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
目录
一、生态文明的地位 二、到底什么是生态文明? 三、十三五与生态文明 四、生态文明考核体系 五、国外趋势
六、生态文明领域提及最多的方面 七、生态文明下,中庆集团的业务导向思路
附件1:《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吉林省生态城镇化的实施意见》要点回顾 附件2:《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六条干货版
生态文明的地位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专题部署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以“绿色化”为主线,把“绿色化”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一个重要抓手; 绿色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五化一体”,将绿色化发展理念融入四化之中。 工业化和信息化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带动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形成节能环保示范效应,引导公众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通过发展绿色种植、特色养殖、绿色农副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循环经济,带动生态经济的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价值链提升,带动生态、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 到底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去看: 生态制度文明 生态意识文明 从政策支撑体系出发制定系列政策保障措施; 从生态教育角度开展建设,包括树立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产业文明 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是当前政府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巨系统管理问题的新突破口。
十三五与生态文明
1.主体功能区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各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切实在发挥作用,区域资源布
局、产业布局均按照功能区规划做资源配置和建设。
多规合一以及土地的用途限制,实际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延伸落地,也是规范
城市发展的基础。
企业应对:按照产业做区域选择,按照各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去做项目策划、设计;按照各主体功能区定位培育新兴产业。 2.十三五规划主体思路
“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消费率在60%以下,既受到收入分配政策的制约,又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还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我们要最终解决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问题。”
从披露的十三五规划的主体思路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公众消费刺激(旅游及泛
文化产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是主旋律,也就是说,“十三五”要解决制约经济新增长的软、硬件环节。
全国“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十三五”规划
所作指示,推出一批重大项目、一批重大工程、一批重大政策(简称“三个重大”);“三个重大”围绕贴近民生领域、公共基础设施薄弱领域、能拉动消费的基础设施领域, “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展开投资。
对省市十三五规划要求:不停留在高污染、高排放、低端的产业,要为新兴产业和
产业升级提供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要为产业提供发展平台。
3.区域版块划分方式的变化
过去10年的五年规划,惯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板块划分方式; 十三五规划将采用经济带、经济区概念;目前已经确定的经济区包括“一带一路”、
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其它可能写入规划的包括:沿东南海岸经济带、东北经济带、沿长城经济带等。
生态文明考核体系
《意见》对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强调“实行终身追责”。 后续将会出台《意见》的6个专项配套政策文件;中组部牵头各部委起草的《生态
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预计将于近期正式出台。
“党政同责”:即将出台的文件中将包括“党政同责”内容,将打破“书记拍板造
成污染,出事市(县)长受处理”“出了成绩党委的,出了问题政府的”不对等局面,各级党委的环保责任“由虚到实”。
国外趋势
国外生态城市开发趋势:从传统的小城镇向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
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延伸;城市生态向亦城亦乡转变。
城市生态系统与市民休闲娱乐空间规划紧密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倾向“原生态化”,
城市当中“生态飞地”和城市郊区“居住飞地”同时出现。
重点研究、实践城市空间和建筑物表面用绿色植被覆盖,雨水就地渗入地下;推广
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使用可循环材料等。
中国目前在城镇化生态化方面,期望从“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直接由目前的传统工业文明转向生态工业文明”;国外生态城市的开发趋势,值得企业关注。
生态文明领域提及最多的方面
财政部表示,进一步突出财政资金支持重点;重点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
的支持力度;强化对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支持力度,支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等,加快矿山环境治理,推进国土江河的综合整治; “十三五”再治理1000万公顷沙化土地;
林业系统考核林业生态建设指标,如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农村生活用能中清
洁能源所占比例等;
环保系统考核环境质量指标,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达标率、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等;
国家将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
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国家将不遗余力地在水利建设、林业建设、草原建设、荒漠化治理、石漠化治理、水土资源保护等方面加大投入;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我国能源资
源需求增长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
根据上面这些机遇,如果企业能够从这些方面主动参与进去,并且积极地去开发、去研究、去创新,那么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收益。
生态文明下,####集团的业务导向思路
1.##########,在生态文明下,有三个领域值得关注: 一是农业 二是建筑、生态、 建筑行业产值主要来自主体功能区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园林业 业改造,但工业改造不适用于我公司;重点关注区域和环境相关的项目,高速公路、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综合管廊。 生态与园林业方面,水生态修复、土壤生态修复、城市绿化,立体绿化、交通网络周边绿化,口袋公园、老旧小区改造等可以关注。 三是旅游及泛文化产业 2.创新产品体系
无论是传统工程项目还是城市整体改造,项目形式都趋于综合化,规模大,多项目捆绑,投融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一体化;所以应创新产品体系,培育行业趋势业务。 一、城镇与乡村综合改造 特色小城镇,有环境资源的乡村是生态文明下产业集中点; 目前东方园林的园林产业园、农业综合体;棕榈园林的生态城镇化,华艺园林的生态实验基地;利海集团新城城镇化等,都是将投融资、设计、市政、房建、园林、地产、小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维护、城镇运营综合在一起。 我们讲抱团发展,其实有些灯下黑,######各业务目前各自为政,应该首先抱团发展。 重点关注农村改造、小城镇改造,尤其重点关注扩权改制的小城镇 建筑企业有着致命的发展瓶颈,发展主导权受限;关键突破点在于打破产业链,跳出来向泛产业延伸;以前市场环境下,多产业跨产业链多被诟病,但现在政策导向下,行业交叉融合;设计一项把自身业务捆绑的综合类业务,应该是必然。 二、在定向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培育标准化产品,培育行业隐形冠军 建筑行业属于订单业务,长期如此。 可否按照套餐思维、有限标准化思维,消费品行业思维,去审视建筑产品; 可否从寻找订单做产品,向“首先推销已经设计好的概念产品,再辅助客户设计订单”,去探索行业营销。其实东方、棕榈等的城镇化项目就是这样的。标准化即利于成本控制,又利于放大长处。 作为综合性企业集团,循着政策及行业趋势,培育新兴业务是有必要的。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厂区改造,城市有限空间下绿化提升,立体绿化,垃圾回收与处理等方面,从国际化的趋势看,是必然发展,应该小投入,小团队,卡年限,卡目标,野蛮生长。 3.一揽子思维下,组织架构的功能思考 建立强化组织整合调度能力 化小业务组织单元 让业务组织职能单一化,做业务的就做业务;做营销的就做营销,独立核算独立考核,尽可能压缩垂直线条; 设计内部组织业绩、整合发展下,一定有利益直接受益、间接受益、不受益方,但拿项目效益分配原则 时都有成本、人员、精力的付出,如果不尽快设计内部组织业绩、效益的分配原则,让付出有收益平衡,虽然工作依旧可推动,但人员积极性,效率一定会打折扣。 4.生态文明下,对公司管理的挑战
市场方面,关注多规合一下,政府机构的权利再分配和项目竞争的集中;
工程现场环境管理将成为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工作时间、扬尘、噪音、建筑垃圾、建筑污水等管理需要尽快重视。
让各自为政的业务捆绑发展 附件1:《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吉林省生态城镇化的实施意见》要点回顾 优化空间布局 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城市(镇)扩大生态空间,完善生态功能。扩大服务业、交通和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挖掘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大力推进区域内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环境整治和生态系统修复。 推进限制开发区域城市(镇)依据生态、区位特色,构建独具风格的城镇。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加强黑土地治理;加快“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 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加强湿地恢复与治理项目建设,逐步恢复湿地面积;恢复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草地畜牧业、现代生物工业及湿地旅游产业,以防沙治沙和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加大科尔沁沙地和沙化耕地治理力度,尽快遏制西部荒漠化趋势。 实施东部长白山林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加强水利建设。 实施引松供水工程、重点地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加快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加快调水工程建设。 区域生态廊道建设 连接生态重点保护区域和城乡的生态廊道,沿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构筑三条省域性的生态廊道,连接重点城镇化地区; 沿各主要支流水系以及铁路、高速公路、重点公路为骨架构建区域性生态次廊道,连接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点城镇。 加快构建和保护长春市与吉林市城市之间的“绿心”,打造中部地区大黑山生态屏障带和双阳 —松花湖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带。
附件2:《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六条干货版
【定量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用水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定性要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
【红线管控制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即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
【健全政绩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实行差别化考核,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完善责任追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