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昌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哈溪自然保护站,甘肃武威733206)摘要院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当地的居民,都极其地关注祁连山的生态修复问题。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修复的过
程中,祁连山还有较多的问题存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院祁连山;生态修复;现状;对策
在西部生态安全的维护上,祁连山生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十分有必要加大祁连山的生态修复力度,保护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给当地居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1祁连山的生态修复现状
1.1没有建立起长效的监管机制从建设修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之后,政府先后制定了多项措施和政策,而且在治理和保护生态方面也获得了一些成效。然而由于没有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依旧有许多破坏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无法保障治理修复的工作效率,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机构间常会有重复处罚的情况发生。(2)没有科学配置执法力量和监管力量,监管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的形势,对保护区的综合监管效能产生了极大影响。1.2严峻的修复生态、修复形势一直以来,国家都偏重于经济发展,却没有予以生态保护足够的重视[1],因此,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并非短期的事。虽然当前已基本关停了生态区的开矿等企业,然而依旧存在着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以及植被破坏等问题,当地居民和环境承载力依旧有着突出的矛盾[2]。此外,虽然保护区已建立三级保护管理体系,然而因涉及范围较广,无法保证监管效益,再加上草地和林地没有明确的权属,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周期较长,且缺乏完善的修复技术和足够的修复资金,因此,可以说当前的生态修复形势较为严峻[3]。2祁连山生态修复对策
2.1依法推动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结合政策约束以及政策引导,坚决关停违规采矿点,避免问题增量,若企业存在违法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加大力度处治,若部门和地方政府整改不力,要严格问责。同时,限期治理生态实验区设施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污染破坏增量,并积极促进规范化和科学的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提升治理水平。2.2规范水电开发项目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可在保护区内批建水电开发项目,若建设中的水电开发项目拥有齐全的手续,需要落实环保措施和环评方案,避免破坏生态。此外,若引水式电站已建成,需遵照相应的原则,使流域生态用水得以保障,并对生态下泄流量监控设备以及设备进行配置。2.3建立旅游退出机制依法规范保护全部的旅游开发项目,建立实时的退出机制。若旅游开发项目批建不符或者未批先建,需即刻停止建设和开发,恢复原状。此外,一旦旅游开发项目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方向不符,也应使其关闭。2.4尽可能避免人为活动破坏祁连山保护区针对一切会影响生态功能的人为活动,需严格禁止,并引导保护区内居民有序和逐步转移,减少生态压力,同时,加大力度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另外,采用自然修复和生态治理等方式治理迁移出去的居民点和耕地。2.5落实草原禁牧制度要强化同国家部委的衔接,争取获得更多治理规划祁连山的支持力度,同时,提高政绩考核中生态保护的权重,保障治理草原环境的权益。另外,科学核定草场载畜量,落实草原禁牧制度,积极展开移民搬迁工作。确保草畜的基本平衡得以尽早实现,除了需转变生活方式外,还应转变生产方式,这样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2.6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建立起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长效机制,并落实于行动中。同时,严格执行管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法规,采用法治措施,促进常态化和规范化的祁连山环境管理。另外,强化科技培训,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让更多的人积极主动投身于保护祁连山生态的环境保护中,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更大的成效。3结语
总之,要想确保修复和治理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成效,首先应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并落实到每一环节,同时,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政府,还是当地的企业和居民,都应强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并落实于行动,这样才可有助力于改善祁连山生态环境,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参考文献
[1]赵维俊,刘贤德,金铭等.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叶片———枯落物———土壤
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土壤学报,2016(2)
[2]张强,杜志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祁连山
冰川与水涵养生态功能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6(10)
[3]牛赟,成彩霞,赵维俊等.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林水文特征与生
态因子关系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1)
(责任编辑舒丹丹)-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