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以西农大南校区植物景观营造为例——
李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2100)
:高校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其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植物景观的
营造,为高校校园景观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提供经验和参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校校园景观;植物选择;植物配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
方面也有了更高要求。校园环境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环境,它承载着人文历史的传承,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更需要满足师生娱乐、精神需求以及注重生态效应。因此,不同功能区的环境可以通过不同的植物景观设计来诠释对校园精神的理解。植物作为园林四大要素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调查南校区植物种类共有67科128属193种,本文主要通过对西农大南校区植物景观营造来分析校园景观中植物的选择步骤与配置方法。
树种是指园林中应用最广泛,能形成统一基调的树种,在校园内一般确定1~3种;骨干树种是指在校园绿地出现频率较高且重点应用的树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的基调树种为雪松,雪松高大挺拔,树形优美,孤植于图书馆前,也常做植物群落的背景树种。骨干树种主要有:广玉兰、女贞、石楠、桂花、栾树、银杏、圆柏、侧柏、三角枫等。
1
物
根据区位气候环境及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植
首先,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可以长期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光照、降水等条件的乡土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陕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则应选择杨树、柳树、榆树、槐树、椿树等。据粗略统计,西农大南校区乡土植物占80%以上,用于科普或引种试验的非乡土树种有20%左右。校区内应用乡土树种白皮松植于宿舍楼前;七叶树、银杏、臭椿作行道树;花石榴、山楂作观赏花木;梓树、核桃等高大乔木用作景观背景等。
2
选择基调与骨干树种
在乡土树种的基础上,首先需要确定校园内的基调与骨干树种,使整个校园植物规划具有整体性。基调
蕉、龟背竹等品种,形成如画的植物景观。
2.2.3障景。利用花卉景观对不美观的角落和零星地块进行装饰。如藤木植物攀援在廊架、格栅上,既可以遮挡不美观的设施,又可以围合出立体、惬意的休闲空间。
(收稿:2018-07-31)
:[1]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281-288.
[2]谢云.园林绿化设计栽植与养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1:62-67.
[3]毛龙生,王晓春,刘广,等.人工地面植物造景.垂直绿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9:60-103.
3根据不同场地功能选择植物3.1使用功能
在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如喜阳性、耐阴性、耐水湿性等)的前提下,根据校园内不同场地不同的使用功能及景观作用,合理选用植物。
3.1.1入口绿地。入口广场是人们对整个校园的第一印象,体现学校的风格与特点,通常采用规则式布局,大气开阔,并常伴有喷泉等水景。西农南校区入口广场主要表现“农”元素,由45个(5×9)植物模纹规则排列成“田”字形,采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和月季修剪整形;其两侧为乔灌草混植区,表现其“林”元素。
3.1.2行道树。大学校园中行道树的选择除了株形树冠整齐、分支点高、生命强健、抗性强,还应注意以下2点:①具有校园特色。西农南校区以行道树名为道路命名,一树一路,既体现了学校特色,又使道路具有可识性。法桐路和银杏路贯穿东西,栾树路和苦楝路直通南
[4]马娱,浅析庭院花卉设计与应用[J],现代农业科学,2008(10):61-62.[5]杨淑兮,李丙坤,浅析庭院花卉的选择和配置方式[J],中国园芝文摘,2008(4):24-25.
[6]王茜,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花卉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81-82.
[7]魏汝娜,花卉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7(8):138-138.[8]张卓,黃克县,贾吉涛,等,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6(4):49-49.
[9]宋峰.浅谈道路及广场花卉的应用与设计[J],工业设计,2011(12):50-50.
[10]李春子.浅谈校园花坛的应用与设计[J],吉林蔬菜,2017(10):42-43.
:洪焕(1980-),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大专,助理工程
师,从事园林绿化及林果技术开发。
訛訑訌觼
2019年第1期现代园艺北,其间还有鹅掌楸路、玉兰路等二级道路。②落花落果便于清理。每当秋季来临,西农的银杏路金黄灿烂,但其果实腐烂的恶臭也随之而来,对路人造成不好的影响;玉兰路每值花谢期,因玉兰花瓣肉质含水量高,花落后遇行人踩踏,形成一堆“花泥”,影响美观又难以清理。
3.1.3专类园。西农作为一个以农林类学科见长的大学,校园内具有很多具有科普植物功能的专类园如梅园、槭树园、枫树园、彩叶林、经济果树园、丁香园、海棠园,牡丹园等。乔木园共有70多种乔木,如皂荚、山茱萸等,也有一些桦木科、樟香科等不常见的树种,同时形成了深邃高远的天然氧吧;灌木园有100多种植物资源如红瑞木、接骨木、金银木等,是良好的学习场所;宿根花卉园中的花卉随季节争相开放,成片种植形成花海,美不胜收。这些专类园使校园植物内容更加丰满,校园环境更加丰富。3.1.4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是一个既能满足师生日常活动需求,又有鲜明主题的公共场所,其植物配置和景观布局安排应符合广场主题,展现其文化效果。南校区的广场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有苦楝广场与青春广场。第一类为交通集散广场:苦楝广场位于食堂与宿舍的交通要塞,人流量大,因此采用苦楝树阵的形式,其道路纵横易达。同时苦楝冠大荫浓,观赏效果极佳。苦楝又取“苦练”之谐音,表达了学校希望学子能够勤奋学习的美好愿望;第二类为活动场所,青春广场以“青春”为主题,有许多关于青春的雕塑、石刻,植物也围绕“生机盎然”主题进行配置,主要有棕榈、龙柏等常绿树种以及紫薇、木槿、美人梅等花灌木,更加衬托其青春活力的主题。
3.1.5花坛花境。花境表现植物生长开花时的自然美,还有自然组合的群体美。因此选择花卉时首先要确定花境的基本色调及不同季节的主调色彩,选择花卉时须与主色调相协调。其次要了解植物的株高和花期,前低后高,花期自春至秋连续不断。西农南校区的花卉主要有美人蕉、月季、鼠尾草、矢车菊、松果菊、桔梗等,多以规则式单种大片种植,规模效应好,但缺少自然花境,只有一些鸢尾、锦带花等偶尔点缀于道路两侧,不成体系。
3.1.6树池座椅。大学校园为满足大学生室外学习交流的需求,广泛应用树池座椅。树池座椅既生态环保,又能遮荫避雨。但树种的选择要十分谨慎,不能分支点太低、落花落果严重、近距离接触时不能对人体有伤害。西农大图书馆南侧有油松广场,为栽有油松的矩阵树池座椅,但油松分支点低,使其下的座椅非但不能使用,甚至为行人通行造成困扰。3.2观赏功能
植物的观赏功能以季相变化为主。尽量做到四季有景,季季可观。南校区春有连翘、樱花、梅花、玉兰等花期延续,先后开放;夏有莲荷绽放,石榴、紫薇、棣棠、合欢、夹竹桃等观花树种,也有鹅掌楸、悬铃木、栾树、苦楝等冠大荫浓的树种为人们遮阳;秋观银杏、鸡爪槭、三角枫等层林尽染、桂花十里飘香、南天竹的红果挂满枝头;冬赏梅花、火棘的红果、槐树、苦楝、银杏优美的树姿以及常绿的雪松、圆柏等。
4选择好植物后进行植物配置4.1单体植物配置方式
对于单种植物主要有孤植、対植、丛植和群植4种方式,如3号楼前孤植值的桂花,彰显3号楼悠久的历史;图书馆前対植雪松,烘托出一种严谨肃穆的氛围;生态园内枫树成林,展现其群体美。4.2植物群落的配置
4.2.1生态习性。对于在自然式区域的植物群落来说,首先需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主要为耐阴性。以乔灌草复层结构来说,要求灌木和草本有一定的耐阴性,西农南校区主要应用海桐、南天竹、玉簪、八角金盘等。其次,需考虑植物的种间关系,如有些植物在一起种植会更易感病,如海棠和柏类种植在一起容易得锈病。4.2.2艺术美感。包括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动势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如小西湖湿地小公园,植物群落尽显自然之美。背景为青翠的雪松,乔木层有垂柳、银杏;灌木层有鸡爪槭、木槿等;地被层有鸢尾、萱草、芒草、绣线菊等,层次分明,具有丰富的立面变化和韵律之美。每当秋季来临,火红的鸡爪槭与金黄的银杏对比中又显统一。水生植物千屈菜、菖蒲、再力花以及岸边垂柳优美姿态衬托水景,相映成趣。5生态效应
植物空间的营造也需注重其生态效应。在体育活动区植物配置应以隔音和防尘为主,形成上中下层多层次的绿化模式;而在师生活动休息区,应以调节微气候为主,选择冠大荫浓的树种使夏季遮荫,提高使用频次。
6长期规划
需要考虑每一阶段植物景观的变化,以及随着时间推移是否能保留预期想达到的景观效果,这就需要速生(杨树、泡桐、悬铃木等)、中生(油松、银杏等)、慢生树种(槐树、榆树等)相结合,并且注重后期养护管理。(收稿:2018-08-01)
[1]张雪辉.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04)
[2]范利飞.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
[3]阎凤霞,车代弟.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03)
訛訒訌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