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蛟川街道大运路东侧拆迁安置地
块项目(银凤晓月四期)
编制单位:浙江二建银凤晓月四期项目部编 制:审 核:批准单位: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审 核:批 准:编制时间:
施 工 升 降 机 应 急 预 案
2013 年 4月 25日
一、预案编制的原则与目的
为更好的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有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本预案所指事故,是专指生产安全事故,即在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使用、拆卸作业过程中,由于违章、一时疏忽,或其它原因,突然引发的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伤害,或现场设备、设施损毁等意外事件。为了在事故发生时,能科学有序、积极、有效展开应急行动,以确保将事故及其损失降至尽可能的低,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此应急预案。
二、工程规模与起重机械布置情况
本工程为镇海蛟川街道大运路东侧拆迁安置地块项目(银凤晓月四期)规划总用地面积264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754.09平方米,其中地上计容面积46635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9795平方米,另计自行车库面积3738平方米;总建筑基底面积6660平方米;建筑密度25%,容积率1.75,绿地率30%;总安置户数为437户,总停车位311辆,其中地上42辆,地下269辆。地块内设9幢11层高层板式住宅,沿地块大运路设置沿街商业网点、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经营用房、配套设施等用房。本工程4#、6#楼±0.000处相当于85高程3.700,其余高层、商铺、地下室±0.000相当于高程3.300。
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建筑面积(㎡) 4025.45 7250 6061.49 4698.5 4613.19 3142.47 5839.66 7301 4902.95 9534.4 层数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 层高(m) 总高(m) 2.95 2.95 2.95 2.95 2.95 2.95 2.95 2.95 2.95 3.8 37.00 37.00 37.00 36.60 37.00 36.60 37.00 37.00 37.00 总长×总宽 32700×13360 50940×14960 48400×13360 38250×13260 38700×13040 26140×13160 48400×13360 50940×14960 34040×14960 157230×61200 建筑结构形式 框剪 框剪 框剪 框剪 框剪 框剪 框剪 框剪 框剪 框剪 地下室
本工程井架采用杭州天源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SSED100 曳引式货用施工升降机,搭设高度约为43米,每幢楼搭设一台,2013年3月份进场,约在2013年11月拆除退场。
三、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总要求
沉着应对、忙而不乱、措施果断、行动迅速、讲究科学、注重实效。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
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姓 名 韩军强 冯洪 夏佳棋 王喜华 朱海木 2、职责 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详细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后根据事故性质迅速向分公司、集团公司等上级部门上报,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作出安排; 5)在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副组长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立即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各小组职责:
(1)抢险组:担负抢救、排险的人员由经验丰富的现场班组长直接兼任。
职 务 项目经理 施工负责人 施工员 机修班组长 安全员 组内分工 组长 副组长 抢险组 抢修组 治安保卫组
工作中,必须针对事故的不同情况和性质,迅速采取有效的对策,沉着过多指挥现场抢救排险人员排除险情、救出伤员,稳定伤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在抢救、排险过程中,严禁违章指挥或冒险作业,避免出现新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2)抢修组:落实应急组织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并组织实施;接到应急抢修指令后,立即组织将应急抢修所需的抢修工机具运至抢修地点,进行抢修;定期检查工机具、照明设施和安全用具,确保抢修时能使用,保证符合工机具使用规定;坚守工作岗位,随时保证抢修工作能够迅速开展。
(3)治安保卫组:事故现场时提供有关物证的主要场所,是调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必须采取一切必要和可能的措施严加保护,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在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控制维护好的现场的秩序、疏导直流现场的闲杂及无关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一切与事故有关的物证不得人为破坏。若为抢救伤员,疏导交通排除险情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标记、拍照和详细记录。清理事故现场,必须在调查组确认无可取证,并充分记录,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准进行。
(4)后勤组:保障机构内各小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保证现场事故的应急处理通讯电话畅通,快速拨打医疗单位急救电话,正确上报事故发生情况,使应急救援工作能快速有序地开展。
五、应急救援的保障措施
1、现场班组长、项目经理、生产骨干,均配备可随时通话的手机,公司各主要部门的部门经理、责任人员、公司总经理均保持每天24小时开机,以确保紧急情况时,通讯联络的畅通。
2、加强公司车辆的保养和管理,以确保紧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3、财务工作中,必须随时留有足够的备用资金,以确保紧急救援活动展开后对资金的要求。
4、针对现场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在条件具备时,进行必要的应急救援的能力及技能。
5、现场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及一般急救药品(如急救包、消毒纱布、消毒棉、消毒用碘酒、红贡、胶布、创可贴等)。 6、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质。
应急物资主要有:
a.氧气瓶、乙炔瓶、气割、汽车一台、麻绳、灭火器、对讲机等设备一套 b.急救箱1个
7、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培训教育工作,并按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实效性。
六、应急响应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发生无法预料的紧急且需要抢救处理的危险事故,应立即部署抢救,并迅速向分公司、集团公司等逐级上报。由项目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由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质等实施紧急救援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可由项目部自行直接处理;如果事故较大,则由项目部向分公司请示,请求启动分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1)值班制度:项目部实行昼夜值班制度,项目部值班时间如下:
7:00--20:00;20:00—7:00 (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主管指挥在三分钟内电话通报值班人员,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址、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者警力支持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要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
(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至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在最短的时间内讨论后,立即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理的指令,并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
(4)遇到紧急情况,各施工人员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者副组长的指挥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七、应急救援实施
(1)紧急情况通知
如遇意外人货电梯、井架安全事故时,在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应立即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进行险情汇报。组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集副组长及抢修抢险组及其他组成员携带各自抢险工具赶赴现场。
(2)指挥和控制
抢救组到达事故发生地,在副组长指挥下分头工作: 1)首先抢险组和组长一起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人员伤亡情况,并即时实施救援;
2)治安保卫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
3)现场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电气路线电源。如果在夜间,接通所有必要的照明设施。
4)抢险组在排除继续倒塌和触电危险的情况下,立即抢救伤员;边联系救护车,边及时进行止血包扎,用担架将较重伤员抬上救护车送至医院;
5)对倾覆、变形的人货梯和井架拆卸、修复工作应请示上级有关安全监督
管理部门,并及时通知人货梯厂家入场进行专业性指导工作;
6)安全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由组长召集各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及制定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整改措施;
7)对应急预案进行有效性的评审、修订。 (3)通讯
项目部人员必须有110、119、120、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现场抢险指挥和安全员等相关的联系方式。
(4)警戒与治安
治安保卫小组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并实施交通管理制度,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5)人员疏散与安置 现场人员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以减少人员伤亡。
八、现场恢复
充分认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必须将安全隐患彻底排除,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九、应急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公司和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进行一次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完善和改进,以保证正确的指导现场施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