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剧的主要技巧

来源:六九路网


心理剧的主要技巧

Blatner曾列举十二个使用频率最高的技巧:角色互换(Role reversal)、替身(doubling)、中断行动 (cutting the action)、重演( replay)、旁白(asides)、雕塑(action sociometry (or “sculpting”))、镜观( mirror)、空椅子( empty chair)、多重角色的我( multiple parts of self)、独白( soliloquy )、角色训练( role training)、超现实场景( surplus reality scenes)。但是,由于Dr. Moreno强调原创性与自发性,其实导演可以随时随著剧情的需要创造适当的技巧。事实上,心理剧发展迄今,已和其它的心理治疗技巧相辅相成,发展出为数可观的技巧了(Blatner, 2000; Moreno, Blomkvist & Rutzel, 2000; Dayton, 1994)。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仅介绍四种常用的技巧。

1. 角色交换 (Role reversal):这应是心理剧最基本的技巧了。大概每次的心理剧都会用到。尤其是一开始主角在选辅角与替身时,主角必须示范其辅角与替身之说话与举动的特点,好让成员立刻进入所要饰演的角色。此外,导演时常采用此技术以让主角体悟辅角的心理过程,亦是导引主角以他人的观点阐释问题。

2. 镜观技巧 (Mirroring):在某些情境中,主角可能一直很困惑、情绪挣扎、无法自拔、或是一再陷入类似的状况,此时,导演可以将主角带出场景,使他跳脱原来的境况、而让替身与辅角重复这些情境,如此可让主角有机会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看整个心灵挣扎的过程、或紊乱的情境,以激发主角重新诠释这个情境,进而产生新的领悟。这就是“镜观技巧”。

3. 雕塑技巧 (Sculpture):这是从社会计量技巧中发展出来的。通常,这技巧是让主角将他与家庭中成员之关系以雕塑的方法表现出来。例如,某成员可能将他放在父母之间,

然后将其它成员排在他的后面、或背向父母等,而这些成员彼此之间的距离皆不同,或许他大哥与家人之间的距离最远,每个成员的姿势亦由主角摆布,一切完成后,即可让主角陈述整个雕塑的意义,以及对每位成员的感受、甚或与成员对话,由此即可演出一出心理剧。

4. 空椅子技巧 (Empty chair):有时可以利用一张空椅子放在舞台中间,让每位成员将其空椅子想象为一位他想诉说的对象,而展开对话,如此空椅子即是一个辅角。例如,治疗师希望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上来对他生命中的某个人说几句感恩的话时,这空椅子即可代表每位成员心中的那位人士权美网(www.allmei.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