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掌握假设、说、辞、鄙、微、之六个文言词的用法。
2.在理解字词句的根底上读懂课文,并体会其写作特点及烛之武说秦的语言艺术。
3.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三段即说秦局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及特点。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和讲读第一、二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题和释题〔5分钟〕
1.标题重点释退和师两个词,然后理解标题的含义。
2.简介左传。这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只作扼要的补充。
二、展示并简释教学要求。〔5分钟〕
三、初读全文,处理生字读音,试析文章的构造和层次。〔4分钟〕
原那么上方案由老师完成,也可视详细情况抽学生来完成。
四、讲读第一段〔10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译释由学生完成,师只作扼要补纠和简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伏笔手法和语句深意,全段作用。
3.让学生齐读全段。
4.处理练习一之中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试译答复,然后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五、讲读第二段〔15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① 重点讲析三个文言词假设、之、辞的用法和人物对话。
② 字词句的理解仍然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完成为主,师纠补为辅。对要求掌握的三个文言词的用法要板书列于黑板上,对话局部要让学生试作语气练习。
③ 小结的内容包括情节的曲折性、写法的详略和表达的特点。
3.生齐读本段,然后处理相关练习。
4.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六、指导并检查学生背诵这两段。〔3分钟〕
七、指导学生预习后面的两段。〔3分钟〕
方法是读熟和背诵〔包括生字词读音的认定〕
〔下课〕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检查前两段的背诵情况及对内容的理解。2.检查三个文言词的用法。3.检查三、四段的通读情况。
二、讲读第三段〔25分钟〕
1.讲读重点包括说、鄙、之三个文言词的用法和关键语句的语气及特点。难点是说辞的语言艺术性。
2.语句的疏通仍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重点局部的教学方法同前课时。说辞的艺术性借助于层次的划分去理解。讲析完毕注意让学生齐读全段。
3.处理课后相关练习,方法同前。
4.布置学生试背本段。
三、讲读第四段〔10分钟〕
1.抽生读文。
2.讲析方法
根本方法同前,注意强调微和之的用法。分析重在晋文公话语的构造特点。切莫忘末尾要齐读本段。
3.背诵本段。
4.处理课后练习一〔4〕
四、小结全文〔5分钟〕
1.写作特点
① 构造线索:单线,时间为序。
② 写法:详略清楚,详写说辞,略写情节。
③ 表达:语言〔对话〕描写为主。
2.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① 熟读成诵。②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下课〕
附:板书设计
说退 军队
↑↑
13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注释
要求:
1.假设、说、辞、鄙、微、之
2.字词句,写作特点、语言艺术。
3.熟读、背诵。
第一课时:假设、辞、之 第二课时:鄙、微
假设 鄙
1.〔仿佛假设有光〕似乎、好似 1.〔蜀鄙之僧哉〕遥远的地方
2.〔假设使〕假设 2.〔越国以鄙远〕边境
3.〔假设毒之乎〕你 3.〔肉食者鄙〕浅陋
辞 微
1.〔辞曰〕推辞 1.〔那么名微而众寡〕微小
2.〔辞去〕辞别 2.〔微闻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不辞劳苦〕推托 3.〔但微颔之〕略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设没有,假设不是
之
1.〔辍耕之垄上〕到、往〔谓动〕
2.〔子犯请击之〕他们〔秦军〕〔动后作代〕 释词译词要诀: 译法要诀:
3.〔是寡人之过也〕的〔名前作助〕 实词看上下文 直译为主,
4.〔臣之壮也〕不译〔主谓之间〕 虚词看语法 意译为辅。
第三课时
朗读、背诵训练和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步骤:
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0分钟〕
1.朗读要求:对话的朗读要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思想、态度。表达朗读要表达伏笔和照应这样的写作手法运用上的作用。
2.朗读要逐段进展,要结合课文的练习进展。
二、背诵指导〔15分钟〕
1.在朗读熟读的根底上进展,还要注意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注意背诵要讲究方法,长段要分层,特别是要注意容易混淆出错的地方的区别方法,训练要突出重点,力争在课内完成。
三、完成课后练习〔15分钟〕
1.审题、做题方法的指导。2.注意为答案找理由。
四、师生一起交流总结本课文学习的方法、心得。〔5分钟〕
师最后作归纳:1.知识要点的学习。2.学习方法的运用。
〔下课〕
教后记:
1.文言文讲读课教学须强化读背的训练,把教与读和背有机统一起来。
2.文言虚实词的教学要结合文言文的语法知识的教学进展,确保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会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直到可以举一反三。
3.教学步骤要简明扼要,安排要有条不紊,特别是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内容与规律合理规划和分配好各步骤的教学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