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毕节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l0期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 部.是一个以山地为主.丘 .f,目技 质肉牛产业带;威宁、赫章为 优质肉羊产业带;金沙、织金 陵、河谷错杂分布的高原山 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牧 草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作为 毕节地区农业经济重要组成部 分的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 ,.、 为优质禽产业带的格局初步形 成。区域优势开始凸显。 3.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渐 趋合理.养殖方式开始转变。 吾 按照加快发展优质生猪业,突 较大比重 近年来.随着畜牧经济不 断发展.毕节地区畜牧业规模 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 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等 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这些 半节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问题严重制约、影响了毕节地 区畜牧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 展 只有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之路.才能进行畜牧业资源的 深度开发和畜产品的多层次加 工增值.实现规模经营与市场 的有效对接.促进畜牧业可持 续发展 一、毕节地区畜牧业产业 化发展的优势所在 1.受政策和市场双重影 响.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 极性提高.畜牧业生产发展势 头强劲。近年来,中央、省、 地方分别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 业和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 施,地委、行署把畜牧业与畜产品加工业作为毕 节地区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培植,粮食增产、农民 增收.粮价合理回升。带动了畜产品价格合理上 涨。畜产品生产效益趋好。农民愿意将手中的余 粮和资金用来发展畜牧业生产.对畜牧业经济发 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畜产品产量增 加、价格回升和畜牧业效益提高3个方面。 2.毕节地区畜牧业生产布局初步形成.区域 优势开始凸显。近年来,通过制定实施《毕节地 区“十一五”优质畜禽产业带规划》和申报实施 省优质畜产品基地等结构调整项目.促进了优势 产业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以黔西、金沙为优质 猪产业带;毕节、大方、织金、纳雍、威宁为优 州 出发展牛羊业.积极发展家禽 和特色养殖业的思路,近年 岳 来,毕节地区以适度规模养殖 地 为重点的养殖小区建设速度加 快,畜牧业内部结构有所改 善,猪肉在肉类产量中的比重 疫 正在下降。牛羊肉比重则逐年 上升,养殖方式开始转变。 4.以良种繁殖、饲草饲料 控 生产、动物防疫为主的体系建 设工程进一步加强。通过引进 、 优良品种。兴办和申报畜禽良 种繁育场.新增人工冻配点. 马 开展人工种草、绿肥种植、秸 秆青贮、饲料生产以及实施以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的动 物保护工程.全面强化畜牧业 内部各大体系建设工作 5.疫病防治力度加大.养 殖风险逐步降低 随着兽医体 制改革全面推进.动物疫病防 治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防疫 机构进一步完善。防疫队伍进一步加强。随着国 家和地方财政对畜牧业投入的增加.畜牧业生产 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6.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 近年来。通过实施 “1145”牧业助农增收工程.建畜牧强村和养殖 示范小区等措施.畜牧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 水平有所提高 以金沙绿健为代表的一批优质 畜产品基地已初具规模:以“百花”乳业为代 表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从无到有.现已基本步人 正轨。 二、毕节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传统畜牧业所占比重大、生产水平低、规 模小、效率差、商品率低、进入市场能力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呻圈缴 2.畜牧业发展资金不足。投入渠道单一。满 足不了发展需要。全区畜牧业的投入主要是财政 资金和各种项目资金,以及农民的少量投资、农 村信用社的小额农贷资金。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数量较小。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 3.生产者专业素质低.饲养和管理技术水平 落后。良种良法推广普及率低。良繁体系不完 善:饲料人户率、天然草场和农作物秸秆等资源 利用率低;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落后:养殖周期 长、出栏率低、成本高。 4.畜牧生产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目前。 畜牧业生产的主体是散养户。其生产规模小、水 平低。真正具备现代养殖特征、适应市场经济发 展要求的养殖大户和规模饲养场很少 广大农户 主要靠政府提供的各种信息和指导发展生产。生 产联合体、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中介组织很 少。致使信息反应迟钝、产品销售难、产业难以 发展壮大 5.市场建设和产品加工滞后、信息和营销组 织发展落后。龙头企业少。企业市场竞争力弱、 产业化程度低 6.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与畜牧业生产没有完 全衔接。养殖基地建设水平不高,缺乏具规模、 上档次的养殖基地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 方式尚未完全形成。 三、毕节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借鉴现代工业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大力 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一是借鉴现代工业的组织 形式、融资方法、质量标准和市场营销模式等。 提高畜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和产业化 水平。形成多元化投人格局。二是坚持以市场需 求为前提。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 为目标.积极探索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的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 千家万户发展的畜牧业格局。三是推进畜产品优 势区域建设。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组 织化程度。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着重解决基 地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方面 的问题 2.以加快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 生态畜牧业发展。一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毕节地区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8年第l0期 以畜牧强村和养殖示范小区为载体.全区规划建 设省级优质肉牛基地6个。优质肉羊基地4个。 优质猪基地4个,优质奶牛基地3个。优质禽基 地6个。分别集中连片开发,形成优势产业带。 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建立重点产业带14个。并严 格组织实施。二是按照“大力发展优质猪、突出 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家禽和特色养殖”的基本思 路,加快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速畜禽品种改 良,保护和发展可乐猪、乌蒙乌骨鸡等地方优良 品种。三是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 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农业发展的有关项目 资金捆绑使用,加大养殖小区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养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同时。吸收、 借鉴外地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结合毕节地区实 际,不断探索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标准化 管理的小区养殖模式,逐步形成养殖专业村、畜 禽产业生产带。四是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兴 建适度规模的养殖场,鼓励有技术、会管理的 人独资、合资建养殖场。形成多元并举、多轮 驱动的畜牧业产业化新格局 五是要规范养殖 小区技术管理.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基地建设 的问题。通过建沼气池、发展立体农业、无害 化处理畜禽粪便。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 发展。 3.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好社会化服务。 提高畜牧业产业组织化程度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是联系市场与农户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产业化 发展的中坚力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为群众协 调贷款.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聘请技术人员对 会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群众购买良种, 供应饲料,销售畜禽产品。实现养殖小区建设的 “六统一”。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 务。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我管 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通过市场行 为、社会行为。积极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及协会。在项目、资金、技术和信息服务等方 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 程度。 4.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发挥其在产 业化中的带动作用。一方面要完善和强化已有的 龙头企业。在体制上,搞好产权制度改革,转换 经营机制;在管理上,健全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l0期 责任制;在设备技术上,更新设备,推进技术改 造,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能力.增强企业产品 .fP圆缴 是要创优质产品.打名牌战略。满足人们对畜 产品的安全、优质、档次高、口感好的要求。 四是注重研发系列畜产品加工,如毛、皮革制 品的研究开发。延长产业链。实现畜产品的多重 增值。 6.强化体系建设。全面加强良繁体系、动物 保护体系、饲草饲料生产体系、畜产品安全体系 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各龙头企业与相应生产基 地在共有产业链条上建立互惠互利长期稳固的经 济利益共同体 另一方面要组建新型龙头企业。 按着畜产品实有量和市场需求特点.组建高起 点、高科技、高附加值、适度规模的新型龙头企 业,通过精深加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 市场。实现畜产品加工增值.从而促进畜牧业发 展。同时。要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改革创新 的建设工作。全面提高畜牧业技术服务水平 7.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牧。一是要依 托畜牧科研部门。提供技术咨询、指导服务。搞 好新产品开发、试验、示范,强力推广、合理利 信贷机制。对有发展前景、经营管理好、辐射带 动能力强的企业。金融部门应给予支持。切实解 用.提高科技成果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中的转化率 决龙头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5.培养和拓宽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必须依靠市场这 个有效载体.架起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一 是要在巩固和壮大传统畜产品交易市场的同时. 在有条件的地方有计划地建设畜产品专业市场. 和使用率。二是从畜禽品种选优、饲养、繁殖、 疫病防治到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贮运、营销 等全过程,实行重点技术与配套技术集成运用. 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对现有畜牧专业技术人员严格管理、竞争上 岗,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和奖惩制度。创造良 好的工作环境。塑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定期进行 为生产者进行商品交换提供场所.并与城乡集 贸市场结合.逐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畜产品市场 体系。拓宽畜产品流通渠道。二是要多渠道、 多形式地开拓畜产品市场空间。通过定点屠宰、 畜产品加工等形式。抢占本地畜产品市场。三 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新形势需要。 四是根据养殖户的养殖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 进行配套技术的综合培训.提高其科学饲养和经 营管理水平。口 ^ = ^ c J‘0 ^‘0 ^‘: 0 ^‘c c ^ = ^‘= ^' ‘ ^00 ^ 0 ^ ^ 0 ^‘ ^‘t0d‘ ^‘。 ^ ^‘0 ^ 0 ^‘= ^‘: ^‘0 0= ^‘ (上接第30页) 阉割首免、常年补免相结合,认真组织实施计划 免疫和强制免疫,严格按照“六统一” (统一时 间、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 统一免疫村组、统一评价免疫质量)、 “六不漏” (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 大宣传力度.组织广大养殖户积极参与科技养殖 技术培训。采取编印科技养猪技术规程和防疫程 序、制作科普宣教片等方式。深入村民小组开展 培训指导工作 重点培训养殖小区规模生产技 术、瘦肉型猪规模生产技术、配合饲料应用技 术、生食干喂技术。规模猪场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方法和标准,全主位、 多层次开展免疫工作.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率 达l00%:圈舍消毒达100%。进一步强化动物防 疫监督执法力度,加强产地、流通、屠宰等环节 的检疫;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市场监 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等.全面提高农民接受 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同时。积极组织企业、畜 牧技术推广单位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切实提 高科技到位率和覆盖率 7.加强生猪生产信息的分析和预警 各乡镇和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建立基础数 管:加强规模养殖场饲料、用药监控。认真开展 饲料安全检测工作,打击劣质饲料和违禁药品,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6.普及科技养殖。全面推进饲养方式转变 创新科普培训方式.实施科技人户工程。加 据采集系统.以养猪大乡镇和生猪规模养殖场为 重点.加强定点跟踪调查,强化生猪生产形势 分析.定期进行信息发布,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 生产。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