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本品无菌检查方法的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我们对***的无菌检查进行了方法学验证考察。验证结果如下: 1、菌种:
大肠埃希菌[CMCC(B)44 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B)64 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以上菌种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以上菌种所用菌株传代次数均未超过5代,符合验证试验要求。 2、 材料和仪器 2.1供试品:
***,批号:20130402,滨州蓝海中医药科技研究中心提供,标示:高压灭菌。 ***,批号:20130402,滨州蓝海中医药科技研究中心提供,标示:辐照灭菌(2.8kGY)。 2.2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批号110316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营养肉汤培养基(批号101215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批号11022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改良马丁培养基(批号11021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批号101028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批号110214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蛋白胨水培养物(批号10080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3仪器
1
LRH-250A生化培养箱(广东省医疗器械厂) YXQ-LS-50SII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迅实业)
HH-B11-600电热恒温培养箱(天津实验仪器厂) 9240MBE数显鼓风不锈钢干燥箱(上海博迅有限公司) HZY-III型智能集菌仪(杭州高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全封闭集菌培养器(杭州高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4稀释剂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0.1%蛋白胨水溶液 3、 菌液制备
(1)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分别接种至10ml营养肉汤中,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10ml中,30℃~35℃培养18~24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到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3~10-8,使菌数小于100cfu/ml,见表1。
(2)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10ml中,30℃~35℃培养18~24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到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5~10-8,使菌数小于100cfu/ml,见表1。
(3)将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分别接种至10ml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到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5~10-6,使菌数小于100cfu/ml,见表1。
(4)将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10ml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23℃~28℃培养5~7天,加3ml~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洗下霉菌孢子,吸出菌液,取1ml菌液加到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4~10-6,使孢子数小于100cfu/ml,见表1。
表1 活菌预试验——活菌计数
菌 名 代 数 稀释级 次数 大肠埃希金黄色葡萄球铜绿假单枯草芽孢生孢梭白色念菌 第三代 10-7 1ml 菌 第三代 10-4 1ml 胞菌 第三代 杆菌 第三代 菌 珠菌 黑曲霉 第三代 第三代 第三代 10-6 1ml 10-7 1ml 10-6 1ml 10-5 1ml 10-5 1ml 2
1 2 平均值 66 63 64.5 74 66 70 53 53 53 56 59 57.5 59 62 60.5 85 86 85.5 50 48 49 4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取每管装量为12ml 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9 支,分别接种小于100 cfu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各2 支,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3 天; 取每管装量为9ml 的改良马丁培养基5 支,分别接种小于100 cfu 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 支,另1 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5 天。逐日观察结果。结果见表2
表2: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结果
培养基 菌种 管数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1 2 1 2 1 2 观察结果 1d + + + + + + + + — 1 2 1 2 + + + + — 2d + + + + + + + + — + + + + — 3d + + + + + + + + — + + + + — 4d — + + + + — 5d — + + + + —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铜绿假单胞菌 枯草芽孢杆菌 生孢梭菌 空白组 白色念珠菌 改良马丁培养基 黑曲霉 空白组 “—”表示无菌生长。“+”表示生长良好
结果判定:空白对照管无菌生长,加试验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
3
5.检验方法验证 5.1预实验
5.1.1采用了直接接种法,取本品0.5g,分别直接加入到100ml、200ml、500ml体积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经过试验发现,由于本品为中药细粉,在培养基中形成混悬样溶液,影响了本品培养结果的观察,所以本品不宜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本品的无菌检查。
5.1.2改用薄膜过滤法,取本品0.5g,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50ml,摇匀,然后通过薄膜过滤,结果中药细粉将薄膜滤孔完全堵塞,不能过滤,尝试采用先离心后过滤的方法进行试验,仍然不能解决薄膜滤孔堵塞的问题。 5.2正式试验
取供试品0.5g,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50ml,用无菌滤纸滤过后,再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50ml,冲洗残渣,合并滤液,按照薄膜过滤法过滤,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冲洗3次,每次100ml,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小于100cfu的试验菌,分别加入相应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100ml,作为样品验证组。另取样品验证组所用试验菌加入至50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无菌滤纸滤过,滤液按照薄膜过滤法过滤,0.9%无菌氯化钠溶液冲洗3次,每次100ml,最后加入同体积培养基,作为阳性对照组。
取供试品按照样品验证组制备方法,不加试验菌,分别加入相应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100ml,作为样品组。
以同体积的培养基的培养器作为空白对照组。
按规定温度培养3~5天。各试验菌同法操作。结果见表3。
表3 ***(批号20130402,高压灭菌)无菌检查法验证(薄膜过滤法) 培养基 菌种 样品验证组 阳性对照组 4
1d 2d 3d 4d 5d 1d 2d 3d 4d 5d 大肠埃希菌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100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生孢梭菌 空白组 样品组 白色念珠菌 改良马丁黑曲霉 培养基空白组 100ml 样品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示有菌生长;“++”表示生长良好,“—”表示无菌生长。 5.3 结果判断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样品验证组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供试品可采用该方法进行无菌检查。 6 验证结论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无菌检查法的方法验证,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法为:取本品规定量,每瓶取0.5g,分别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50ml,无菌滤纸滤过,再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50ml洗涤,合并滤液,全部滤液按照薄膜过滤法处理,采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300ml分次冲洗(每次100ml)的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7 样品测定:
取本品10瓶,每瓶取0.5g,分别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50ml,无菌滤纸滤过,另取0.9%无菌氯化钠溶液50ml洗涤,合并滤液,全部滤液按照薄膜过滤法,采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300ml分次冲洗(每次100ml),每个培养器加入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接种各100ml,最后取供试品按照上述方法过滤后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小于100cfu作为阳性对照。同时以同体积的培养基的培养器作为阴性对照。结果见表4。
表4:两批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检验结果
5
培养基 批号 1 2013040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天数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 — — — — — — — — — — — — — 高压灭菌组 20130402 养基(100ml/管) 辐照灭菌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阴性对照 20130402 改良马丁培养基 (100ml/管) 高压灭菌组 20130402 辐照灭菌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培养48小时,生长良好
由上述检测结果可知,分别采用高压灭菌和辐照灭菌处理的两批样品,无菌检查均符合规定。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