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乐飞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项目编号:A一2012— 033)成果之一 摘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培养的主要是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等专业人才。由于报关报检工作的对象就是海 关、国家检验检疫机构等行政主管部门,因此这些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严肃性。笔者通过与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校企合作 共建2011级欣海报关公司管理培训生订单班的教学实践,提倡推行“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模式行标导向 四方联动 素能一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报关、报检及国际货代业务量的不断攀 场,能够提供技术含量、知识含量相对较高的服务产品,承担了 升,沿海各高职院校顺应形势相继设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满 全国90.7%的进出口报关报检和货代业务。但就总体上来说,有 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该专业在近年的建设与发 关报关报检货代服务运营的规定散落,标准的执行力度不高。随 展过程中出现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完善、校企合作 着《国际货运代理作业规范(GBFF22151—2008)》、《报关员国家 形式单一、师资匮乏等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有必 职业标准》、《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管理规定》等行业标准和规 要来深入探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笔 定的陆续出台,标志着中国报关报检货代行业走向了法制化、规 者通过与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201 1级欣海报关公 范化与标准化。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紧密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及行业 司管理培训生订单班的教学实践,提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应根 标准调整进程,将最新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有利 据本专业所在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推行“行标导向、四方 于推动行业标准的普及化教育,从而推动报关报检货代行业的发 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展,促进这些行业最终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一、“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2.有利于高职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报关与国际 根据我国报关报检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报关员和报检 货运专业作为专门培养报关、报检、货代和制单人才的对口专 员必须依法取得报关和报检从业资格,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 业,为了能够给企业培养职业素质高、专业技能精湛、岗位适应 员,不得从事报关报检工作。国家有关法律和条例对报关员和报 能力强的人才,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嵌入相关行业标准 检员的特殊规定决定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紧紧依 或企业标准,让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就能掌握相关行业标准及 托所属行业标准,充分挖掘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关协 具体企业标准,对于毕业生顺利找到合适工作岗位、就业后能够 会、报检协会、货代协会、报关报检货代龙头企业等各方面的有 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进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利资源,走“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 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中熟悉和掌握行业标准的人却是风 道路。“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由海 毛麟角,因此,按照行业标准(包括冠名企业标准)构建专业课 关、检验检疫机构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关报检货代等行业协会, 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培养熟悉和掌握行业标准的专业人才成为职 行业龙头企业和学校等四方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按照报关、报检、 业院校当前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重任,以便能够最终实现课程内容 货代等行业标准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和制定人才培 和职业标准深度融合、学习和工作深度融合、专业和行业深度融 养方案,“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同组建“校企双能、专兼 合以及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 结合”的教师队伍,共同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合作办 3.有利于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国高职院校人文素 学,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双优”人才的培养模式。“行标导 质教育现状普遍不容乐观。相当多的院校片面认识“就业导向”, 向”是指以报关报检货代等行业标准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 片面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片面追求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学生 “四方联动”是指海关、检验检疫等行政管理部门、报关报检货 的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偏低,人文精神淡薄,高职院校人文 代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和学校等四方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制定专 素质教育深陷困境。我校近几年在加强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已 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一支由“行业是专家、教学是名师” 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方案 的专业带头人、“企业能顶岗、教学会双语”的骨干教师,“业务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强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建立高职教育新型 为骨干、实践会示范”的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参与专 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不仅仅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 业教学事务。“素能一体”是指高职院校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 求,也是我校坚持“人本教育”的必然选择,必将有利于毕业生 操作技能,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是说,既要增强 的可持续发展。 毕业生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三、“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 二、推行“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 施思路 式的重要性 1.构建“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专业人才培养 1.有利于促进报关报检货代行业的规范发展。改革开放至 模式。 今,我国报关报检货代等这些现代服务行业已经形成了专门的市 目前,我国的报关报检货代等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成熟,“政 www.sh。anclcl.  ̄ang.c onr .c rl JI 125J1. 行企校”也具备共同合作的社会利益基础,“政行企校”四方相 关专业人员创建战略联盟平台,即四方联动共同进行组织制度设 计,形成合作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治理机制等,形成人才共 络、面向社会的以国际贸易为核心的经贸类专业群共享的开放性 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基地。 4.“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打造“校企双能、专兼结合”的教 师队伍。 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体制机制,推 进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保障合作长效运行。 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由政府主管部门、报关报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 进相结合的方法,“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同努力打造“校企 检等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代表、学院领导、骨干教师代表等组 成;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聘 请行业和企业的专业人士作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综合实训指导、师 双能、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内部培养方面,侧重于专业带 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较高层次的 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培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拓展视野,同 时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创造去政府相关机构、行业和企业 资培训、实训室建设等工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重点解决好 发展规划、兼顾各方利益诉求、经费筹措、基础建设、政策措 施等问题,解决好双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和吸纳学 生就业等问题。 2.以行业标准为导向建设“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和“国 际货运代理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 “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专业 建设和课程改革时,首先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分析实 际业务岗位中的工作任务,打破原有的课程限制,构建符合报关 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职业成长规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学校将行业、企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使课程开发、校内外实 训、顶岗实习等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链接,同时强化素质教育, 打造素能一体的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本专业必须紧密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及行业标 准调整进程,将最新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例如 2012年报关系列岗位行业标准将正式实施,我们与学校签约 单位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合作,按行业标准,完善《报关实 务》课程标准;2013年,国际商务单证员、报检员职业资格标 准讨论稿将正式出台,相应地要将最新行业标准嵌入《国际商 务单证业务处理》、《报检实务》课程标准;与上海货代协会合 作,完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标准。通过制定行业特色 鲜明的核心专业课课程标准,提高毕业生多证书取得率,提高 学生就业竞争力。 3.“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共建开放性国际商务综合实训 基地。 为了培养与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接轨的专业人才,必须 加大力度推动“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共建该专业综合实训基地, 根据典型岗位分解职业能力模块,设置实训场所,建成高度仿 真的实训实践“学工转换基地”,努力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双优”人才。 具体来说,行政主管、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合作,由学 校以项目形式申请建设资金,提供实训场所、实训师资,由行 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实训指导、操作业务流程、单证资 料,由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等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行业发展 的政策顾问、技术支持,“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同制定综合实 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制定建设“政行企校”四方合作模式下的实 践教学管理机制,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职责,建成的实训基地不仅 可以作为学生实训的场所,也可以作为行业、企业培训员工的中 心,更可以成为海关、出人境检验检疫机构等行政主管部门宣讲 政策,培训学校、行业、企业员工的阵地,最终打造成融教学、 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l生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基于网 3.26 I 学习的机会,及时了解企业一线的实际操作和行业动态,提高 教师的实践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外部引进方面,充分发挥“政 行企校”四方联动的优势,从海关、检验检疫机构聘请资深关 员和质检员来学校开办讲座、指导实训课程教学,从行业协会 和龙头企业引进报关、报检、货代等 作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 学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多渠道塑造“双师型”教师,打造多 元化兼职教师队伍。 5.建设校园文化,强化素质教育,培养素能一体的职业 人才。 加强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是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尤其是欧美 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英、美、德、日、韩包括新加坡、香港、 台湾的职业教育都高度重视人格教育、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全人 教育、通识教育,以确保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均衡 发展。美国劳工组织一项凋查显示,85%的美国企业把职业人文 素质放在企业选人的第一标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最新数 据库显示,中国转型中的企业对技能人才最重要的3项能力依次 为:积极主动有责任心、团队精神和执行力;然而,据《中国青 年报》引用的一则调查数据显示,世界500强企业认为中国大学 毕业生有职业素养的不到10%。 以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人文精神、法律意识、 行为自觉、健全人格以及通用核一ti,能力为目标,打造“至诚至 仁,商达天下”的特色校园文化。从行为规范、人文素质、职业 素质三个方面人手,分阶段各有侧重地全面贯穿素质教育。打造 一支素质全面的育人队伍,紧扣市场,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和错位 竞争,更加注重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把学生培养成有素 养、有后劲、有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f1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I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7. 【21梁春梅 艮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卟中国科教 创新导刊,2008(2). f31滕颖_{艮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与探 索【『l'现代商贸工业,2011(2). 【4】夏伟华.高职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fq题与对策.山东水 利职业学院院刊,2012(6). f51黄宗葵,陈曦.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原因研 究.课程教育研究刊,2012(7) 作者简介:乐飞红(1972一),女。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 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