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素质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7月 山东省青e-g-理干部学院学报 Jui,2002 第4期(总第98期) 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No.4 Ser.No.98 论素质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陈静 纪学征2 (1.山东师大二附中,山东济南250014;2.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为了培养和造就我国面向2l世纪的一代新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党和国 家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 学生的创新精神来之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培养,本文着重论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 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05(2002)04—0076—02 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 一、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价值认识 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综 合表现,其实质就是思维活动中突破与重新建构的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 统一。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知 思维中的突破是对存在秩序的突破,对新秩序 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其实质是高科技的竞 的呼唤。突破的关键在于新,是新质在一个聚点上 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一个 的爆发,或是新价值在一个缺口上的涌现,或是新假 国家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 设、新方案、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思维中突破的 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重视 含义是有多种指向的,包括对一般思维习惯的突破,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认识到了培养 对当前事物运动的固定秩序和固定方向的突破,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价值。美国在2l世纪初便开始 重要的是对未知世界外围的层层屏障的突破。 了有关创造性人才理论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 思维中的重新建构是指有效地抓住思维活动中 日本教育界开始了致力于创造力开发的研究,并把 的新质,建筑起新的思维支架,迅速扩充新的价值领 民族的创造力看作是国家兴亡的关键。苏联著名教 域,完善和充实新的思想体系,为理论的发展奠定新 育学、心理学家赞科夫,提出了教育应培养学生思维 的基础。 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德国也十分重视在中小学对儿 在创造性思维中,突破是关键,是重新建构的基 童进行创造教育。而在我国,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 础。但是只有完成了重新建构,才能实现对旧体系 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 的真正突破,才能体现出突破的价值所在。 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相对滞后,必须进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行较大的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中央明确指出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中的突破和重新建构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培 统一,也可以说是思维活动中的质变。从总体上看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 创造思维的过程可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创造性思维人手。 1.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就是收集资料,整理资 料,研究资料,储存必要的知识、经验,准备必要的技 二、关于创造性理论的探索 术、设备及其他有关条件。任何新事物的创造,都必 须对前人在这个领域内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有比较深 (一)创造性思维及其实质 入的了解,任何创造都是以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通过这种思 知识为前提的。 收稿日期:2o02—04—22 作者简介:陈静(1966一),女,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外语教研室教师。 纪学征(1964一),男.济南大学外语学院教师。 。76‘圄圈 sixiang j iaoyt r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酝酿阶段。这是准备阶段的继续,也可以说 是对准备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料、知识进行消化理 解、归类整理,从而明确问题的关键,寻找突破点。 3.顿悟阶段。由于前一阶段的充分准备和酝 酿,对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同时找到了解决的方 法,或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或建构了一种新的理 论。 4.验证阶段。这一阶段是把前一阶段提出的 假设,新的方案进行理论的或实际操作的检验,有可 能检验的结果是对原假设或方案的全部否定,也可 能作部分的修整或补充,创造性思维往往不可能一 次就获得圆满成功。 (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结构 (一)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要改变在学校教师就是传授知识,学生就 是被动接受知识的陈旧观念。在信息社会,只培养 学生储存和积累信息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 重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 汲取人类知识的基础上,勇于创造、勇于开拓进取。 其次,要改变学校只是传授知识场所的狭隘观念,要 对学校职能有新的认识。还要改变学校充电、社会 放电的传统教育模式。要求学生树立以终生教育为 根据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思维活动中突破和重 新建构的统一这一观点,我们认为,发散性思维和集 中性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要素,发散性思 维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份。发散性思维就是在 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 圈,从一点向多方位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方法的 重新组合,找出更多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办法。 集中性思维就是从众多的信息中引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这种思维是有方向的、有范围的,且可由已知或 传统的方式获得结果,是一种封闭性、收敛性的思 维。它是利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把事实材料综 合于逻辑顺序之中,有条有理有组织的思考。任何 个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都要有发散性思维和集 中性思维的参与,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同讨进 一行的。 (四)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 1.知识基础 知识对于创造性思维有着实际作用,这种作用 首先在于它是创造的原料。结构化的知识起着对思 维经济化的作用,减轻思维负担,缩小思维的搜索范 围,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效率。 2.智力基础 智力是人的一种偏于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主 要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创造性 思维则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是一种高度发展的智力, 只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高度地、协调地发展,才能 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 3.心理品质基础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活动,它除了 需要足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以外,还需要有巨 大的动力、饱满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决 心等。这些心理品质包括兴趣、勤奋精神、充分的自 信心、顽强的毅力、革新的胆魄等,是把智力水平推 向创造的必要前提。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教学对策 信念的教育价值观。 (二)在投身社会实践中促进创造,}生思维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习书本 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这就为如何实施素质 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指明了方向。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会遇到许多复杂 的社会问题,这就迫使学生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反 复研究论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意见。这个 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制定 教育教学计划时,要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列入计划 中,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实施。 (三)创造民主、宽松的成长环境和氛围 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给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特 长发展,学生可以大胆的想象,大胆地进行“小实 验”、“小发明”、“小制作”,大胆地提出新问题、得出 新结论。在这种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精 神、创造性思维会得到更快的发展。教师要和学生 作朋友,以宽松的方式管理学生。不要过死过严,要 给学生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百分之百的努力,百分 之百的发挥自己的水平。由于民主、平等、和谐师生 关系的形成,会减轻学生学习上心理的压力,学生在 学习中会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会大胆提出 自己的观点,会勇于进行科学实验,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因此会得到发展。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对策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本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课前要设计出分析性、综合性和假设性的 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指向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应 努力创造一种具有丰富反应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 的、较为愉快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 题,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们知 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 中来,从因果、过程、策略各个方面展开评价。 我国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起步较晚,各级各 类学校都正在实施素质教育,随着我国学生创新精 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7。瞄蠲 sixiang jiaoy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