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感统训练优秀教案

来源:六九路网
幼儿园感统训练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幼儿园感统训练

教学对象:3-6岁幼儿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幼儿感统训练的基本知识。

2.学会利用感统训练促进幼儿感官发展,提高幼儿的感知和运动能力。

3.激发幼儿自主探索和发掘感官的兴趣和能力。

时间安排:

本次课程为2课时(40分钟×2),分为前半部分的理论讲解和后半部分的案例演示和实践操作两个环节。

1.前半部分(20分钟):主要介绍幼儿感统训练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2.后半部分(20分钟):通过案例演示和实践操作让幼儿体验感统训

练的乐趣和效果。

教学步骤:

Step1:感统训练的概念和原则(10分钟)

1.1 感统训练是什么

感统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是一种通过特定的体验和活动,以帮助幼儿的感知和运动能力有序地发展和成熟,从而使幼儿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生活。

1.2 感统训练的原则

1)感统训练应该具有主动性、趣味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特点。

2)感统训练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实际参与和主动体验的能力。

3)感统训练应该及时反馈幼儿的表现,充分鼓励和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进步。

4)感统训练应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和协调能力。

5)感统训练应该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相结合,并逐步提高复杂度和难度,以达到其感知和运动能力的合理发展和成熟。

Step2:感统训练的方法和案例演示(20分钟)

2.1 感统训练的方法

感统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

1)视觉感受法:通过视觉输入,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2)听觉感受法:通过听觉输入,提高幼儿对语言和声音的区分和辨别能力。

3)触觉感受法:通过触觉输入,提高幼儿对物品的大小、重量、形状、温度等感知能力。

4)平衡感受法:通过身体平衡和姿态感觉,提高幼儿身体的空间感知和姿态控制能力。

5)深压力感受法:通过深压力输入,提高幼儿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2.2 感统训练的案例演示

为落实感统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先举办模拟感统训练营活动。

案例演示内容:

1)视觉感受法:用各种颜色的小球在玩具隧道内自由滚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追球和抓球能力。

2)听觉感受法:用各种大小、形状和材质的玩具或器具制作出不同的声音,增加幼儿对话音、噪音和声音的区分和辨别能力。

3)触觉感受法:用各种材料在不同的环境中滚动、掉落、爬行、跑步等不同的动作,提高幼儿身体触觉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4)平衡感受法:让幼儿在各种平衡器材上平衡、踏步、跳跃、翻滚等,提高幼儿身体平衡感知和姿态控制能力。

5)深压力感受法:让幼儿在各种深压力输入器材上进行深压力输入,提高幼儿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Step3:实践操作和总结(10分钟)

3.1 实践操作:

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让幼儿亲自体验各种感统训练器材和活动项目,并根据年龄和能力逐步提高难度和复杂度。

3.2 总结:

总结和评价本次感统训练活动的效果和意义,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表现,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继续关注感官发展和感统训练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幼儿感统训练是一种有益、有效且趣味性很强的训练方式,其概念和原则的介绍,以及案例演示和实践操作的展开,都能很好地引导幼儿发挥主动性和实际参与性来探索和发掘感官的奥秘和可能性。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希望能更好地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探索出更加丰富和有趣的感统训练方式和活动项目,以达到其感知和运动能力的更好发展和成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