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辽宁大连金普新区2016-2017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来源:六九路网
金普新区九年级期中测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春华秋实风光美

2.给加点的字注音,改正画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分)

(1)陨落 (2)扶掖 (3)断章取意 (4)克尽职守 ..3.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分)

“①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②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敲进人生。③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

梦想。④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⑤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⑥ 郎平荣膺2015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再一次让人见证了体育力量,更昭示一种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传递一种拼搏、向上、坚持、勇敢、乐观的力量。⑦这是当下社会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人生正能量。

(1)用另外一个动词替换第②句中的加点字,使其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拼劲,这个动词是: 。(1分)

(2)第⑤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1分) (3)把第⑦句改为反问句,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为强烈: 。(2分) 4.默写填空。(12分)

(1)俱往矣, ,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2)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

(温庭筠《商山早行》)

(3)四面边声连角起, ,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5)《武陵春》中,李清照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表现自己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

(6)报国是仁人志士的终生梦想。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尽抒报国之志;辛弃疾的 “ , ”,也尽显爱国之心。

(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诗句回答) 5.名著阅读。(6分)

(1)请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4分)

(2)《水浒传》中哪个人物是你心目中的英雄?请概述他的英雄壮举。(2分)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其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节选自《陈涉世家》)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以激怒其众 .(2)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从民欲也 .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8.结合本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2分)

(二)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④

教。”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①晋鄙:战国时魏国将领。②破:打败,打垮。③无忌:信陵君。④受教:接受教诲。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臣闻之曰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

B. 何谓也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 .. C. 人之有德于我也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 D. 愿君之忘之也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1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唐雎向信陵君进言要说明的道理。(2分)

(三)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②。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3.请结合诗句词语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3分) ..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五则“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材料”,完成14~17题。(12分)

【材料一】

某班对同学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表 每月话费 5-10元 10-15元 20元以上 打电话 22% 【材料二】

学生想法:同学有,我也得有。有时,一到课间休息,就见同学们彼此“切磋”着自己的新手机,自己不能落后。况且,有手机同学之间联系更方便,不然会被疏远。 【材料三】

家长对话:

“用手机可以‘遥控’孩子的行踪。我给孩子买手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关键时候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孩子尽快回家。另外孩子一旦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

35% 43% 15% 消费方向 发信息 10% 上网 75% “我觉得手机价格不高,式样漂亮,给孩子买一个,便于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以前和儿子之间感觉有代沟,现在儿子时不时给我们发发短信,聊聊天,开开玩笑,家里气氛好多了。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父母放心。”

“买手机后,每当我有急事需要马上找到儿子时,手机总关机,怎么着急也联系不上,现在儿子照样晚回家,理由不是手机没有电就是忘记开,买了也没有发挥作用,倒是气死人。”

“自从给孩子买了手机,孩子干脆不用家里电话,常躲着我们用自己手机对外联系。” “我昨天被老师通知,孩子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课,考试成绩下降。” 【材料四】

老师心声:手机干扰课堂教学,黄色信息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必须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入课堂。 【材料五】

专家意见: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因为孩子的耳朵和颅骨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2010年七月,在福建有一个中学生在家中突然晕倒,被父母送到医院,医院诊断为脑瘤。经他父母回忆,他的儿子一直使用手机,包括连睡觉时手机都放在枕边。医生通过病人家属的回忆,确定这位中学生因为长时间使用手机,手机的电磁波长期对脑细胞的影响导致脑细胞恶变,导致脑瘤的生成。另有某一中学生使用手机,原本这个年龄应该会有第二性征,但是他却一直没有。他的父母抱着疑问找到医生为他诊断,确定了由于他一直使用手机,信号干扰了睾丸性激素分泌导致。

14.请分别概括材料二、材料三、材料五中学生、家长、专家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不同态度。(3分)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基本情况。(2分)

16针对上述五则材料,你也谈谈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提示:观点明确,理由充足)。(3分)

17.比较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原句: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父母放心。”

改句:手机实际上就是一种联系手段,能及时了解孩子,让父母放心。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2分)

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信

①那天我问你,“你将来想做什么”,我注意到,你很不屑于回答我这个问题,所以跟我胡诌一通。是因为你们这个时代的人,对未来太自信,所以不屑与像我这一代人年轻时一样,讲究勤勤恳恳、如履薄冰,还是其实你们对于未来太没信心,所以假装出一种嘲讽和狂妄的姿态,来闪避我的追问?

十八岁开始失业的画家

②还记得我们在德国时遇见的那个画家—提摩吗?他从小爱画画,在气氛自由、不讲究竞争和排名的德国教育系统里,他一会儿学做外语翻译,一会儿学做锁匠,一会儿学做木工。

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又过去了,现在,应该是多少年了?我也不记得,但是,当年他失业时只有18岁,今年他41岁了,仍旧失业,和母亲住在一起。

③没事的时候,他就坐在临街的窗口,画着长颈鹿。在他笔下,长颈鹿的脖子从巴士顶伸出来,穿过飞机场,走进一个正在放映电影的戏院……它睁着睫毛长长的大眼,盯着一个小孩骑三轮车。

④因为没有工作,所以他没能结婚,自然也没有小孩。事实上,他一直过着小孩的生活。可是,他的母亲已经快80岁了。我担不担心你将来变成提摩?老实说,是的,我也担心。

把你当“别人”并不容易

⑤我记得我们那晚在阳台上的谈话。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你坐在阳台的椅子里,背对着大海,手里点着一支烟。那是清晨3点。

⑥朋友若看见你在我面前点烟,一定会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眼光望向我,“他怎么能在母亲面前抽烟?你又怎能容许儿子在你面前抽烟?”

⑦我认真地想过这问题。我不喜欢人家抽烟,因为我不喜欢烟的气味,更不喜欢我的儿子抽烟,因为抽烟可能给他带来致命的肺癌。可是,我的儿子已经21岁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我要如何“不准许”呢?我有什么权力或权威来约束他呢?

⑧我看着你点烟,翘起腿,抽烟,吐出一团青雾,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可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

⑨青年的成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也不容易啊!

如果你愿意去给河马刷牙

⑩“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 11“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听到这句话,我有点惊讶。

12“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你捻熄了烟,“你会失望吗?”

13现在我已忘了当时跟你怎么说的,但是,我可以现在告诉你,如果你“平庸”,我是○

否“失望”。

14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

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你的工作不把你绑架,让你做工作的俘虏,第二,它给你时间,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

15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如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

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16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17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18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

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19同样的,抽烟不抽烟,你也得对自己去解释吧。 ○

(文/龙应台,有改动)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和儿子沟通的三件事,并说说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想法(3分)

19段在文中的作用。19.简析第○(4分)

20.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具体描写了提摩的绘画内容?(4分) 21.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22.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但父母的教导又不能完全弃之不顾。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这样的烦恼,又是怎样解决的?请描述当时的情景。(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四、作文(70分)

23.任选下面一题作文。(70分) (1)题目:这里依然美丽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春如花似火,灿烂热烈,是我们人生交响乐的序曲,即使有困难,有曲折,有痛苦,对我们来说也是有益的经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满怀希望地拥抱青春吧!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

【注意】选择上面任一题目作文,都须遵循下列要求:①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金普新区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16.11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说明】字体规范、端正、整洁得2分。有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有两项不合要 求、写错字、写出田字格外的不得分。尤其注意“美”字的规范性。 2.(4分)(1)yǔn (2)yè (3)断章取义 (4)恪尽职守 【说明】学生汉语拼音的书写要规范,写成英语字母的不得分。

3.(4分)(1)如:砸、钉(是动词、表意符合语境即可) (2)把!号放到引号里 (3)这不正是当下社会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人生正能量吗?

4.(12分)(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说明】(每小题2分。写错两个字扣1分,写错3个字,该题不得分)

5.(6分)(1)(3分)具有反抗精神;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说明】只要说出三点,并正确即可得满分。

(2)(3分)示例:我心中的英雄是武松,他武艺高强。武松路过景阳冈,在冈下喝了许多酒,之后向冈上走去,太阳快落山时,酒力发作,躺在大青石上休息,刚要入睡,忽听一阵呼啸,一只大虎向他扑来,武松手持半截哨棍痛杀猛虎,威名从此大震。【说明】只答人物不写事迹不得分。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事迹都可以,如果答题中把梁山好汉滥杀无辜也算壮举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7分)

6.(3分)(1)来,用来(2)本来(3)愿望

7.(2分)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说明】译出“且”、“即”各1分,句意正确即可。

8.(2分)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或首先陈胜辅佐吴广杀死两个都尉,然后号召戍卒发动起义,最后提出口号,筑坛盟誓。)

【说明】答对两点给1分,三点都答对并且语言简洁给2分,语言不简洁酌情扣分。 (二)(8分) 9.(2分)D 10.(2分)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说明】(画对两处得1分,画五处以上不得分)

11.(2分)(信陵君)使赵国保存下来,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

【说明】省略成分补出1分,“使”字句式1分,句意对即可。

12.(2分)一个人不能居功自傲或一个人不能把自己对别人的恩德放在心上。(大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使赵国得以幸存。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这时,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说:“这话怎样讲呢?”唐雎回答说:“别

人憎恨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别人有恩德于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有恩德于别人,是不可以不忘记的。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会见到赵王了,希望你把救赵王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说:“无忌我敬遵你的教诲。”

(三)(3分)

13.(3分)诗句中的“阴、暝、寒”等词既写出了秋天雨后黄昏时的萧瑟清寒,/也烘托出诗人心情的凄凉哀愁之感;/“深、静、孤、永”等词表达诗人孤独、寂寞、无聊(惆怅)之情。

【说明】只答感情没有结合词语分析酌情减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12分)

14.(3分)学生:同学有,我也得有。家长:方便联系和沟通,但也增加彼此隔阂,影响孩子学习。专家: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有害。

15.(2分)学生使用手机主要用来上网,每月花费大多在20元以上。

16.(3分)答案略【说明】有观点。且观点和材料吻合,理由能证明观点即可。语言表

述不准确酌情减分。

17.(4分)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手机比作是“绳子”,/ “拴’字是缠绕并牢牢系上的意思,/这两个词语搭配使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手机在遥控孩子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手机可以牢牢地控制孩子)/改句只表明手机在联系家长和孩子方面的作用,表达过于平淡。

(二)(22分)

18.(3分)提摩用志不专,导致一直失业。意在表明母亲希望儿子努力创造自立而有意义的生活;/母亲克制自己把儿子当作“别人”来尊重,(不想让儿子吸烟,又必须尊重他个人的习惯)。意在表明母爱真正放手不容易(希望儿子能够自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回答儿子自己对平庸的看法(对儿子未来选择工作的和人生价值的指导)。意在表明希望儿子选择(对自己负责)有意义而快乐的工作。

【说明】情感和内容紧密相连,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

19.(4分)单独成段,强调了母亲希望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反思自己,戒掉吸烟的强烈愿望。/同时在结构上照应了上文,母亲克制自己没有批评孩子吸烟,尊重孩子的行为。

20.(4分)绘画的内容反映了提摩当下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状态。/无聊,寂寞,慵懒,幼稚。 21.(4分)划线句子是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抜、丢”两个词语,/具体形象地突出了母亲看到儿子娴熟的吸烟动作时又急又气的心理,/表现母亲对儿子的身心健康的焦虑(关心)。

22. (7分)略。 分项评分标准: 一类 4 内容 (4分) 矛盾合理, 叙事具体, 表意恰当。 表达 (3分)

四、作文(70分) 23. (70分)略。 分项评分标准: 内容(33分) 33~30 表达(33分) 33~30 标点和书写(4分) 3 文从字顺, 有文采。 二类 3~2 矛盾合理, 叙事较具体, 表意较恰当。 2 文从字顺 1~0 语言不通顺 回答脱离题意 三类 1~0 备注 1.超出所给字格扣1分。 2.有两个以上错别字扣1分。 3.无标点或一逗到底扣1分。 表达方式运用好;语言题意理解正确,中心突出;内一类 流畅,有文采;思路通容充实具体,有新意;对生活 畅,条理清晰;结构严的认识正确,有真情实感 谨 30~27 30~27 1.错别字:1分。 错3个字扣1分,重现的不累计。 2.标点:1分。 全文一逗到底或文中因缺少标点符号影响意思表达的,扣1分。 二类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明确;内表达方式运用较好;语容具体;对生活的认识比较正言通顺;思路清楚,有确,有真情实感 27~22 条理;结构完整 27~22 表达方式运用基本合理; 三类 题意理解基本正确,中心尚明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3.书写:2分。 确;内容单薄,情感平淡 结构大体完整 全文书写潦草的,书写潦草的,扣1四类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分。 单薄 17~0 五类 脱离题意,没什么内容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 结构不够完整 17~0 22~17 22~17 扣2分;文中部分

[说明]

1.内容或表达有突出特点的,加3分,加到满分为止。 2.未写题目的扣2分。

3.不够600字的,文体不清的,一类下(64分)以下;不够500字的,二类下(58 分)以下;不够400字的,四类中(43分)以下;不够300字的,五类中(19分) 以下。

4.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主体抄袭的,五类中(19分)以下。 5.雷同文,四类中(43分)以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