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二
基础知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为社会提供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考核内容包括 A.计量检定
B.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 C.计量检定和测试的能力 D.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 E.计量检定 和测试的可靠性
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的单位符号是 A. mm B . km C.m D. um E. nm 3.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的名称是
A秒 B.小时 C.分钟 D.日 E.月 4.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质量的基本单位的名称是
A.毫克 B.克 C.千克 D.微克 E.纳克 5.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符号是
A. m B.L C. s D. MOL E mol 6.选择使用检测检验方法时,应优先选择
A.具有GB或GB/T号的标准方法 B.具有ws或WS/T号的标准方法 C.具有GJB号的标准方法 D.具有GB/Z号的标准方法 E.具有HG号的标准方法 7.分枝杆菌可分为
A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B.结核分枝杆菌、假结核分枝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非麻风分枝杆菌 D.麻风分枝杆菌、非麻风分枝杆菌
E.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非麻风分枝杆菌 8.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不同可分为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溶血性链球菌
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9.我国学者汤飞凡首次发现并报道的病原体是
A.鹦鹉热衣原体 B.军团菌 C. Q热立克次体 D.沙眼衣原体 E.钩端螺旋体 10我国首次发现莱姆病是在
A.1975年 B.1965年 C.1955年 D.1985年 E. 1984年 11.副溶血性弧菌首次发现并分离培养成功是在
A.1940年 B,1950年 C.1952 年 D.1948 年 E.1962 年 12.首次报道军团菌病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E.巴西 13.细前细胞壁的主费成分是
A,外膜 B.肽聚糖 C.蛋白质 D、磷壁酸 E.脂多糖 14.细胞膜的成分是
A.磷壁酸 B.肽聚糖 C.脂蛋白 D.平行排列的脂质双层 E.糖蛋白 1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无性的二分裂方式 B.复制 C.出芽 D.有性繁殖 E.裂殖 16.细菌的细胞壁缺陷型称为
A. R型 B.S型 C.L型 D.A型 E. Y型 17. DNA分子的核苷酸有
A.3种 B.4种 C.2种 D.1种 E.5种 18.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DNA的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五级结构 19. DNA的成分是
A.脱氧核糖核酸 B.核糖核酸 C.氨基酸 D.多肽 E.核蛋白 20. DNA的功能是
A.构成线粒体 B.贮存能量 C,储存遗传信息 D.调节生理功能 E.构成细胞骨架
21.以DNA为模板指导的DNA合成是指:
A, DN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反转录 E.基因调控
22. tRNA 的三级结构为
A.螺旋型 B. β-折叠型 C.线性序列 D.L型 E.倒L型 23.抵抗力最强的生命单位是
A.朊粒 B.病毒 C.真菌 D.芽胞 E.孢子 24.研究细菌性状的最佳时期是
A. 恒定期 B 对数期 C.衰退期 D.迟模期 E.生长期 25.无机盐在细菌的生长代谢中不具备的作用是
A构成菌体成分 B.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 C.作为酶的组成部分 D.获得能量的来源 E.与细菌致病性相关 26.营养物质进入菌体的方式有
A.扩散和吸收 B.主动扩散和渗透 C.被动扩散和主动吸收 D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系统 E.主动转运和渗透 27 Sereny试验用来测试细菌
A.产生神经毒素的能力 B.产生肠毒素的能力 C.侵袭力 D.产生内毒素的能力 E.产生外毒素的能力 28.免疫佐剂的作用是
A.促进抗原吸收 B增强抗原免疫反应性 C.增强抗原免疫原性 D.赋予抗原免疫原性 E.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29.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的波长是
A.250nm B.260nm C.270nm D.320nm E..350nm 30.乙醇的最佳杀菌浓度为
A.98% B.95% C.90% D. 80% E.75%
31.清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
A.蒸馏 B.高压蒸汽灭菌 C.细菌滤器过滤除菌 D.流通蒸汽灭菌 E.紫外线照射
32.高压蒸汽灭菌法杀死细菌芽胞所需的温度和时间是
A.115C,15~ 30min B.120°C,15~ 30min C. 121°C,10~ 15min D. 121°C,15~ 30min E.120C,10~ 15min 33. 创用巴氏消毒法的科学家是
A.巴斯德 B. 郭霍 C.列文虎克 D.贝林 E.李斯特 34. 检测细菌内毒素可使用
A.鲎试验 B.外斐试验 C.血凝抑制试验 D.瑞氏试验 E.肥达试验 35. 细菌的诱发实变最高是自发突变的
A.100 倍 B.1000倍 C.10000倍 D.100 000倍 E.1000 000倍 36. IMViC 试验中,M代表
A.靛基质试验 B.糖发酵试验 C.甲基红试验 D.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E.尿素试验 37.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时间为
A.16~ 18h B.18~ 24h C.24~48h D. 24~ 72h E.数天至数周 38. 在DNA复制合成中单核苷酸结合在已形成的核酸链上的方向是 A.沿DNA原方向 B.聚合酶结合方向 C.沿3’-5’方向 D.沿5’-3’方向 E.沿解链方向 39, PCR扩增的基本循环顺序是
A.复性→变性→扩增 B,变性→复性→扩增 C.变性-→延伸_复性 D.复性→扩增→变性 E.延伸- >变性- >复性
40 .抗原抗体反应中,抗原和抗体结会佳比例是
A.1:3 B.3: 1 C.3:2 D. 2: 3 E.3: 5 41.常用于检查培养细胞的显微镜是
A.偏光显微镜 B.普通光学显微镜 C.暗视野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相差显微镜 42.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罗氏改良培养基 B.血琼脂培养基 C.SS 琼脂培养基 D.伊红亚甲蓝培养基 E.高盐甘露醇培养基 43.霍乱弧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 BCYE培养基 B.血琼脂培养基 C.普通琼脂培养基 D.庆大霉素培养基 E. SS琼脂培养基
44. 适用于钩端螺旋体培养的培养基是
A.血琼脂培养基 B. SS琼脂培养基 C.伊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D.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E,Korthof培养基 45.半固体培养基常用于A.纯培养B.增菌培养 C/检查细菌动力D.分离单个菌落 E.检查细菌致病力胡塑典非外业办) 4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B.抗生素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C.病原菌多为寄生菌
D.病原菌多为嗜温菌 复利式等E.病毒进入细胞后进行二分裂繁殖
47. 决定革兰阴性菌菌体抗原特异性的是Ae核心多糖B.特异性多糖C.类脂A
A核心多糖 B特异性多糖 C.类脂A D.外膜 E.磷壁酸 48. Klenow片段具有3'→5'外切酶和
A. DNA聚合酶的作用 B.连接酶的作用 C.5'→3'外切酶的作用 D. DNA内切酶的作用 E. DNA水解酶的作用
49.在真核基因启动子近侧序列元件中,对转录起点定位起关键作用的是 A. Kozak序列 B. TAAT盒 CACA盒 D TATA盒 E. SD序列 50.英膜在细菌致病性中起最重要的作用是
A.抗补体作用 B抗吞噬作用 C.构成细菌表面坚硬的外膜结构 D.抵抗不良环境 E.在营养缺乏时可被吸收 51. AIDS 代表
A.艾滋病 B.乙肝 C.非典型性肺炎 D.疯牛病 E.库鲁病 52PCR 实验过程是指
A. RNA转承 B. RNA复制 C. DNA转录 D,DNA复制 E.DNA翻译 53.鲎试验用于测定
A.外毒素 B.内毒素 C.肠毒素 D.细胞毒素 E.抗毒素 54.人体的B淋巴细胞成熟是在
A.胸腺 B.骨髓 C.淋巴结 D.法氏囊 E.脾 55.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是
A.4~5 B.5~6 C.6~8 D.7~8 E.7~9 56.如菌落传代时发生表型变异,为恢复其原始特性可使用的方法是 A.连续传代 B.改用更适宜的培养基 C,易感动物转种 D.接种易感细胞培养 E.改变培养基的pH
57.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出现的现象是
A.混浊生长 B.沉淀生长 C.菌膜生长 D.贴壁生长 E.链状生长 58.血清中抗体在传染病恢复期比急性期效价增高有诊断意义的是
A. 增高即有意义 B.2倍增高 C.3倍增高 D. 4倍增高 E.5倍增高 59.机体中表面积最大的、能与外界环境持续接触的器官和系统是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皮肤 D.呼吸系统 E.泌尿系统 60.机体免疫屏障结构包括
A.胸膜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B,皮肤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C.滑膜与腹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D.胸膜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E.皮肤与胸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61.正常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是
A.IgG B.IgA C.IgE D. IgD E. IgM 62.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依据的一部最重要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消毒管理办法》 D.《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
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6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三类,35种 B.二类,38种 C.二类,35种 D.三类,36种 E.三类,37种
6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发生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
A.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授,对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对需要转送的病人,按规定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B.逐级上:报
C.送入指定医疗机构隔离
D.接诊每个病人需要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E.转入指定医疗机构治疗
6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宣布疫区,要经
A.当地政府决定B.省级政府决定
C.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 D.乡级政府决定 E.根国务院决定
6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来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A,一类、二类、三类 B,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C.甲类、乙类、丙类 D、1类、2类、3类 E. I类、I1央、I1类
67.《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包括 A.鼠疫、霍乱、人高致病性禽流感 B.鼠疫、霍乱、艾滋病
C.鼠疫、霍乱、炭疽中的肺炭疽 D 鼠疫、霍乱 E.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68. 结核病的病原菌是
A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B.鸟型结核分枝杆菌 C.麻风分枝杆菌 D.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E.卡介苗 69.痢疾志贺菌的特性是
A可产生志贺毒素 B.有4型 C.有2型 D.可发酵乳糖 E.菌落常为粗糙型 70. 宋内志贺菌的特性是
A.不发酵乳糖 B.包括2型 C.为C群 D.培养中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 E.为A群 71.抗原决定簇是
A.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最小化学基团 B.数十个氨基酸构成 C.由多糖构成 D.多个多肽组成 E.只位于抗原分子表面 72.伯氏疏螺旋体的传播依靠
A蜱 B.蚊 C.蝇 D.螨 E.蚤 73.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首位的是
A.肺炎克雷伯杆菌 B.军团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枸橼酸杆菌 E.变形杆菌 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1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74~77题共用备选答案) A.抗病毒最主要的抗体 B.重要的局部抗体
C.能与肥大细胞膜结合的抗体 D. B淋巴细胞成熟的标志 E.感染早期出现的抗体 74. IgG 75. IgE 76. IgM 77. IgA
(78~ 79题共用备选答案)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吉姆萨染色 D. HE染色 E.考马斯亮蓝染色
78.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染色法是
79.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常用的染色法是E (80~81题共用备选答案) A. K抗原 B.H抗原 C. Vi抗原 D.O抗原 E.M抗原 80.脂多糖是
81.鞭毛素是
(82~ 83题共用备选答案)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支原体 E.螺旋体
82.遗传物质为DNA或RNA中的一种的微生物是 83.有核仁的微生物是 (84~85题共用备用答案)
A.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B.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 C.. 支原体、细菌、衣原体 D.螺旋体、病毒、真菌 84.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85.必须活细胞培养的微生物是s (86~ 87题共用备选答案) A.清除热原质 B.杀灭病原微生物 C.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D.抑制细菌繁殖 E.杀灭芽胞
86.灭菌的指标是 87.抑菌是指
(88~90题共用备选答案) A.转运氨基酸 B.决定蛋白质结构 C.构成核糖体骨架 D.不均一核RNA E.运输蛋白质 88 .rRNA 89. Mrna 90. tRNA
(91~93题共用备选答案) A. I型变态反应 B. II型变态反应 C. II型变态反应 D. IV型变态反应 E. V型变态反应
91. IgE 抗体介导的变态反应是 92.结核菌素过敏试验是 93.青霉素过敏最常见于 (94~96题共用备选答案) A.1h内
B.3h内 C.6h内 D.12h内 E.8h内
9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城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应在
9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农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应在
9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接到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时限是
三、以下每一道题的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并在答案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97. 以下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正确的是
A.发热反应 B.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C. DIC D.白细胞反应 E.腹痛 98.免疫器官包括
A.胸腺 B.肝 C.淋巴结 D.脾 E.腔上囊 90.呼明系统物理性防御机制包括
A.解剖屏障 B.补体作用 C.气流动力沉积 D、黏液纤毛运输 E.咳嗽反射 100.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可以将菌的营养类型分为
A,自营菌 B.异营菌 C.需氧菌 D.厌氧菌 E.互生菌
答案 1D 11B 21A 31A 41D 51A 61C 71A 81B 91A
2C 12A 22E 32D 42A 52D 62A 72A 82A 92D 3A 13B 23D 33A 43D 53B 63E 73A 83C 93A 4C 14D 24B 34A 44E 54B 64A 74A 84A 94C 5 E 15A 25D 35B 45C 55C 65C 75C 85B 95D 6A 16C 26D 36C 46 E 56C 66C 76E 86E 96A 7A 17B 27C 37E 47B 57C 67D 77B 87D 8A 18B 28E 38D 48A 58D 68A 78B 88C 9D 19A 29B 39B 49D 59C 69A 79E 89B 10D 20C 30E 40C 50B 60B 70D 80D 90A 97ABCD 98ACDE 99ACDE 100A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