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延迟满足——少年儿童的必修课

来源:六九路网
慝思考si kao 延迟满足 少年儿童的必修课 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翁乾明 来有很高的预测价值。2011年,对曾经接受过“延 迟满足实验”的60个中年人进行了重新测验,发现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沃尔 当年的“不等者”,平均而言,在完成认知任务时控 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斯坦福大 制能力依然较低。后续进行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 学附属幼儿园平均年龄4岁的儿童。实验的过程大 “不等者”与“延迟者”与“延迟满足”相对应的脑 致是:发给被试儿童每人一颗时兴软糖并告诉他 区,在激活模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们,如果马上吃掉糖,那就只能吃到这一颗;如果 如今, “延迟满足”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对象 能等上20分钟再吃,就能吃到第二颗。然后,研 上,从幼儿扩展到了青少年,以至于成年人;在领 究者离开房间,通过单向玻璃对实验儿童进行观 域上,从生活领域逐渐扩展到了学业、职业、管理 察。结果显示:一部分被试儿童迫不及待,很快就 等多领域。如, “学业延迟满足”,指的是学生在 吃掉了软糖;大多数的想抵抗诱惑,但也坚持不到 学校情境中面对种种诱惑,控制自己即时满足的 中 3分钟就吃掉了软糖;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儿童, 动,而专注于更有价值的、长远的学习目标的能 闭紧双眼、头枕双臂,或是自言自语、唱歌游戏, 力。 “职业延迟满足”,指的是人们为了更好地完 顺利地等待了20分钟,成功地吃到了第二颗软糖。 成工作任务、达到更高的职业目标等而甘愿放弃休 这就是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为了行文方便, 息、娱乐、 中动行为和即时满足机会的能力。事实 不妨把这两类儿童分别称为“不等者”和“延迟 表明,那些愿意延迟满足的人群业绩比较突出,对 者”。在米歇尔看来, “延迟满足”是一种甘愿为 自己的工作也比较满意。 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选择取向。 米歇尔继续做了跟踪研究。从1981年开始,米 歇尔逐一联系已是高中生的被试儿童的父母和教师, 子日: “无欲速,无见/J、利。欲速则不达,见 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情况。他发现, “不等者”无 小利则大事不成。”这里的“见小利”就是贪图/j、 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常常表现出抗压能力弱,注意 利,就是“即时满足”,可见孔子也主张“延迟满 力不集中,较难维持友谊,易出现行为问题(如, 足”。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 “你知道用 滥用药物),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在个性上显得自 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 卑、固执、浮躁、犹豫、脆弱、依赖。而那些“延 顺。”这是从家教层面主张“延迟满足”。自我延迟 迟者”,则能果断地牺牲眼前利益以获得更远大的目 满足能力,是一种能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 标,SAT考试平均分比“不等者”高出210分!在 康发展的人格变量。一个人是否耐得住寂寞、抗得 个性上也更加自信、通达、稳重、果断、坚韧、独 住诱惑、沉得住气、专得下心,对其学业进步、职 立。可见, “延迟满足”的能力强弱,对儿童的未 业成功和个人幸福都极为重要。 30 福止教 2015.4 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重要技能, 是心理成熟的重要表现。多数“延迟者”注意力集 人,只关心眼前的感官享乐,常常招致杀鸡取卵的 后果。 中、通情达理、随机应变,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有更高的行动效率,能战胜生活的痛苦与挫折。而 “不等者”则相反。可以说,延迟满足是优秀学生必 备的能力和品质。因为,它使人自觉抵抗诱惑、积 不能不看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 任性,喜欢图一时之快、谋眼前利益。这当然与独 蓄腾飞的力量、享受最佳的时间。而自我控制能力 (简称自制力),则是个体主动掌握自身的心理和行 生子女政策、应试教育导向有很大关系,但是,功 利的文化、浮躁的社会也在助长着短视行为。普遍 为、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适当地调控行为 :抑制 中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 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有人称鲁迅是天 才,他回应说 “我只不过是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 用来读书罢了。”可见自制力之可贵。自制力既是精 英品质,也是大众品质,自制力的强弱对一个人整 体品质的影响要大于许多其他品质,儿童、青少年 时期是培养自制力的关键期,不能错过。 值得注意的是, “延迟满足”同时关联着人的 自制力和主动性。因为“延迟满足”指向于更有价 值、更为长远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哪怕是千难 万险也要想方设法去实现它,从而表现为主动性; 同样为了这个目标,面对种种诱惑也能不为所动, 从而表现出自制力。自制力与主动性如同雄鹰之两 翼,缺一不可。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方向明确的情 况下,要让汽车Jlb ̄J地到达目的地,就要合理使用 制动与油门两个踏板。同理,人要顺利地实现自己 的志向抱负,也要做到该“刹车”时就“刹车”, 该“加油”时就“加油”。这里的“刹车”就相当 于自制力, “加油”就相当于主动性。自制力差、 主动性强的人,往往胡作非为;自制力强、主动性 差的人,往往碌碌无为;自制力差、主动性弱的 人,往往游手好闲;自制力好、主动性强的人,则 往往心想事成!因此,我们要以自我“延迟满足” 为抓手,同时优化学生的自制力与主动性,使他们 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哈佛大学的~项研究,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 该研究发现,成功者最重要的共性是“时间透视 力”,即把当前活动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能力。平 均而言,专业人士的“时间透视力”可达十年、十 五年甚至二十年。以王选院士为例,他在最初的十 年里,度过了极其艰苦寂寞的岁月。当时大学和科 研机构,都热衷于写论文、提职称、出国进修,而 他却抵抗了这一切的名利诱惑,全身心投入难度极 大、价值极高的激光照排技术这个长远目标,最终 创造了北大方正的辉煌。而“时间透视力”弱的 的现象是:只要有助于提高分数,再高的代价家长 都舍得付出,容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尽量给予即 时满足,哪怕是过分要求也有求必应。那些关注 “延迟满足”的父母,反而被视为缺乏爱,L-的“虎 妈” “狼爸”。娇宠溺爱助长了孩子的坏脾气,给 孩子的未来投下了一道长长的阴影。结果,许多孩 子学业完不成,人品也好不了。如,边做作业边看 电视,不论何时想吃就吃,上课心浮气躁东张西 望,放学后贪玩不回家,睡懒觉迟迟不起床,对话 中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性格任性骄纵、行为自 由散漫,生活没有节制,学习半途而废,处事急躁 冲动,管不住眼、管不住耳、管不住嘴、管不住 手,更管不住心。警钟早已敲响:1997年,中澳合 作进行的“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跨文化实验研究表 明,约有80%的中国儿童倾向于选择及时满足而不 是延迟满足。我认为这是根本性品格的缺失! 根本性品格的缺失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典型 的案例就是“坑爹”的李某某。这孩子4岁学钢 琴,8岁学书法,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多次 在钢琴、书法、冰球比赛中摘金夺银;201 1年还举 办了自己的歌友会,简直是“少年精英”。然而, 父母的娇惯溺爱,使他严重缺乏“延迟满足”的能 力。小学五年级他要骑车,父母就给他买了名牌 车,又花了1万元改装;14岁时他要玩汽车,他妈 妈立刻把40多万元的宝马车让给他,又花了30多 万元改装;他劳教刚回来,要用新车装酷,父母又 马上给他买了一部……有钱就是这么任性:他在小 学二年级时就把同学推下了楼;15岁就无证驾驶, qo多次违章;后来因打人被劳教……行为叛逆 中 动、做事不计后果,成了李某某的性格特征。最 终,他因强奸罪入狱10年。 与此相反,早先人人都不看好的马云如今飞黄 腾达了,这背后有着优秀品格的支撑!马云考了3 次大学才考上,大学快毕业时求职30次全遭拒绝: 肯德基招聘营业员,应聘者总共24个人,结果23 个人被录取了,唯一落选的是他。然而,超乎常人 2ol 5_4塥 教 31 的“延迟满足”能力,成就了他一系列小梦想:组 建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四 处接课做兼职教师,开办名为海博的翻译社,后来 他又做“中国黄页”,遭受了无数挫折打击,他都 以把手机锁在抽屉中,等完成功课后再取出来玩。 想摆脱电视的干扰,那就关掉电视或到没有电视的 房间去做事。想不乱花钱,就把信用卡放在家里, 兜里只带一些零钱。要专心写报告,就干脆切断网 络,阻断QQ提示音的干扰。其实, “延迟满足” 顶下来了。后来,他突发奇想:办电子商务网站} 说干就干!他凑足50万元、拉上18个人,造起了 阿里巴巴这艘大船,然后没日没夜地煎熬了一年 多,才有了一天利润100万元的业绩……就这样, 马云大胆地做梦,顽强地追梦,智慧地圆梦。而现 在许多年轻人(包括教师)也有自己的梦想,但少 了马云那样的“延迟满足”能力,结果很快就迷失 了方向。兴趣来得快也去得快,如同闽江的半目 潮,~天中有两次涨潮和两次退潮。做什么都三天 打鱼、两天晒网,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浅尝辄 止、半途而废,做不到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更谈 不上矢志不移、始终不渝了。 我并不主张培养“不食人间烟火”的清教徒, 而是主张要把“延迟满足”作为摆脱平庸、追求卓 越的一块基石。因为,能够“延迟满足”物质欲, 就容易加快心智成熟;能够“延迟满足”情色欲, 就容易摆脱性的困扰;能够“延迟满足”说话欲; 就容易养成倾听习惯;能够“延迟满足”表现欲, 就容易养成优雅风度:能够“延迟满足”权力欲, 就容易建立平和心态…… 四 研究表明, “延迟满足”能力虽有先天成分, 却更需后天养成。教师与家长可通过明示或暗喻等 方式,帮助孩子强化“延迟满足”的动机,掌握 “延迟满足”的策略。以下仅从自我教育的角度, 提供几个培养延迟满足能力的有效方法。 转换。 “延迟满足”的核心策略就是转换关注 点。米歇尔说得好:自制力并不是“付诸意志努力 去维持自己的注意直接指向困难,忍耐矛盾与枯 燥,以求得目标的实现”,而是“个体通过各种策 略将其所面对的困难转换成富有乐趣的,令人愉悦 的过程,以达到自我控制,从而轻松地实现目标”。 前述的“延迟者”就是通过唱歌游戏等转换性策略 而实现“延迟满足”的。在想大嚼薯片时就立即开 口朗诵美文,是低层次的转换;而在数学推导中, 从忍受数学之枯燥,变为享受数学之美妙,则是高 级的转换。 隔离。眼不见心不烦。要学会主动切断与诱惑 物的各种联系。如,想玩手机,又得做功课,就可 32 塥 积 2015 4 的研究实验,有许多就是基于“隔离”,并反复证 明了“隔离法”对于培养专注力特别有效。 迁移。“延迟满足”具有迁移性。心理学家曾 让习惯用右手写字的人坚持用左手写字,经过一段 时间的训I练,发现这些人在其他方面的自制力也得 到了提高。故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做“延迟满 足”的训练。如,可先从早起入手,每天早晨一听 到闹铃响就立即起床,决不拖延,然后持之以恒, 养成习惯。曾国藩说得好: “勤学工夫,第一贵在 早起,第二贵在有恒。”接着,再把训练早起中形 成的“延迟满足”能力,逐一迁移到其他方面,就 能步步为营,扩大战果。 誓约。即自己对自己许下诺言。美国物理学家 富兰克林,在青年时代曾下决心: “克服一切坏的 自身倾向、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他给自己制订了 包含13个项目的道德计划,并逐条实行。如,为 了矫正自己爱和别人开无聊玩笑的习惯,他列了 “沉默”一条,要求自己“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 谈,避免不屑的谈话”。晚年,他在自传中表示: 正是因为青if-.时代的这些计划,培养起了自制力, 并让自己受益终生。 调序。许多时候,只要把活动的顺序做个调 整,就能轻松实现“延迟满足”。以玩电子游戏和 写家庭作业两个活动为例:先玩电子游戏后写作业 就是“即时满足”的表现:先写完作业再玩电子游 戏,则是“延迟满足”的表现。仅仅把活动顺序颠 倒一下,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此外,自我警示、树 立榜样、委托监督等也都很有价值。 总之, “延迟满足”太重要了!教育者要把它 看作青少if-的一门必修课程,让孩子学会有效地控 制饮食,不让全身脂肪堆积;控制时间,把精力投 入建设性的事情上;控制欲望,把本能欲求控制在 合理范围;控制环境,远离各种消极的诱惑因素; 控制情绪,不让恶劣心境主导自己……只有这样, 才能将“延迟满足”内化为一种素养,从而既成就 自我,又造福社会。教师和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与 智慧,帮助孩子由弱到强、由点到面、由他律到自  ̄-4t,真正学会-“延迟满足”,进而形成自己行为负 责、替自己命运做主的能力。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