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甘肃省旅游文化圈的构建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甘肃省旅游文化圈的构建 ■ 安世民副教授吴奇(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兰州i 730050) ▲ 本文是甘肃省科学技术厅课题《甘肃省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编号:4RS064一B65—08)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的协作区域,是一定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 内容摘要:近年来旅游业竞争日益激 要素问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 烈,已从景区、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为 空间组织形式。也可以说,旅游圈就是对 旅游圆之间的竞争。国内研究学者大 都关注旅游圈的构建及对策研究,却 现有的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圈一旦形成, 忽略了文化圈这一重要范畴。本文将 将有利于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和旅游资源 旅游圈和文化圈相结合 根据甘肃省 的优势互补,同时在景区宣传、旅游产品 旅游业的现状,尝试性地提出通过构 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建甘肃旅游文化圈来提升甘肃旅游竞 (二)文化图 争力的设想,并对提出如何构建甘肃 文化圈,或称文化地域,是指具有类 省旅游文化圈的建议,以期为加快甘 似特征的文化和人所占据的地表空间,是 肃省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文化圈是由于 关键词:甘肃旅游文化圈 构建 文化从文化源地发展开来,向各方面扩散, 在 进势入程日2加益1快彰世显,纪经,的文济今化、天文资,化源经济一在全体整球化个化趋旅 最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特征分布区域。 (三)旅游文化囤 “旅游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 游经济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作用也越 罗伯特・麦金托和夏希肯特・格波特合著 来越重要。甘肃是一个旅游文化资源异常 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 丰富的省份,但是多年来由于各城市旅游 书中,而我国最早使用“旅游文化”这个 发展的定位不明确,旅游开发往往局限在 概念是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 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而缺乏区域协作,导致 书・人文地理卷》中。由于国内对“旅游 区域旅游发展的连动机制薄弱。目前,虽 文化圈”的研究还极少,所以目前还没有 然绝大部分旅游文化资源已得到开发利 对“旅游文化圈”有明确的定义。本文在 用,但还有一些资源因为经济、政府规划 总结国内 ̄t-#g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 等因素而未受重视,没有开发成规模化、 旅游文化圈就是为了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系统化的旅游文化产品。本文认为:构建 以市场为导向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配置, 甘肃省旅游文化圈是解决甘肃省旅游开发 将各种旅游文化要素相互联系,发挥整合 总体规划滞后、旅游资源无法共享和互补 作用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 等问题,实现旅游区域联动的有效途径。 构建甘肃省旅游文化圈的意义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甘肃 (一)旅游圈 旅游竞争力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旅游圈是指 甘肃地貌形态多样,自然风光独特。 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 境内文物古迹星罗密布、民族众多、风景 旅游资源为核心组成的具有一定地理范围 各异,既有以丝绸文化、远古始祖文化、 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人文资源特色,又有以 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阁等历史文物 为代表的文物古迹。但是,甘肃旅游业总 体开发规划滞后、开发程度低、基础配套 不完善、市场促销力度小,导致甘肃旅游 业竞争力偏低,即使在西北五省中也处于 中游,所以要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依 托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在平等 互利的原则下,共同开发和保护旅游资 源,开展跨地区资源重组,形成新的更富 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更富有效益的旅游 线路。同时各地协作联合进行市场调研, 深入了解旅游市场需求特征,有针对性、 有重点地开发旅游资源,合作建立适应于 多元化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 (二)实现甘肃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中的“朝阳产 业”,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是近2O 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它在增加地方收 入、积累建设资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扩大就业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但是,甘 肃省部分旅游资源由于盲目开发,许多珍 贵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遭受严重的人 为破坏,还有部分旅游资源低水平开发抑 或藏在深山无人识。只有加强区域旅游合 作开发共享旅游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 境,通过合理分散客流,减轻超载景区压 力,才能实现甘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甘肃旅游文化圈的构建,是提升甘 肃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促进甘肃旅游经济 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有利于甘肃旅游文化产品的整 体开发和创新 旅游文化产品是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核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10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心因素之一,只有融入文化特色的旅游产 品,才是成功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文 化属性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既是一 论”,是指文化的发展是由点扩展到面然 后形成圈的一个过程。人们吃某种食品、 史以及地理特征,在参照《基于旅游域模 型的甘肃旅游分析》一文中应用旅游域理 信仰某个神灵,都是从某一个地方开始传 播,逐渐扩展到周围的地区,在许多年的 传承之后会形成一种文化并在特定的地区 长久保留,这就形成了“文化圈”。亦即 论对甘肃旅游域的划分,并充分考虑文化 圈这一关键范畴的情况下,我们将甘肃旅 游文化圈分为:敦煌旅游文化圈、丝绸之 路旅游文化圈、回藏风情旅游文化圈、远 个经济、技术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发掘的 过程。通过构建旅游文化圈,可以在各地 现有旅游文化产品的基础上,精选若干具 有代表性的产品,加以整体包装设计,形 文化的传播大都是从一点不断向周围传 播,逐渐扩展到一定地域的过程,这就是 古始祖文化旅游文化圈、黄河旅游文化圈 以及崆峒旅游文化圈这六个子旅游文化圈。 成甘肃旅游精品,增加消费时间。甘肃的 旅游产品既要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同时还 必须以现代文化理念扬弃传统,寻求文化 的发展和创新。以文化的创新来实现旅游 产品的创新,以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推动经 济效益的提高。 (四)通过区域旅游合作提升甘肃旅 游整体文化形象 甘肃旅游整体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 核心和支点。文化是旅游形象构成的核 心要素,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广泛的 物质与精神基础。因此,应充分利用文化 的功能,将甘肃繁星似的散布景点进行 合理配置,以文化整合或文化标识来显 示旅游形象,使其更加鲜明。区域旅游合 作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和 区域一体化使得每个区域已经不再是一 个独立的单元,而是以一种共生共存的 关系存在。现在世界各国都从各自的经 济利益出发,利用区域地缘优势实现区 域内优势互补,相互依存与共同繁荣。甘 肃旅游文化圈正是这种区域旅游经济合 作的产物和升华。 构建甘肃省旅游文化圈的思考 (一)构建甘肃省旅游文化圈的理论 基础 甘肃旅游文化圈的提出既是甘肃旅游 业多年发展实践总结的产物,又是运用旅 游发展理论对甘肃旅游发展战略深入研究 的结果。旅游文化圈构建的理论基础主要 是区域旅游理论和文化圈理论。区域旅游 理论是利用系统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原理, 把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与区域旅游业相关 的各项要素如旅游景点、旅游服务设施联 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使不同特色和不 同类型旅游地域相互联合与协作,形成独 具特色的区域旅游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实现各个体单元在孤立状态难 以实现的最佳功能,增强组成网络的各地 域单元的对外旅游吸引力。而“文化圈理 106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08年6期 所谓的“文化圈”。 (二)构建甘肃省旅游文化圈的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组建甘肃旅游文化 圈管理机构,在子旅游文化圈之间建立制 度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各子旅游文化圈所在地的政府应将旅 游工作的重点放在营造环境和制度建设等 方面,推动合作机制的创新,积极引入竞 争机制创造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进 步消除生产要素和人才流动的市场障碍, 完善市场机制;加快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步 伐;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拓展区域旅游的 发展空间,注意增长和发展并重,以实现 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2实施旅游集团化战略,加强旅游企 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国内外旅游客源 市场,加快旅游信息宣传平台的建设。 甘肃省旅游企业规模小,分散经营。 在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过程中缺乏比较优 势和竞争优势,因此,必须培育具有区域 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组建跨区域、跨行业、 跨所有制的旅游集团,企业集团是现代企 业高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母子公司 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 多种方式,由众多的企事业法人共同组成 的经济联合体。目前,甘肃省内以旅游文 化为主题的旅游企业集团还刚起步。而旅 游企业集团化、大型化是国内外旅游企业 发展和区域旅游合作的需要。在这种形势 下,甘肃旅游业集团化战略势在必行。 3对甘肃旅游文化进行准确地定位和宣 传,整体塑造甘肃旅游文化圈。甘肃的旅游 整体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和支点。文 化是旅游形象构成的核心要素,并为旅游 业发展提供最广泛的物质与精神基础。因 此,应充分利用文化的功能,将甘肃繁星似 的散布景点进行合理配置,以文化整合或 文化标识来显示旅游形象,使其更加鲜明。 (三)甘肃省旅游文化囤的构建设想 根据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特点、人文历 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敦煌旅游文化圈,以敦煌为旅游中 心城市,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有敦 煌莫高窟、敦煌魔鬼城、洲古城、鸣沙山、 月牙泉等。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圈,以嘉峪 关、酒泉、张掖、武威、金昌为旅游中心 城市,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有嘉峪 关、安西榆林窟等。回藏风情旅游文化 圈,以临夏、合作为旅游中心城市,主要 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有炳灵寺石窟、夏 河拉卜楞寺等。远古始祖文化旅游文化 圈,以天水、陇南为旅游中心城市。黄河 旅游文化圈,以兰州、白银、定西为旅游 中心城市,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有 黄河、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等。崆峒旅游文 化圈,以平凉、庆阳为旅游中心城市,主 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有崆峒山、北石 窟寺、西王母祭地等。这六个子旅游文化 圈的构建必将有力地推进甘肃旅游资源 优势的发挥,从而为甘肃旅游业的快速 发展注入新的、强大的活力。 总之,我国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求新、求异、求刺激、发觉新 的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不断凸现。根据世界 旅游组织的预测,21世纪最具有吸引力的 旅游产品之一就是文化旅游。因此,甘肃各 级政府要加强主导力度,在构建甘肃旅游 文化圈的宏观环境下,全方位挖掘甘肃旅 游文化资源的内涵,净化旅游文化环境,创 建中外闻名的旅游景区,创新旅游商品,树 立甘肃旅游新形象,将甘肃的旅游文化资 源优势用够用足,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后发 优势,实现旅游业的赶超式发展,使旅游业 真正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1.张振国,贾 飞.长江三角测地 区旅游圈的构建U】.人文地理,20o5(2) 2.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f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