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小升初语文初一新生入学分班考
试押题密卷(3)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ò zhàn gū dōng zhí zi chuān suō láng zhōng ( )( )( )( )( ) xí fù huī huáng miáo tiao fēng sāo dǎ liàng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8分)
喳( ) 吭( ) 娜( ) 伊( ) 渣( ) 坑( ) 挪( ) 尹( ) 三、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句子是( )(4分)
A.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合作,积极探索。 C.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D.各地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四、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B.同学们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都在为进球而欢呼。 C.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老师交代的任务完成了! D.春天来了,大地到处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五、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填序号)(6分) A.排比 B.夸张 C.比喻 D.拟人
1.清风轻轻拂过柳树的发梢。( ) 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改为双重否定句)
2.春天,土里钻出小草,为大地增添生机。我愿,这棵小草是我。(照样子,写句子)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修改病句)
4.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七、口语交际。(6分)
李容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因病住院。她的同桌好友张林星期天到医院探望她。李容请张林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语文老师赵老师,并请张林代自己向赵老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赵老师能批改好,让张林后天来时带给她。
第二天,张林把李容的作文交给赵老师时,对赵老师说:根据语境,写出张林的转述语,要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45个字。
八、阅读理解。(22分)
(一)曹彬仁爱(10分)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 张光祖《言行龟鉴》)
[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所居堂屋敝( ) .(2)吾为将(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2分)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3分)
4.文章通过 、 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 ”的德行。(3分)
(二)背影(节选)(12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2分)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2分)
4.第3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2分)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2分)
A. 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九、习作。(30分)
生活需要笑,笑有千姿百态,笑中有喜也有忧……此中滋味,你一定感受过吧!请以“笑”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要真实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语句要通顺,准确使用标点符号;(3)主题要突出;(4)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答案
一、破绽 咕咚 侄子 穿梭 郎中 媳妇 辉煌 苗条 风骚 打量 二、叽喳 渣滓 吭叽 大坑 娜娜 挪动 伊人 尹正 三、C 四、B 五、
六、1.我不得不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2.示例:荷花开满池塘,为人间增添美丽 这池荷花是我 3.示例:《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
4.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难道有谁不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吗?
七、示例:赵老师:张林生病住院了,不能按时交作文,她感到很抱歉。她想请您改好作文,让我明天带给她。 八、(一)1.(1)居住 (2)担任
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4.不以个人喜怒杀人 冬日不修敝屋 仁心爱物
(二)1.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祸不单行,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引出下文作好铺垫。
3.不好。因为“说过”只是顺便一说,改为“好”语气不如原来坚定。
而“定”表示已经决定了,更为恰当。
4.不重复。因为“再三”表示“多次”,说明父亲多次对“我”表示关心。而“仔细”是一种状态,二者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深情,不矛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