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者:王帆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年第04期
摘要:阅读与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阅读的升华。如何才能实现阅读与习作的有效结合,达到读为写服务,写为读提升的目的呢?我们可以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在阅读中进行口语表达,在阅读中进行习作练笔,做到读写结合。 关键词:阅读;语言积累;口语表达;读写结合
阅读与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阅读的升华。如何才能实现阅读与习作的有效结合,达到读为写服务,写为读提升的目的呢?下面谈谈本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
习作的过程犹如火山喷发,是经长期积淀达到沸点时内需的淋漓尽致的释放。“厚积而薄发”是古人在习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性。习作是作者思想、情感、智慧的外观,是作者对语言文字及表达艺术吸收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突发冲动的灵感创造。没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课程标准配套教材入选的课文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富有人文色彩,是培养学生学习汉语语言文字的最佳范本。开展好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习作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并摘抄好词佳句,并尽可能地把平时摘抄和积累的词、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一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积累课内外读物中的词语;二是进行词语的联想。具体操作如下:让学生摘抄表现人物某一方面优秀品质的词语,由此联想表现同一品质的其他词语。可摘抄“无私奉献”就联想到“乐于助人”、“就死扶伤”、“拾金不昧”、“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积累上述词语的反义词。如“损人利己”、“落井下石”、“贪得无厌” ……这样,不但扩大了积累,而且让学生明白了词语不同的感情色彩。
同样,句子的积累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分句式积累,认识不同的句式及表达的作用;二是 修辞的积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的学习并加以适当的运用。对部分句子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旁做批注,或者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在阅读中随文积累,不仅能增加知识,丰富语言,还学会了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在阅读中进行口语表达
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1.说课文主要内容。如:让学生选择文中一些词语,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而且能较快地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表述对词语、句式 的理解、感悟。如:体会词语的用法,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表述词语的含义,领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据词造句。
3.说对整篇文章的学习感悟。如:感受作者观察,思维和表达的方式,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通过三个层次的口语表达训练,在表达中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因时因内容制宜,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文章思想感情,也为习作时流畅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在上述基础上,还应该依据学生个体的积累差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联系文本地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并逐步提高要求。如加一些修辞手法,用上一些名言警句,使语言表达贴近生活,更生动、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三、在阅读中进行习作练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基本理念是:“习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我的主要做法是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在文本对话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训练:
1.抓重点词语联想练写。如教学《草原》,抓住“翠色欲流”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草原的“绿”,绿到什么程度,和我们生活中的绿有什么区别?
2.仿写句子。如教学五年级《祖父的园子》,抓住“春天来了,园子里的花开了……” 引导学生仿写“春天到了,学校里的花开了,校园变成了花园,蜜蜂、蝴蝶、蜻蜓在花园里嬉戏……”
3.创设语境进行改写。如教学《桥》创设情景,想象出洪咆哮着,象一群受惊的野马……学生借助平时积累,发挥想象,改写片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只有把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阅读训练教学教程中,才能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习作水平。这样既贯彻了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落实了语文教学的主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