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线路病害检测方法的探究

来源:六九路网
线路病害检测方法的探究

摘要:铁路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承担着巨大客、货运输任务,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命脉,铁路运输事业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线路病害是制约铁路事业发展主要原因,由于铁路钢轨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到自然环境与机车车辆动力双重影响,容易产生各种线路病害。探究线路病害的检测方法对于病害预防整治,有着积极地作用和意义。本文以津山线、京哈线部分区段线路为例,对线路病害的动静态结合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线路病害,检测,动静态结合 一、病害检测方法

津山线部分地段处于山地,存在较多曲线地段,且有的曲线半径很小,易对钢轨造成严重磨耗。津山线东段处于丘陵地区,山体风化剥落或土质边坡结构松散,粘聚力差,稳定性不高,遇降雨易分散变形或坍塌,掩埋路旁排水沟,造成水漫道床,危及行车安全。

京哈线地段处于滩涂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松软,地基不稳,路基填筑密度不够和强度不足,在水、荷载、自重及振动长期作用下发生局部或较大面积的竖向变形,造成陷槽使线路不平顺,轨道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线路病害。

津山线,京哈线多为无缝线路地段,易受自然界气温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在钢轨内部产生巨大的温度应力产生爬行病害,加之行车密度多大,货客运任务增加,且货车速度由70km/h提高到80km/h,载重由60吨增加为70吨,重载列车对钢轨冲击碾压等因素给钢轨带来各种病害,影响列车地安全行驶。

根据津山、京哈线实际情况,其线路病害检测分析工作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静态检查主要指现场病害查找分析,二是动态检测。

二、静态检查

现场病害查找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项病害而进行的工作量调查和作业方案设计。包括:⑴常规的几何类问题分析:常规的几何类问题分析主要是对轨距、水平、高低、方向、三角坑、正矢等病害的检查分析,这里面包含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⑵结构类问题分析: 结构类问题分析主要是对各类的开口尺寸、曲尖轨弯折点矢度、焊缝平顺度、各种降低值问题的检查分析。⑶轮轨关系的检查分析:主要是对钢轨的轨面光带突变,轨面的各种非对称式的轨面鱼鳞伤,光带变化周期性变化等问题进行检查分析。⑷车辆共振问题的检查分析:主要是连续的微小峰值病害,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发生问题的特定速度区段,然后根据幅频特性,计算敏感波长,对此类波长的病害进行检查分析。

三、动态检测

线路动态检测方式分为三种:机车车载检测;便携式添乘仪检测;动、轨检车检测。这三者之间相符相承,机车车载与便携式是对线路平顺性整体状况的检查,水加与垂加检测数据是线路综合病害的反映,而动、轨检车的检测能够将线路上每一点的几何尺寸都能充分反映出来,机车车载、便携式添乘仪检测出的病害能够在动轨检车图上找到具体详实的病害地点和峰值。

室内线路设备质量分析预测评估,主要是利用轨(动)检车、车载仪、便携仪、人工添乘等动态信息和轨检仪、线路检查数据等静态检查数据等为主要参照数据的分析模式。主要是查找短板设备、高发病害项目等问题,同时也要根据数据发展的规律预测车载三级及重复问题。以轨检车TQI为均值管理主要参数,其余单项病害为辅助参数进行计算。轨道检查车的检查,是线路动态质量检查的主要手段。

1.车载问题分析:对本月车载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影响车载检测成绩的主要问题,要从车载病害分布、作业方法,质量控制,新增病害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找出症结所在。

2.便携仪数据分析:便携仪数据分析主要是分析当月添乘情况,添乘检测三级的发生数量及分布,三级病害的重复发生情况,及重复原因分析。便携式添乘仪对现场病害的整治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现场的作业质量起着检查监督的

作用。但在整治便携式添乘仪检测出的峰值病害时,首先应先分析最近一次的动态检测图纸,查找产生病害的具体原因,再到现场进行病害的核实,而不是根据便携式添乘仪检测出的里程到现场去“找”病害,这样既浪费工时又不能找到病害的准确位置,在整治过程中,又可能干出新的病害。利用动态检测图纸对现场病害进行整治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对病害情况进行准确定位,避免了整治的盲目性,提高了整治效果。

3.轨检车数据分析:

(1)图纸分析:以轨检车检查图形为主要检查依据,以日常的各项动态检测数据为参考,构筑设备质量健康管理体系,每月对轨检车图纸进行综合分析,利用轨检车图纸的历史图形对比功能,对当月的线路设备进行全面对比分析。

动检车查看工具IAE-版面自上而下依次为左高低、左轨向、右高低、右轨向、超高、曲率、轨距、三角坑、垂加、水加、速度、地面标志,共计12项内容。在实际检测中,图纸上病害里程与现场里程可能存在一定差值,找准病害现场实际里程是消灭设备病害的关键。曲线地段应根据设备台帐曲线头尾位置里程与图纸上曲线头尾位置里程比较,(当曲线在直线上顺坡时,以缓圆点为参照点),两者之间的距离差便是现场病害里程与图纸病害里程的距离差;道岔部分的病害可按图纸上道岔第一、第二拉杆的里程与道岔不同部位的距离确定道岔病害的具体现场里程;直线地段病害现场实际里程可就近选择曲线头尾、道岔拉杆及桥梁护轨梭头的里程,依次推算,来确定直线地段病害的现场实际里程。如现场设有长、短链时还应考虑长、短链的影响。

(2)单项病害检测分析

单项病害检测项目包括高低,水平,三角坑,方向,轨距不平顺等。高低:是指在沿延长方向上轨面顶端垂直面上存在的凹凸不平。轨向(方向):沿延长方向上钢轨内侧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凹凸不平。轨距:两股钢轨轨头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标准轨轨距值为1435mm。三角坑(扭曲):在规定距离范围内,左右两轨顶面交替出现的水平差,即在短距离内连续出现左高右低连接右高左低的扭曲现象。

(3)TQI对标分析

TQI是指区段轨道质量状态采用轨道质量指数来评定,我国的轨道质量指数采用计算单元轨道区段各项轨道几何参数的标准差,并计算七项几何参数标准差之和作为评价轨道区段质量状态的指标。单元轨道区段定为200m,七项轨道几何参数包括轨道高低(左右)、轨向(左右)、轨距、水平和三角坑。TQI是用标准差计算出来的,离散程度、偏离均值程度,符合正态分布,TQI对标分析就是按照路局制定的TQI考核标准,按平均成绩,对每个车间、每个工区进行定标,每月对所有线路车间、线路工区进行TQI检测成绩的对标分析。

四、结论

津山线,京哈线多为无缝线路地段,易受自然界气温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对线路病害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应该提起重视,加强病害的预防与整治,防治结合,加强病害的动静态结合检测,同时加强重点设备的盯控与整修,对于病害多发频发地段重点观测重点维护,提高病害检测周期及时找出病害成因解决客观因素,降低病害发生率。还要突出关键,维护季节性安全,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抓好防洪、防胀、防断等工作,充分利用已有的高新设备及先进算法,不断开拓发展,以科学养路的方式解决线路中存在的病害问题。

参考文献

[1]许雯.利用轨道质量指数TQI值合理安排线路养护维修周期的方法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5.

[2]冯治武.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探讨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08) :230-2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