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来源:六九路网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43—2002

说明

080601 主控项⽬

1、设备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

安装位置、标⾼、管⼝⽅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地脚螺栓垫铁位置正确、接触紧密,螺栓拧紧,有防松措施。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对照图纸核对设备型号、规格。2、设备的硷基础必须进⾏质量交接验收,合格后⽅可安装。

3、表冷器外表清洁完整,空⽓与制冷剂呈逆向流动,堵严外壳四周缝隙,冷凝⽔排放畅通。观察检查。

4、燃油系统设备与管道等位置和连接⽅法应符合设计与消防要求。燃⽓系统设

备安装应符合设计和消防要求。调压装置、过滤器安装和调节应符合设备技术⽂件规定,且应可靠接地。按图纸核对、观察、查阅接地测试记录。

5、制冷设备严密性试验和试运⾏的技术数据,均应符合规定。对组装式制冷机

组和现场充注制冷剂机组,必须进⾏吹污、⽓密性试验、真空试验和充注制冷剂检漏试验。观察检查和检查试运⾏记录。6、制冷系统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型号、材质及⼯作压⼒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法兰、螺纹等处的密封材料应与管内的介质性能相适应;制冷剂液体管不得向上装成“Ω”形。⽓体管道不得向下装成“U”形;液体⽀管必须从⼲管底部或侧⾯接出;⽓体⽀管必须从⼲管顶部或侧⾯接出;有两根以上的⽀管从⼲管引出时,连接部位应错开,间距不应⼩于2倍,⽀管直径,且≥200mm。

制冷机与附属设备之间制冷剂管道坡度与坡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规定时,应按表8.2.5规定检查。制冷系统投⼊运⾏前,应对安全阀进⾏调试校核,其开启和回座压⼒应符合设备技术⽂件要求。核查合格证明⽂件、观察、⽔平仪测量、查阅调校记录。

7、燃油管道系统必须设置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法兰应有导体跨接,且接合良好。观察检查,检查试验记录。

8、燃⽓系统管道与机组连接不得使⽤⾮⾦属软管。燃⽓管道吹扫和压⼒试验应

为压缩空⽓或氮⽓,严禁⽤⽔。当燃⽓供⽓管道压⼒⼤于0.005Mpa时,超声彼探伤不低于Ⅱ级为合格。观察检查,检查探伤报告和试验记录。

9、氨制冷剂系统管道、附件、阀门及填料不得采⽤铜或铜合⾦材料(磷青铜除

外),管内不得镀锌。氨系统管道焊缝应进⾏射线照相检验,不低于Ⅲ级为合格。超声波检验不低于Ⅱ级为合格。观察检查、检查探伤报告和试验记录。

10、输送⼄⼆醇溶液的管道系统,不得使⽤内铰锌管道及配件。观察检查、检查安装记录。

11、制冷管道系统应进⾏强度、⽓密性试验及真空试验,且必须合格。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般项⽬

1、整体制冷机组,其机⾝纵横向⽔平度及附属设备⽔平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1/1000。制冷设备或附属设备,隔振器安装位置应正确;各隔振器的压缩量,均匀⼀致,偏差≤2mm;设置弹簧隔振的制冷机组,应设有防⽌机组运⾏时⽔平位移的定位装置。在机座或指定的基准⾯上⽤⽔平仪、⽔准仪等检测。尺量与观察检查。

2、机组单元多台并联组合时,接⼝应牢固,且严密不漏。外表应平整、完好,⽆明显的扭曲。尺量、观察检查。

3、油泵和载冷剂泵纵、横向⽔平度允许偏差为1/1000,轴芯轴向倾斜允许偏

差为0.2/1000,径向位移为0.05mm。在机座或指定的基准⾯上,⽤⽔平仪、⽔准仪等检测,尺量和观察检查。4、管道、管件⽀吊架型式、位置、间距及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排⽓管道应设

单独⽀架;管径≤20mm的铜管道,在阀门处应设置⽀架;管道上下平⾏敷设时,吸⽓管在下⽅;管道弯管弯曲半径≥3.5D,最⼤外径与最⼩外径之差

0.08D;管⼝翻边应保持同⼼,不得有开裂及皱褶。

5、焊接连接铜管,插管深度按表8.3.4规定检查;管道穿超墙体楼板按第9章关规定执⾏。

6、阀门安装位置、⽅向和⾼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阀门⼿柄不应朝下,且应朝向

低于操作位置。电磁阀、调节阀、热⼒膨胀阀、升降⽌回阀等的阀头应朝上,热⼒膨胀阀位置应⾼于感温包,且应绑扎紧密。安全阀应垂直安装且便于检修。

7、阀门安装应进⾏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规定见第8.3.5—1条。检查试验记录。

8、制冷系统应采⽤压⼒为0.6Mpa⼲燥压缩空⽓或氮⽓进⾏吹扫排污。检查吹扫记录和观察检查。

通风与空调⼯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43—2002080100□□080200□□080300□□080400□□080500□□080600□□

说明080100080200080300080400080500

080600080700主控项⽬

1、通风机、空调机组中的风机,叶轮旋转⽅向正确、运转平稳、元异常振动与声响,功率符合规定。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80℃。

2、⽔泵叶轮旋转⽅向正确,元异常振动和声响,紧固连接部位元松动,功率值

符合规定。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3、冷却塔本体应稳固、元异常振动,噪声符合规定,风机试运转按本条第1款的规定执⾏。试运⾏不少于2h,应⽆异常情况。

4、制冷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试运转,应符合有关规定、正常运转不少于8h。5、电控防⽕、防排烟风阀(⽇)的⼿动、电动操作应灵活、可靠,信号输出正确。

6、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偏差不应⼤于10%。

7、空调冷热⽔、冷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偏差不应⼤于10%。

8、舒适空调的温度、相对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恒温、恒湿房间室内空⽓温度、相对湿度及波动范围应符合设计规定。观察、查阅调试记录。

9、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与调试的结果(风量及正压),必须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

10、净化空调系统调试按第11.2.5条执⾏。

⼀般项⽬:各⼦项均观察检查,检查试逐⾏记录或测量调试记录。

1、风机、空调机组、风冷热泵等设备运⾏时,噪声不宜超过产品性能说明书的规定值;风机盘管机组的三速、温控开关的动作应正确,并与机组运⾏状态⼀⼀对应。2、⽔泵运⾏时不应有异常振动和声响,壳体密封处不得渗漏,紧固连接部位不

应松动,轴封温升应正常;⽆特殊要求时,普通填料泄漏量不应⼤于60mL/h,机械密封的不应⼤于5mL/h。3、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各风⼝或吸风罩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于15%。

4、系统联动试运转中,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协调、正确,⽆异常现象;湿式除尘器的供⽔与排⽔系统运⾏应正常。

5、⽔系统应冲洗⼲净、不含杂物,排除管道系统中空⽓;系统连续运⾏应正常、

平稳;⽔泵压⼒和⽔泵电机电流不应出现⼤幅波动。系统平衡调整后,各空调机组的⽔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多台冷却塔并联运⾏时,各塔进、出⽔量应均匀⼀致。

6、各种⾃动计量检测元件和执⾏机构的⼯作应正常,满⾜建筑设备⾃动化(BA、FA等)系统对测定参数进⾏检测和控制的要求;

空调室内噪声应符合设计要求;有压差要求的房间、厅堂与其它相邻房间之间的压差,舒适性空调正压为0~25Pa;⼯艺性的

空调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有环境噪声要求的场所,制冷、空调机组应按现⾏国家标准规定进⾏测定。洁净室内噪声应符合设计规定。

7、通风与空调的控制和监测设备,应能与系统检测元件和执⾏机构正常沟通,系统状态参数应能正确显⽰,设备联锁、⾃动调节、⾃动保护应能正确动作。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通风系统)GB50243—2002(Ⅰ)

说明(Ⅰ)

080304 主控项⽬

1、除尘器型号、规格、迸出⼝⽅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现场组装的除尘器

壳体应做漏风量检测,在设计⼯作压⼒下允许漏风率为5%,其中离⼼式除尘器为3%,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的壳体及辅助设备接地应可靠。

1~2项对照图纸检查并检查测试记录和观察检查。

2、静电空⽓过滤器⾦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检查材料,观察检查或进⾏电阻测定。

3、电加热器与钢构架间的绝热层必须为不燃材料;接线柱外露的应加设安

全防护罩;电加热器的⾦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连接电加热器的风管的法兰垫⽚,应采⽤耐热不燃材料。核对材料、观察检查或进⾏电阻测定。

4、过滤吸收器安装⽅向必须正确,并应设独⽴⽀架,与室外连接管段不得泄露。观察检查或进⾏检测。⼀般项⽬

1、除尘器活动或转动部件动作应灵活、可靠,并应符合设计要求。排灰阀、卸料阀、排泥阀安装应严密,并便于操作与维护修理。观察尺量检查及检查施⼯记录。2、除尘设备安装允许偏差⽤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3、(1)静电除尘器振打锤装置固定应可靠;振打锤转动应灵活。锤头⽅向应正

确;振打锤头与振打砧之间应保持良好的线接触状态,接触长度应⼤于锤头厚度的0.7倍。观察尺量检查及检查施⼯记录。(2)允许偏差

4、布袋除尘器外壳应严密、不漏,接⼝牢固。分室反吹袋式除尘器滤袋必须平

直,拉紧⼒为25~35N/m。机械回转袋袋式除尘器旋臂转动灵活可靠,净⽓室上部顶盖应密封不漏⽓,旋转应灵活,⽆卡阻现象。脉冲袋式除尘器喷吹孔应对准⽂⽒管中⼼,同⼼度允许偏差2mm。观察尺量检查及检查施⼯记录。5、消声器安装前应⼲净,安装位置、⽅向应正确,与风道连接应严密、不受潮。

同类型的不宜直接串联。组合式消声器组件排列、⽅向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固定应牢固。消声器、消声弯管均应设独⽴⽀、

吊架。⼿扳和观察检查,核对安装记录。

6、空⽓过滤器安装平整、牢固,⽅向正确。过滤器与框架、框架与围护结构之

间应严密⽆穿透缝;框架式或粗效、中效袋式空⽓过滤器四周与框架应均匀压紧,⽆可见缝隙,并应便于拆卸和更换滤料;卷绕式过滤器框架应平整、展开的滤料、应松紧适度、上下筒体应平⾏。观察检查。7、蒸汽加湿器安装应设独⽴⽀架,固定牢固,接管尺⼨正确,⽆渗漏,观察检查。

8、空⽓风幕机安装位置⽅向应正确、牢固可靠,纵向垂直度与横向⽔平度偏差均不应⼤于2/1000。观察检查。

9、应设单独⽀、吊架、与风管连接前管做动作试验。观察检查,查阅试验记录。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空调系统)GB50243—2002(Ⅱ)

说明(Ⅱ)

080405 主控项⽬

1、空调机组型号、规格、⽅向和技术参考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组装的应做漏风量检测。

依据设计图核对,依据《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规定检查漏风量。2、静电空⽓过滤器⾦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观察检查或电阻测定。

3、电加热器与钢构架间的绝热层必须为不燃材料;接线柱外露的应加设安全防

护罩;电加热器的⾦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连接电加热器的风管的法兰垫⽚,应采⽤耐热不燃材料。核对材料、观察检查或电阻测定。4、⼲蒸汽加热器的蒸汽喷管不应朝下。观察检查。

⼀般项⽬:除4、5⼦项外均为观察检查。

1、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功能段组装,应符合设计规定顺序和要求,连接应严密,

整体应平直;与供回⽔管连接应正确,冷凝⽔排放管的⽔封⾼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机组和内空⽓过滤器(⽹)及空⽓热交换器翅⽚应清洁、完好。

2、⾦属空⽓处理室壁板及各段组装位置应正确,表⾯平整,连接严密、牢固;喷⽔段本体及检查门不得漏⽔,喷⽔管和喷嘴排列、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表⾯式换热器之间及与围护结构间缝隙应封堵严密;换热器与系统供回⽔管连接应正确,且严密不漏。3、分体式空调机组的室外机和风冷整体式空调机组,固定应牢固、可靠;应满

⾜冷却风循环空间要求及环保要求;室内机位置应正确、并保持⽔平,冷凝⽔排放应畅道。管道穿墙处必须密封,不得渗漏;整体式空调机组管道的连接应严密、⽆渗漏,四周应留有相应的维修空间。

4、消声器安装前应⼲净,安装位置、⽅向应正确,与风管连接应严密,不受潮。

同类型的不宜直接串联。组合式消声器组件排列、⽅向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固定应牢固。消声器、消声弯管均应设独⽴⽀、吊架。

检查安装记录,⼿扳和观察检查。

5、机组安装前宜进⾏单机三速试运转及⽔压检漏试验;机组应设独⽴⽀、吊架,位置、⾼度及坡度应正确固定牢固;机组与风管、回风箱或风⼝的连接,应严密、可靠。检查试验记录和观察记录。

6、粗效、中效袋空⽓过滤器四周与框架应均匀压紧,⽆可见缝隙,并便于拆卸和更换滤料。

7、空⽓风幕机安装位置⽅向应正确、牢固可靠,纵向垂直度与横向⽔平度偏差均不应⼤于2/1000。

8、转轮式换热器安装的位置、转轮旋转⽅向及接管应正确,运转应平稳。9、转轮去湿机安装应牢固,转轮及传动部件应灵活、可靠,⽅向正确;处理空⽓与再⽣空⽓接管应正确;排风⽔平管须保持⼀定坡度,并坡向排出⽅向。10、蒸汽加湿器的安装应设置独⽴⽀架,井固定牢固;接管尺⼨正确、⽆渗漏。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净化空调系统)GB50243—2002(Ⅲ)

说明(Ⅲ)

080505 主控项⽬

1、空调机组的型号、规格、⽅向和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组装的应做漏风量检测。

依据设计图核对,依据《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规定检查漏风量。2、净化空调设备与洁净室围护结构相连的接缝必须密封;风机过滤器单元不得

有变形、锈蚀、漆膜脱落、拼接板破损等现象;在系统试运转时,必须在进风⼝处加装临时中效过滤器作为保护。按设计图核对和观察检查。

3、⾼效过滤器应在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进⾏全⾯清扫和系统连续试车12h以

上后,在现场拆开包装并进⾏安装;安装前需进⾏外观检查和仪器检漏。不得有变形、脱落、断裂等破损现象;合格后⽴即安装,其⽅向必须正确,四周及接⼝,应严密不漏;在调试前应进⾏扫描检漏。观察检查、按本规范附录B规定扫描检测或查看检测记录。4、静电空⽓过滤器⾦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观察检查或电阻测定。

5、电加热器与钢构架间的绝热层必须为不燃材料;接线柱外露的应加设安全防

护罩;电加热器的⾦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连接电加热器的风管的法兰垫⽚,应采⽤耐热不燃材料。

核对材料,观察检查或进⾏电阻测定。6、于蒸汽加湿器蒸汽喷管不应朝下。⼀般项⽬:

1、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功能段组装,应符合设计规定顺序和要求,连接应严密,

整体应平直,与供回⽔管连接应正确,冷凝⽔排放管的⽔封⾼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机组和内空⽓过滤器(⽹)及空⽓热交换器翅应清洁、完好。

2、带有通风机的⽓闸室、吹淋室与地⾯间应有隔振垫;机械式余压阀的阀体、

阀板的转轴均应⽔平,允许偏差为2/1000。位置应在室内⽓流下风侧,并不应在⼯作⾯⾼度范围内;传递窗的安装,应牢固、垂直,与墙体的连接处应密封。观察和尺量检查。

3、洁净室顶板和壁板应为不燃材料:地⾯应⼲燥、平整,平整度允许偏差为

1/1000;壁板应垂直安装,底部宜采⽤圆弧或钝⾓交接;拼缝应平整严密,允许偏差均为2/000;吊顶受荷载后应保持平直,压条全部紧贴。壁板若为上、下槽形板时,其接头应平整、严密;4、洁净层流罩应设独⽴吊杆,并有防量固定措施。安装⽔平度允许偏差1/1000,⾼度±1mm.四周与顶板板之间应有密封及隔振措施。5、风机⾼效过滤器安装前应按本规范第7.2.5条的规定检漏,合格后进⾏安装,

⽅向必须正确;安装后的FFU或FMU机组应便于检修;安装后的FFU风机过滤器单元,应保持整体平整,与吊顶衔接良好。风机箱与过滤器之间的连接,过滤器单元与吊顶框间应有可靠的密封措施。6、粗效、中效袋式过滤器,四周与框架应均匀压紧,⽆可见缝隙,便于折卸和更换滤料。

7、⾼效过滤器采⽤机械密封时,须采⽤密封垫料,其厚度为6~8mm,并定位贴

在过滤器边框上,安装后垫料的压缩应均匀,压缩率为25%~50%;采⽤液槽密封好,槽架安装应⽔平,不得渗漏,槽内⽆污物和⽔分,槽内密封液⾼度宜为2/3槽深。密封液的熔点宜⾼于50℃。尺量和观察检查。

8、消声器安装前应⼲净,安装位置、⽅向应正确,与风管连接应严密不受潮。同类型的不宜直接串联。组合式消声器组件排列、⽅向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固定应牢固。消声器、消声弯管均应设独⽴⽀、吊架。

9、蒸汽加湿器应设独⽴⽀架,固定牢固,接管尺⼨准确,⽆渗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