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HTC和NOKIA

来源:六九路网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HTC和NOKIA

首先我们来分析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状态。中国手机市场竞争状态我觉得可以用两句话说明,即市场广阔,竞争巨大。随着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手机的需求不断增大,可以说中国手机市场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但是,不同手机品牌间存在激烈竞争,欧美品牌如苹果,诺基亚,亚洲品牌如三星,包括中国品牌HTC甚至山寨机都在抢夺市场。根据波特五力模型中的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研究分析,①现有竞争者力量强,数量多。②产业增长速度块。③手机行业固定成本高。④竞争对手类型多样。⑤战略利益相关性强,而且是负相关。⑥退出成本高。这些都给HTC和诺基亚公司的竞争增添了压力。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诺基亚公司和HTC公司的基本信息。

诺基亚公司基本信息

诺基亚(Nokia)公司成立于1865年,经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设备供应商。

国家:芬兰(欧洲)

行业:消费电子,IT(移动通信),互联网

产品:智能手机,手机,电脑,掌上电脑

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maemo,meego)

服务:Ovi(Ovi地图,Ovi生活通,照片共享,玩乐,游戏)

营业额:569.66亿美元,净利润:12.38亿美元。(2010年世界500强第120名)

主要子公司:欧洲诺基亚西门子(诺基亚有50%的股份),英国塞班公司,英国VERTU等。世界最强的手机制造厂商,市场份额占近40%

全球拥有9个工厂,其中亚洲4个、北美1个、南美1个、欧洲3个

HTC公司基本信息

HTC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手机设备业界中成长最快速的企业之一,并在过去几年中,深获消费者的肯定。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更评选HTC为2007年亚洲地区科技公司表现最佳的第二名,并在2006年将该公司列为全球排名第三的科技公司。

国家:中国

行业:电子

产品:智能手机,手机,HTCFlyer平板电脑

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2.1)

服务:许多在大陆不被支持

营业额:2011年四月份,HTC营业额达到了13.22亿美元,和三月份相比,增幅为

4.5%,与2010年四月份相比,同比增幅达到113.41%。经过统计,HTC在2011年前四个月的收益大概是1428.88亿新台币(约合49.63亿美元),和2010年同期相比,整体增幅达到了154%。

主要子公司:无子公司,但与许多大公司包括欧洲五家领先业界的电信公司、美国最大的四家,以及亚洲许多正快速成长的电信业者。有合作关系。

在诺基亚和HTC的竞争中,我将诺基亚处于领导地位,将HTC处于挑战者地位。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以上两个公司进行分析。

㈠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

诺基亚在供应商的管理方面主要实行两种模式,即星园模式和东莞的VMI模式。星园是指2000年5月,为了便于供应链的管理,诺基亚在北京建立了星网工业园,其中融合了大量的合作伙伴。入园的合作伙伴包括三洋锂离子电池、威讯射频芯片、揖斐电精密印刷线路板以及富士康等世界著名企业。星园模式极大地缩短了供应距离,供应商和Nokia生产线毗邻而居,大大降低了空运、海运等物流成本,并有效降低库存量;快捷的供应使得订货提前期大为缩短,实现了24小时内接单出货的“按销定产”模式;有的配套厂商甚至准备专门建造直接通向Nokia组装厂厂房的超大型传送带,供应流程简化到了极点。星园模式体现了Nokia同其战略合作伙伴的战略共生体关系。在协作过程中,Nokia同合作伙伴以竞争战略为中心,在产品研发、供应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等进行广泛的协同;通过对人员、信息和流程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研发、管理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极大地增强诺基亚及其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协同竞争力。

东莞的VMI模式是指降低供应链总成本,减少库存量;快速反应,产品从下单到出货

不超过24小时;树立信任型合作关系,风险共担。这些使供应商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牢固的供应关系,从而使供应商更专注于产品质量。

反观HTC公司,HTC无子公司,但与许多大公司包括欧洲五家领先业界的电信公司、美国最大的四家,以及亚洲许多正快速成长的电信业者。有合作关系。这有利于吸收各公司优势,也有利于HTC公司在技术上投入更多,但同时也存在弊端。

通过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结论:⑴要素供应方行业的集中化程度,诺基亚比HTC集中。⑵诺基亚是其供方集团的主要客户。⑶供应这一要素也是诺基亚这一企业的主要投入资源。

总而言之,诺基亚是供应商的主要客户,这一项目所占比重大。所以在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上,供应商不占很大优势。HTC则过多的依靠于供应商,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㈡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

Nokia在2001年开始实行从分销到直供,在得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后,Nokia就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寻找省级代理商,而此前它的产品一直依靠蜂星等6家全国总代理商进行销售。此后,Nokia同国美、迪信通、苏宁等零售连销店实行全国性的产品直供。直供模式使得渠道更加扁平化,Nokia对于终端市场的掌控能力大大增强。在终端的配合下,2006年头两个季度的大规模降价攻势收效明显。从分销到直供的模式,预示着手机供应链由核心企业(Nokia)模式过渡到以终端为龙头的龙头企业模式。

HTC同样采取市场直销策略,但由于起步晚,市场占有率不足。

通过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结论:⑴双方采用直销,买方均为大批量集中购买。⑵诺基

亚公司凭借其高市场占有率,在买方业务购买额份额大于HTC。⑶两者都存在价格合理的替代品⑷买方面临的购买转移成本方面,诺基亚大于HTC。⑸两公司的产品都是买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投入。

㈢替代品生产商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MP3、MP4、数码相机等也更普及。这些都能替代手机的部分功能并更专业。在通讯上,人们也可以用网络替代,比如:QQ、MSN、E-mail、论坛、视频等。但是,针对网络,越来越多的手机能上网聊QQ、MSN、E-mail等,手机具有便携优势。

通过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结论:替代品威胁不大。

㈣入侵者研究

⑴规模经济:诺基亚每年生产一亿多的手机,获得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使用symbian软件的手机,并且强大的供应链管理是它坚固的后盾。HTC主要使用Android2.1软件,就功能而言,同样的功能,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可能会比较直观操作简单。

⑵产品差别化:诺基亚的产品囊括了低中高三个层级,并且具有近40%的大众支持者。HTC产品层级不清晰,个人认为外观差别不大,外形不够时尚。

⑶资本需求:在资本投入方面,与诺基亚相比,HTC将更多资金放在技术研究上,在扩展性和硬件上高于诺基亚。

通过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结论:诺基亚经济规模大,有明确的产品定位,HTC手机技

术先进。

引用engadget中国上一段话----在诺基亚机型横扫市场的时候,我们也没想到专注于做智能机的HTC会成长起来,而诺基亚帝国会衰弱下去,日前HTC的市值已经达到338.8亿美元,高于诺基亚的328.4亿美元,也远远超过了RIM的285亿美元。HTC很好的诠释了系统留给别人做,好好做硬件的角色,当然我们还不能确认HTC会在宝座上多久,我们也不知道未来的市场格局会如何,前面还有一个苹果值得不断学习。

在目前竞争中,诺基亚在手机界的霸主地位丧失,我认为诺基亚要重新获得市场份额应做到在保持原有优势的条件下,着重发展技术,完善系统。而HTC则应建立自己的子公司,减少对供应商的过度依赖,从而减少风险性;明确市场定位,生产适合不同消费者层的产品;提高外观时尚度;注重广告宣传。唯有这样才能保住霸主地位。

但是我认为,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波特五力模型仍存在其缺陷。缺陷主要在于波特五力模型将HTC和诺基亚公司处于一种绝对的竞争状态,这是不符合现在的发展要求的。我更期待两者的合作,可以利用诺基亚公司的供货商优势和外表时尚美观与HTC先进的技术相结合。相信这样可以同时提高两者的竞争力达到互利的效果。同时据国外媒体报道,HTC北亚区总经理董俊良表示并不排斥与竞争对手诺基亚合作,并表示微软近期与诺基亚的合作不会影响HTC未来的业务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