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庆典 乐坛盛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知识果 Knowledge fruits ...从维也纳市区的黑山公爵广场向西走大约200 台两侧或后部临时增 ̄B300个座位。 米,就可以看到林荫道右边有一座粉红色的三层 更为奇妙的是,音响效果令人叫绝,听众可以 楼高的建筑。它外表并不醒目,与周围的卡尔大教 在金色大厅的每一个角落里清晰地听到乐台上发 堂、卡尔广场地铁车站、奥地利美协大楼和帝国饭 出的很轻微的声响。汉森的设计别具匠心,努力追 店等金碧辉煌的建筑物相比,显得朴素无华。然而 求音乐之美。例如,金色大厅悬挂在大楼中间,地板 它却是鼎鼎有名的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大厦,己 下面有近两米的空间,可产生出与小提琴音响相类 经成为全世界音乐爱好者心目中的天堂。一年一 似的共鸣效果;大厅的四壁与外墙以及天棚顶与屋 次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在里面的金色大厅举 顶之间都有足够的间距,凿有凹槽的大理石立柱、 行。 木质的座椅、墙板和挂毯能恰到好处地反射并吸收 1941年元旦,新年音乐会第一次在维也纳爱乐 多余的回音;天花板所采用的是悬吊结构,为音响 之友协会大厦主办,以演奏和弘扬施特劳斯家族 在整个大厅内回荡震颤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总 精美的设计使金色大厅的音响及混响效果达到 的音乐为己任。到了1946年,正式命名为“维也纳新 之,年音乐会”。60多年来,它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一 了最佳标准。日本音响专家在用最先进的仪器对金 方面在于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优美动听,使人们更 色大厅做过测试后惊讶地发现,当年的欧洲建筑大 加珍惜生命,热爱和平,追求真善美;另一方面是 师在没有现代音响测试仪器的条件下,竟然能把大 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家的精湛表演和世界一流指 厅建筑得如此之好,音响参数达到了现代音乐厅的 挥家的娴熟技艺,让听众得到美的享受。每年,全 要求,有的甚至还超过了。 世界有近20亿人收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电视实 在聆听新年音乐会的听众中,绝大部分都是爱 乐之友协会的会员。这种会员的资格是世袭制,代 况转播。 金色大厅建于1870年,是丹麦著名建筑大师约 代传下去。按照惯例,他们每人可购两张票。这样 奥费尔・汉森的“杰作”。这座音乐殿堂充分体现了 剩下能公开出售的门票仅有350张,而票房每年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流行的审美情趣,具有希腊古典 到的定单多达万余张。正因为如此,空余的座位非 主义的风格。它的屋顶饰以阿波罗神和仙女的壁 常有限。为了缓和矛盾,维也纳爱乐乐团在每年的 画。四壁贴有纯金的金箔,金色大厅便由此得名。 12月31日上午加演一场节目内容完全相同的除夕 希腊女神的雕像立柱高高耸立于四周,海顿、舒伯 音乐会。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希望能有 特和莫扎特等音乐大师的头部雕像凸出于墙面。 大厅共有座位1744个,举办新年音乐会时还会在舞 机会亲临金色大厅欣赏新年音乐会。对于政界名流 4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艺术科技2006年第2期 和富商巨贾来说,这是表明自己身份或地位的象 之都”闻名于世。它的主要“产品”是音乐,各种流派 征。而音乐爱好者则将其视为莫大的荣幸,终身难 的音乐家济济一堂,充满着浓郁的音乐氛围。 以忘怀。由于爱乐之友协会的会员有购票的优先 如愿以偿者很少。 得很。根据有关规定,想购买门票者必须首先亲笔 在城里,40多处音乐大师们的故居和遗址引人 权,因此许多人要申请加入该协会。但名额有限, 注目。它们当中有约翰・施特劳斯创作《蓝色多瑙 河》时住过的公寓、莫扎特谱写《费加罗的婚礼》的 维也纳人对音乐大师们无比崇敬,赞美有加, 要想拥有一张门票绝非易事,里面的学问大 工作室、贝多芬创作《英国交响曲》的小屋等。 写出申请信,经邮局寄给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爱 为他们塑的像遍布全城。漫步街头巷尾,可以见到 乐之友协会仅仅在每年的元月2日开邮箱一次,根 据空座位的多少来抽签决定,谁能够获得来年新 年音乐会的门票。有的音乐迷每年都不停地试投 申请信,以使其在元月2日这一天进入协会信箱,孜 孜以求达10年之久。 在金色大厅,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票价为800 至3600先令(约合65至300美元)。其它的音乐会票 价分为8个等级,第一等级的最高和最低票价分别 为1300和80先令,第八等级的最高和最低票价各为 370和50先令。而票价等级的高低,则根据乐团的演 奏水准来确定。 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是私营企业,董事会 负责管理。每场音乐会的场租费15万先令(预定演 出场次时先交20%的定金),电视转播架机费也为 157/先令。 链接: 音 之都谁也油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市区的西部和南部 被苍翠欲滴的森林所覆盖。多瑙河由北向东流经 市区,放眼沿河两岸,只见林木葱笼,花草繁茂。市 区内有大小公园1000余个,处处林木青翠,四季花 香扑鼻。走进维也纳,人们宛如重返大自然。由于 树木花草的作用,整座城市的空气质量大大提高。 翠绿映人眼帘,身心得到放松,心旷神怡之感油然 而生。说维也纳是一座森林最多的“花园城市”,一 点也没有夸大其词。 浓郁的音乐氛围 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维也纳还以“音乐 42 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布鲁克纳等音乐大师的 雕塑。它们的底座都建有花池,争奇斗艳的花卉与 塑像交相辉映,令人叹为观止。这已成为维也纳城 市规划和建设的一大特色。 在老城区的城市公园里,约翰・施特劳斯的全 身塑像高高地矗立着,周围栽满了青松翠柏和五颜 六色的鲜花,象征着他及其大作永葆青春,光照人 间。塑像的身后有一座白玉拱门,雕刻着一群沉浸 在音乐旋律中的青年男女。上面缠绕着藤蔓植物, 看上去更加赏心悦目。为了表达怀念之情,许多街 道、会议大厅和礼堂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 在维也纳人看来,音乐是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 事。说起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像交响乐团的人员 变动,哪个歌剧院出了什么事情,甚至某某钢琴家 在独奏音乐会上把一个音符演奏错了……第二天 都会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出来。的确,这儿的歌 唱家和音乐家的地位远在影视和其他明星之上。一 位闻名遐迩的音乐家,被视为全维也纳的宝贵财 富。如果不幸去世,那么包括不相干的半文盲的厨 师或看门人在内的任何一位市民都会感到失去亲 人一样的痛苦。在音乐之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 遇上音乐家。即使像小酒店或咖啡馆里,也可以见 到他们为平民百姓演奏或演唱的身影。有位市民 说;“我在饭店就餐时,离开了音乐伴奏就吃不下 饭。”他的这句话,讲出了许多人内心的深切感受。 至于在宴会或庆典上,如果没有专门谱写的乐 曲相伴,简直不可思议。 极高的音乐素质 维也纳人口157万,但钢琴厂却多达60余家。几 乎家家户户都有乐器,其中钢琴共计30多万架,平 均每5个人就有一架。在较富裕的家庭,组成一个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知识果 ..Knowledge fruits 乐四重奏小组绰绰有余,而且演奏水平属于中等 别具一格,纵深50多米,由多层平台构成,面积等于 以上。 台下观众席的两倍。根据演出的需要,每一层可以 居民们喜爱种花养花,阳台上布满了鲜花和 随意升降。例如,每年除夕为了举办一年一度的盛 绿色植物。每天清晨,从居室里传出悠扬动听的钢 大新年舞会,都会将舞台沉降至地下,把观众席拆 琴和其他乐器的声音,久久地萦绕在树木和花丛 除。 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每年的9月1日开始,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随 对于维也纳人来说,音乐素质显得必不可少。 后的300天里平均要演出歌剧60部和芭蕾舞剧20 以要出嫁的姑娘为例,除了姣好的容貌及可观的 嫁妆外,音乐天赋被认为是她的主要财富。 每到旅游季节,老城区里绿树环抱的城市公 园天天都要举行露天音乐茶座。成千上万的游客 慕名而来,在宜人的绿色、醉人的花香和迷人的音 乐中度过快乐的时光。在公园里,乐池和舞蹈广场 基本上保留着150年前的风貌,掩映在翠绿的树木 之中。 在维也纳,著名的“绿色音乐街”——维也纳 大街吸引着国内外络绎不绝的观光客。这条大街 享有盛名,是维也纳一景。市政当局严格规定,维 也纳大街只供步行者和骑车人使用。到下午5时以 后,一些市民便会带着各种各样的乐器来到“绿色 音乐街”,像赶集似地热闹非凡。他们当中男女老 少都有,大家兴致勃勃地演奏各国的流行歌曲,给 古老的都市带来了欢乐。 在维也纳,元月和2月是载歌载舞的日子,全城 沉浸在欢乐喜悦的气氛之中。有人曾经把这个都 市描绘成“华尔兹王国”,的确很有道理。追根溯 源,19世纪上半叶,音乐大师老施特劳斯是这个神 话般“王国”里的“国王”。后来,他富有创新精神的 儿子小施特劳斯将华尔兹舞曲加以拓展,进入交 响乐领域,使舞曲变成了交响乐。《蓝色的多瑙河》 是小施特劳斯的名曲,广为传唱,现已成为奥地利 的非正式国歌。 一流的演出场所 维也纳人对音乐的无比虔诚和痴迷,还表现 在对歌剧院和音乐厅的特殊感情上,很令人感动。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市民们的骄傲,堪称当 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歌剧院之一。它的舞台设计 部。在为期长达10个月的演出季节里,场场都座无 虚席,观众爆满。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享誉世界的作 曲家或指挥家马勒、施特劳斯、伯姆、卡拉扬和马泽 尔等都先后担任过这个著名歌剧院的领导。像马泽 尔、克莱伯、阿巴多、穆蒂、伯姆、小泽征尔和卡拉扬 等音乐大师曾经在歌剧院指挥过乐队,使人大饱耳 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一 些教堂遭到飞机轰炸。战后着手进行的第一个市政 工程便是修复歌剧院,随后才安排对教堂的修建。 由此可见,“音乐第一,上帝第二”在维也纳人中已 形成了共识。 在维也纳,有一座古城堡因为1789年曾经上演 过《费加罗的婚礼》和1788年首演《唐璜》而名气大 震。当20世纪初这座古城堡被拆除的时候,出现了 市民们争先恐后去捡舞台地板碎片的动人场面。一 位老人充满深情地说:“我所热爱的音乐家曾经在 这个舞台的地板上演出过,我要用精致的小盒子将 这些小木片珍藏起来,作为对古城堡永久的纪念。” 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6月,二十几名身穿海军 服的男童每天上午都准时来到霍夫堡宫,在小教堂 里唱弥撒曲。这些“小天使”们年龄8至12岁,歌声神 圣庄严,美妙悦耳。乐曲均为海顿、莫扎特和舒伯特 的名曲,伴奏的是高水平的专业管弦乐队。 在音乐之都众多的音乐团体中,不能不提到维 也纳童声合唱团。它历史悠久,1498年由皇帝马克 西米利安一世创立。像海顿和舒伯特等许多著名音 乐家都曾经是合唱团的成员,在这个“摇篮”里成 长,走上了音乐之路。现在,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被誉 为奥地利的“歌曲大使”,经常代表国家到世界各地 去演出。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