,待其与CaCO3反应完全后,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HCl标准溶液,从而计算被测物质CaCO3的含量。(5分)
3. 在pH 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若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单独滴定Ca2+时,终点的误差较大,此时可加入少量MgY作为间接指示剂。问能否用Mg2+直接代替MgY作为间接指示剂(3分)说明理由。(4分)
答:不能。(3分)因为虽然加入Mg2+可指示滴定终点,但Mg2+也消耗一定量的滴定剂,使测定误差增大,所以不能用Mg2+代替MgY作为间接指示剂。(4分)
2.试简述金属离子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以二甲酚橙为例说明)。 (6分)
解:滴定前,在试液中加入金属离子指示剂(In)(如二甲酚橙),此时金属离子(M)与金属离子指示剂(In)反应生成有色配合物(MIn)(红色):M+In=MIn 滴定开始后,金属离子(M)先与滴入的EDTA反应:M+Y=MY
当滴定到终点时,由于MY的稳定性大于MIn的稳定性,因此此时滴加的EDTA 与MIn反应将其中的指示剂(In)置换出来:
MIn+Y=MY+In
因而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从而指示滴定终点。 3.试简述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6分) 解:(1)称取稍多于理论量的KMnO4,溶解于蒸馏水中; (2)将配好的溶液加热至沸,保持微沸1小时,放置2~3天; (3)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析出的沉淀;
(4)将过滤后的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存放于暗处,以待标定。 4.试简述K2Cr2O7法测定全铁时加入硫磷混酸的作用。(6分) 解:(1)加入H2SO4用以调节溶液为强酸性;
(2)加入H3PO4与Fe3+反应生成Fe(HPO4)2-,以降低Fe3+/ Fe2+电对电位使反应更完全;
(3)加入H3PO4与Fe3+反应生成无色Fe(HPO4)2-,以消除Fe3+颜色对滴定终点颜色变化的观察。
2.滴定分析法包括哪几种方法滴定方式包括哪几种方式 (6分)
解:(1)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2)直接滴定,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6分) 解:(1)同离子效应; (2)盐效应; (3)酸效应; (4)络合效应 (5)体系温度 (6)沉淀类型等
4.试简述K2Cr2O7法测定全铁时加入硫磷混酸的作用。(6分) 解:(1)加入H2SO4用以调节溶液为强酸性;
(2)加入H3PO4与Fe3+反应生成Fe(HPO4)2-,以降低Fe3+/ Fe2+电对电位使反应更完全;
(3)加入H3PO4与Fe3+反应生成无色Fe(HPO4)2-,以消除Fe3+颜色对滴定终点颜色变化的观察。
1.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答: 准确度指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精密度指平行测定分析结果间的靠近程度。
2. 用K2Cr2O7溶液滴定Fe2+试液时, 常向溶液中加入H3PO4,为什么
答:降低Fe3+/ Fe2+电对的电极电位,减少终点误差;消除Fe3+的黄色。 3.已知滴定管的读数标准偏差为 mL, 若滴定时耗去 mL溶液, 则该溶液体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多少 答:%或%
1.为满足重量分析的要求,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答:稀(降低CQ ,降低相对过饱和度)、热溶液(提高s,降低相对过饱和度)、搅拌下缓慢加入沉淀剂(防止局部过浓)、陈化(大及完整晶粒);利用Von weimarn公式解释。
4.利用显色剂显色络合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时,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答:溶液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温度,溶剂。 1、指出下列数据中各包含几位有效数字(4分) A.8060 B.2.9049 C. D.×106 A. 4位 B. 5位 C.4位 D. 3位
2、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应有几位有效数字(6分)
A.625× B.- C./ D.+-
、A. 3位 B. 3位 C. 2位 D. 4位
3、在酸碱滴定中,影响PM突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Ca 或 Cb及Ka 或 Kb
4、下列各物质是否可用相同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如果可以,有几个PH突跃(8分)
A.·L-1氨水(NH3·H2O) (NH3·H2O Kb=×10-5 ) CKb>10-8,可以准确滴定,1个PH突跃。
B.·L-1盐酸 盐酸为强酸,可以准确滴定,1个PH突跃。 C.·L-1草酸H2C2O4 (H2C2O4 Ka1=×10-2 ,Ka2=×10-5)
CKa1>10-8,CKa2>10-8,但 Ka1/Ka2<104,可以准确滴定,但仅1个PH突跃。
D.·L-1 H3PO4 (H3PO4 Ka1=×10-3,Ka2=×10-8,Ka3=×10-13) .CKa1>10-8,CKa2=××10-8=×10-8>10-8,Ka1/Ka2=×105>104,但CKa3<10-8,故可以准确滴定,有2个PH突跃,不能准确滴定至PO43-。
6、下列金属离子的溶液是否可用等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为什么 (6分)
A PH=时, mol·L-1 Mg2+溶液
PH= lgαY (H)= lgK′MgY=计) ·K′MgY=lgB PH= 时, mol·L-1 Al3+溶液
0.02×=>6 可以准确滴定
2(lgKMg Y=; lgKAl Y=;PH= lgαY(H)=; PH= lgαY(H)=
PH= lgαY (H)= lgK′AlY=计) ·K′AlY=lg
0.02×<6 故不可以准确滴定 27、浓度均为 mol·L-1的Ca2+,Mg2+混合溶液,可否不经分离而采用控制酸度的方法直接进行分别滴定为什么(3分)(lgKCaY=,lgKMgY=) CCa2+= CMg2+,△lgK= 不能采用不经分离而用控制酸度的方法直接进行分别滴定。(3分)
9、测定某试样中的镁含量时,其中的镁沉淀为MgNH4PO4,经灼烧后以Mg2P2O7的形式进行称量,若以Mg2P2O7的量换算为试样中以MgO表示的含镁量,则换算因素为:(2分)(下式中M(MgO)及M(Mg2P2O7)分别为MgO和Mg2P2O7的摩尔质量)。B
A.M(MgO)/M(Mg2P2O7) B.2M(MgO)/M(Mg2P2O7) C.M(MgO)/2M(Mg2P2O7) D.3M(MgO)/2M(Mg2P2O7) 10、以无水碳酸钠(Na2CO3)为基准物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其反应为: Na2CO3+2HCl=2 NaCl+H2O+CO2↑
则在该标定过程中Na2CO3与HCl之间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_。(3分) 12、用 mol·L-1HCl滴定 mol·L-1NaOH溶液,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是:(3分)B
A.PH> B.PH=7.0 C.PH< D.无法确定
(1)为何在酸碱滴定中HCl、NaOH溶液浓度一般为L左右,而EDTA溶液常使用L~ mol/L
酸碱反应的完全程度不如EDTA络合反应高,若浓度太稀,终点误差大。EDTA络合反应完全度高,可以稀一些,而且EDTA溶解度小,也难以配成 mol/L溶液。 [2分](3) 已知Fe3+与EDTA络合物的lgK[Fe(III)Y] = ,若在pH = 时,以 mol / L EDTA滴定同浓度的Fe3+,考虑Y(H)和Fe(OH)后,lg K[Fe(III)Y] = ,完全可以准确滴定。但实际上一般是在pH = 时进行滴定,简要说明其理由。 判断题。10分
1、( × )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 √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
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 √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 × )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 √ )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
EDTA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 × ) 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3溶液中进行。 7、( √ )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 √ )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 ×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
点。
10、( ×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着性差异,应
当用Q验。
二、用无水碳酸钠(Na2CO3)为基准物标定HCl溶液的浓度,称取Na2CO3 0.5300g,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需消耗HCl溶液,求该HCl溶液的浓度。(12分)(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Na2CO3 + 2HCl=2 NaCl + H2O + CO2↑
Na2CO3与HCl之间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1:2 故CHCl=
0.530010002= mol·L-1
106.020.00三、称取0.2513g基准CaCO3,经HCl溶解后,用容量瓶配制成250 mL溶液,吸取 mL,在PH>12时,用K-B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共消耗 mL。试计算该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12分)
解:在标定EDTA溶液时,Ca2+与EDTA之间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1:1
故CEDTA=
0.25131000110= mol·L-1
100.124.90四、今有6.0833g盐酸样品,在容量瓶中稀释成250 mL。取出,以酚酞为指示剂,用·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 mL。试计算该盐酸样品中HCl的含量。(HCl的相对分子质量)(12分) 解: NaOH+HCl=NaCl+H2O
在该测定中NaOH与HCl之间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1:1 。 故ω(HCl)=
0.250020.0036.45= 16.0833100010五、用配位滴定法测定工业氧化锌中ZnO的含量。称取0.2500g试样,溶于盐酸后于容量瓶中稀释成250mL。吸取,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 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 mL,计算试样中ZnO的含量。(ZnO的相对分子质量)(10分)
解:在该测定中,ZnO与EDTA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为1:1
故ω(ZnO)=
0.0102417.6181.39= 10.2500100010六、0.1500g铁矿石试样中的铁经处理,使其完全还原为Fe2+后,需用 mol·L-1的KMnO4溶液 mL滴定至终点,求该铁矿石中以FeO表示的质量分数。(FeO的相对分子质量)(10分)
提示:Fe2+与 KMnO4间的化学反应为:5Fe2+ + MnO4-+8H+=5Fe3+ + Mn2++4H2O
解:在该测定中,FeO与MnO4-之间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5:1
故ω(FeO)=
0.0200015.03571.85=
0.150010001.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铁精矿中铁的质量分数(%),6次测定结果分别为:,,,,,。
(1) 用格鲁布斯法检验有无应舍去的测定值(P=;
(2) 已知此标准试样中铁的真实含量为%,问上述方法是否准确可靠(P=
F ,f值表(双侧) 3 3 4 4 5 5 6 6 N ,n =
可疑值可能是:和
查表得, ,6= , T1< , 6 , T2< , 6 故无舍去的测定值。 (2)
查表3-2得, tP,f =,5= ,
因 t < , 5 ,
说明上述方法准确可靠。
2.某溶液中含有HAc、NaAc和Na2C2O4,其浓度分别为、和×10-4 mol·L-1。计算此溶液中C2O42-的平衡浓度。(已知:HAc的pKa=,H2C2O4的pKa1=, pKa2= 溶液的酸度由HAc-Ac-所决定
3.酒石酸(H2C4H4O6)与甲酸(HCOOH)混合液,用 mol·L-1 NaOH滴定至C4H4O62-与HCOO-,耗去。另取混合液,加入 mol·L-1 Ce(Ⅳ)溶液,在强酸性条件下,酒石酸和甲酸全部被氧化成CO2,剩余的Ce(Ⅳ)用 mol·L-1 Fe(Ⅱ)回滴,耗去。计算混合液中酒石酸和甲酸的浓度。(已知:酒石酸以H2L表示,pKa1=,pKa24.1;甲酸的pKa=) 酸碱反应中的基本单元:
1H2C4H4O6,HCOOH,NaOH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单元:
2+11H2C4H4O6,HCOOH,Ce(IV),Fe
210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 即: 解得
4.用 mol·L-1 HCl溶液滴定 mol·L-1 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 mol·L-1 NaAc,计算化学计量点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时的pH;若滴定到,终点误差有多大(已知:HAc的pKa= ·L-1 HCl
↓
·L-1 NaOH+·L-1 NaAc sp时: ·L-1 NaAc
pH=
sp前%,有% NaOH未被滴定,溶液中含有:
[OH]c(NaOH)(剩)0.05000.1%104.30
.pH=
sp后%,过量HCl×%)使Ac-转化成HAc: pH=
计算pH 时的Et,
质子条件:[H][HAc]c(NaOH)c(HCl)[OH]
1. 计算pH=,含有 mol/L的草酸溶液和 mol/L EDTA的溶液中CaC2O4 的
溶解度(Ksp CaC2O4=10-9, lgKCaY=, 草酸的解离常数为pKa1=, pKa2=, pH= 时lgY(H)=)
答案:Ca =1+KcaY [Y]=1+ KCaY cY/ Y(H)=
草酸=1+β1[H+]+β2[H+]2 = Ksp’=KspCa草酸=×10-8
S=K’/C
草酸=×10
-7 mol/L
sp2. 称取0.2357g Sb2S3试样, 让其燃烧, 产生的SO2用FeCl3溶液吸收. 然
后用 KMnO4溶液滴定溶液中生成的Fe2+, 消耗KMnO4 mL, 求试样中Sb的质量分数. (已知 Mr(Sb)=121.7 g. mol-1) 答案:1 Sb2S3 — 2 Sb—3S—6Fe2+—6/5 KMnO4 nSb= 2×5/6××= mmol Sb%= 1000)××100%=%
3. 在pH = 的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用 mol/L EDTA滴
定浓度均为 mol/L的Cd2+和Zn2+混合溶液中的Zn2+,加入过量的KI,使其终点时的[I] = mol/L。试通过计算判断Cd2+是否产生干扰能否用XO作指示剂准确滴定Zn2+(已知pH = 时,lgKCdIn = ,lgKZnIn = ;CdI42的lg1 lg4为,,,;lgKZnY = ,lgKCdY = 。要求TE %,pM = 。) 答案:(1)Cd(I) = 1+ 10 + + 10 + 10 = 10 [Cd2+] sp = 10 = 10 – mol/L pCdsp = ,
因为此时, [Cd2+] sp << [Cd2+] ep,故Cd2+ 被掩蔽,不与XO显色,因而不产生干扰,可以滴定Zn2+. (2) Y(Cd) = 1+ 10 10 – = 10 ,
Y = Y(Cd) +Y(H) –1 = 10,
lg KZnY= – =
p Znsp = 1/2 + = , pZn = – =
可以用XO作指示剂准确滴定Zn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