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边讲边练、精讲多练

来源:六九路网


边讲边练、精讲多练

——计算机教学中的讲练结合

计算机系 何晓攀

所谓讲练结合,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帅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迅速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计算机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科目,不同于人文课程。我们应该坚持“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做法,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是教师对学科重点内容、疑难问题进行精辟、精炼、精彩的讲解后,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学懂到会用,实现能力转化的过程。因材施教,激励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今后走向社会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计算机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一些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出现了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不够自觉的观象。这时老师的耐心指导,正确的认识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刚开始的计算机教学中时,老师每节课安排相应的练习任务,应抓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加强同学们的积极性。

一、教师讲解和学生书面练习的不是进行简单机械的交替进行。

讲练结合,应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是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寓练于讲,融讲于练,讲练一体化。若简单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机械地分成两部分或若干部分,先是教师讲,后是学生练,这是讲与练的机械堆积,不是真正的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中的“练”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做书面练习。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归纳总结、举例说明、讨论辩论以及实验探究过程等都属于练的范围。

如在英打字练习时,每节课要是比上节课进步一分钟,或是在在汉字录入部分,每分钟比上节课进步5个字,就可以自由练习。上机课时在同学间教育学生怎样做对的事,怎样使用正确的指法,怎样才能更快的打好更多的字。打字成绩好的同学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可以更好的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在计算机课中,并不会完全的在两节课时间里让大家完全的做练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给予了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达到了计算机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的去完成作业,使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的时间,这样也要求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老师上课时所讲内容。以练为主,讲练结合。许多知识是靠在操作实践中而获得的,在操作实践中可以获得知识,动手实现最基本的操作,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概括总结这一获得知识的过程,如在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比如如何利用Shift键快速输入大小写字母?弓导学生大胆探索,从操作中去找方法,这样在实践中使学生充分掌握了Shift键的作用,茅塞顿开,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体会了掌握计算机知识必须以练为主的真谛,培养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初学者对计算机都是比较薄弱的,对一些应用操作理解起来很困难要从整体上较好理解很把握应用软件,不是仅仅靠买几本专业书就能知道的,学生平时不仅要多做练习,记笔记,还要实际应用。

二、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学生必须做到“精练”,才能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既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王渠道,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王营地。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备课中,既要备内容、备重点、难点,更要备教学方法、备学生,分析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坚持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

运用启发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课堂上,让学生在老师精讲的基础上及时地做一些针对性的习题,一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就不要把大量的“练习”或“问题”留在课外让学生去解决或完成,“练习”应尽量在课内完成,“间题”更应该在课内解决,这样才可以及时地反馈信息,及时地巩固。

三、问题设计、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典型性。

1.练习设计要针对知识点、重点、难占、理论、法、思想教育等教学目标,要把所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或综合为特定的练习,以便在练习过程中,围绕目标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再作精讲分析。

2.讲练模式由于容量大,紧抓教学中心,这有利于高效益实现目标。但如果不能恰当运用,会造成教学中的松散现象。这就要求:

①设计练习要有一定的深度,尽量采用有启发性的、生动的新材料,以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

②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一方面,习题类型要多样化,以便根据需要灵活穿插使用,并注意借助小黑板、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广义的练习不局限于习题,可采用师生间答、辩论、讨论、质疑、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使整个课堂成为全方位的立体教学活动。这样看似浪费时间,实际上不仅能产生强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久远的印象。

③讲练的难度和形式要针对教学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设计出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案。为此,对一些重要问题、典型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

同层次深入分析,设计方案,以便根据课堂发展变化灵活把握,尽量适应不同等级学生的需求,把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四、讲练结合的方式:

1.接受式。即先精讲概念、理论、方法等,再以练习巩固反馈。

讲练模式侧重于通过练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它绝不忽视教师的“精讲”,有时甚至还以其发挥主要作用。但须注意,这里的“讲”绝非回到机械的、填鸭式的讲授,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启发性的精讲分析,引导学生思维,扩大其知识结构。

2.发现式。即由学生通过练习,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去探究发现规律、结论。此种形式的一般方法,即:设疑以激发动机一一提供材料和途径以分析论证一—

综合提炼以得出结论、方法。

3.指导发现式。即在教师指导下,以练带讲,以讲促练,使讲和练融为一体。

它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利用讲练手段充分把学生推上主动者、创造者的地位,并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和关节点问题上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学生思维和行为发展方向,逐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讲练结合模式较高层次的体现,运用得当,会事半功倍。

4.创造式。即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提示读书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体系,并提出问题或设计练习。教师巡回个别指导、讲解,把好的问题、练习再交由学生讨论解决,或让学生上台讲解。这种形式能挖掘出学生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学生对自己的练习兴致也很高,但其要求高,难度大,应视具体情况适当把握,科学引导。

讲练结合从整体来说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其具体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但须注意,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要根据实际需求在课堂上灵活而综合运用,才能“妙笔生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