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来源:六九路网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

中历史试卷

一、精挑细选:(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2.(1分)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样评价是因为这些事件使( )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 C.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3.(1分)马克思生于1818 的德国,青少年时代便萌生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为此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闸述此理论的文件是( ) A.《人民宪章》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1分)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6.(1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台儿庄战役

D.抗美援朝

7.(1分)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第 1 页 共 12 页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8.(1分)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 A.受到了德国人民的欢迎 B.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 D.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9.(1分)“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促成以上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举行 D.重庆谈判的成功

10.(1分)1953年,我国农民战争净货币收入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完成

11.(1分)米兰多拉(1463﹣1494)在《论人的高贵的演说》中借上帝之口说道:“亚当……你就像一个拥有主权和自由的设计者,你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塑造你自己。”作者的观点属于( )

A.君权神授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启蒙思想 D.民主科学思想

12.(1分)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南昌起义的发动 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13.(1分)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 A.学习西方的技术

B.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4.(1分)发生在北美的这场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下列关于这场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A.推翻了当地的封建专制统治 B.《人权宣言》颁布并流传于世

第 2 页 共 12 页

C.启蒙思想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D.奴隶制的存废成为焦点

15.(1分)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响起了轰鸣的机械声,冒出了高高的电线杆,逐渐形成了官办的煤铁矿务、纺织工业、电线电报和轮船航运等四类工业企业。这表明洋务运动中( )

A.军用企业深入内陆 B.民用企业逐步发展 C.近代工业种类齐全 D.机器生产由此开始

16.(1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新旧冲突日益加剧,新旧的不同,其要点并不在枪炮工艺或政法制度等,而在于思想。下列人物的思想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胡适

17.(1分)有人将这次会议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8.(1分)有学者在评价世界近代某国革命时指出,美国独立战争尽管在其之前发生,但此后美国建国的历程深深地受到该国革命原则的影响。据此判断该国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19.(1分)原棉是英国棉纺织业的主要原料。1760年,英国进口了11.4万吨的原棉,至1787年,增至100万吨。从1840年开始,英国每天进口原棉数量达到166万吨。英国原棉进口量持续、飞速增长的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代替手工 C.手工工场逐渐兴盛 D.电力代替蒸汽动力

20.(1分)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对“三角贸易”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②“三角贸易”的罪恶还在于把黑人当商品 ③“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 ④“三角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 3 页 共 12 页

二、材料解析题(共2大题,24分)

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清朝军官们很欣赏西洋步兵阵列,“但认为他们的士兵未必会这种阵势”其原因主要源自被总结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中心主义,用戈登的话来说,就是“承认我们(西方)的炮兵是优越的,但却认为他们《中国)的步兵要先进得多”﹣﹣大炮差距来自于“物”,步兵差距则来自于“人”,“天朝子民”怎能认为自己不如洋人? 材料二:几乎是在中国开展“洋务运动”的同时,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当李鸿章得如日本名门子弟甘愿去西方工厂当学徒,以获得“制器之器”时,颇为感动,他建议朝廷在科举制度中对精通技术的应试者另设新科,以培养实用之才。遗憾的是,尽管李鸿章身为晚清第一重臣,但这一涉及体制问题的改革建议却从未被最高统治者认真考虑过。 材料三: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这样评价这一阶段的“自强”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体制问题”通过什么事件开始出现改变?该事件在实用之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

(3)分析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22.(10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

第 4 页 共 12 页

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这一规划取得了哪些成果?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23.(6分)请对比下面两位历史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第 5 页 共 12 页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

(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精挑细选:(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解答】在兴办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的同时,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必先求富而后能强”,运输困难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洋务派兴办了轮船招商局;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招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业,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 故选:C。

2.【解答】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样评价是因为这些事件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故选:A。

3.【解答】据题干“马克思生于1818 的德国,青少年时代便萌生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为此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故选:C。

4.【解答】依据“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故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第二

第 6 页 共 12 页

次鸦片战争。 故选:B。

5.【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被革命派借鉴,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故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故选:C。

6.【解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的战役;抗美援朝是在1950﹣﹣1953年,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 故选:B。

7.【解答】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中共十四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故选:D。

8.【解答】据题干“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带到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 故选:C。

9.【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所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故选:B。

第 7 页 共 12 页

10.【解答】依据题干信息“1953年,我国农民战争净货币收入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结合所学可知是土地改革的影响。1950年6月,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选:D。

11.【解答】分析题干材料“1463﹣1494年”、“你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塑造你自己”可知,这种观点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符合人文主义思想。 故选:B。

12.【解答】A.中共“一大”是参加会议的13个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体现不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B.黄埔军校的创办是国民党创办的用来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体现不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C.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发动的武装起义,体现不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D.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体现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故选:D。

13.【解答】由材料“速立宪法,改良政治”可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了改革政治的思想主张,即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故选:C。

14.【解答】根据题干中的“北美”“英国的殖民统治”可以推知这场战争是指美国独立战争。 A、美国独立战争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北美当地不存在封建统治。故A项错误。 B、《人权宣言》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故B项错误。

C、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将启蒙思想由理论变成了现实。故C项正确。 D、奴隶制的存废成为焦点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故D项错误。

第 8 页 共 12 页

故选:C。

15.【解答】根据材料“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响起了轰鸣的机械声,冒出了高高的电线杆,逐渐形成了官办的煤铁矿务、纺织工业、电线电报和轮船航运等四类工业企业。”,结合洋务运动相关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兴办了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 故选:B。

16.【解答】“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新旧冲突日益加剧,新旧的不同,其要点并不在枪炮工艺或政法制度等,而在于思想”反映的是中国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史实。中国学习思想文化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因此D人物的思想与材料观点一致。 故选:D。

17.【解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故选:C。

18.【解答】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兴起。启蒙思想家倡导理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启蒙运动为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故据“美国独立战争尽管在其之前发生,但此后美国建国的历程深深地受到该国革命原则的影响。”判断,该国是法国。 故选:B。

19.【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1840年开始,英国原棉进口量持续、飞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中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故B项正确。 故选:B。

第 9 页 共 12 页

20.【解答】①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错误。②三角贸易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充满了血腥和罪恶。正确。③三角贸易使非洲失去了大量人口,严重阻碍了非洲的发展。正确。④三角贸易为欧洲聚敛了大量财富,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正确。 故选:D。

二、材料解析题(共2大题,24分)

21.【解答】(1)据材料“认为我们(西方)的炮兵是优越的,但却认为他们《中国)的步兵要先进得多”“当李鸿章得如日本名门子弟甘愿去西方工厂当学徒,以获得‘制器之器’时,颇为感动,他建议朝廷在科举制度中对精通技术的应试者另设新科,以培养实用之才。遗憾的是,尽管李鸿章身为晚清第一重臣,但这一涉及体制问题的改革建议却从未被最高统治者认真考虑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全面了解世界形势,只学习技术,不改变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提到的体制问题通过戊戌变法开始出现改变;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的猛烈抨击,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戊戌变法中,在实用之才培养方面的举措是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3)据材料“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创办了近代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工业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故答案为:

(1)没有全面了解世界形势,只学习技术,不改变制度。 (2)戊戌变法。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3)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创办了近代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2.【解答】(1)据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可知,材料一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有计划地

第 10 页 共 12 页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依据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分析可知,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3)据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可知,材料四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产生的原因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故答案为:

(1)“最高利益”: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产建成投产(鞍钢)、沈阳第一机床厂、长春一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青藏、川藏、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东北工业基地建成;形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2)存在的主要问题: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3)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工作重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

23.【解答】本题是一个小论文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论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对比题干两位历史人物,我们拟的题目可以是:欧洲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论述: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17世纪的一场欧洲

第 11 页 共 12 页

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他激烈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行径,指出教皇的势力是建立在“成见和无知”基础上的。他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针对天主教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提出“打倒卑鄙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的战斗口号。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欧洲近代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故答案为:

题目: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论述: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17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代表,启蒙运动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