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
《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
1.比一比,组词语
悔( ) 谐( ) 诵( ) 缺( ) 诵( ) 皆( ) 涌( ) 缸( ) 2.下列词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称谓(chēng wèi)B.羞耻(xiū chǐ) C.窥探(kuī tàn) D.岂不(qí bú)
3.下列句中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 A.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B.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C.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作品质量要好。 D.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5.佳佳读书方法不对,记不住内容,她的哥哥可以用下面( )来提醒她;兰兰读书总是不用心,往往半途而废,你可以用下面( )来劝说她。
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 / 6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选文的作者是 代的 。 (2)解释下列字词
盖: 恒: 自足: (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 ,缺之则 ;二者是 ,缺之则 ;三者是 ,缺之则 。
(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
2 / 6
参考答案
1.示例:后悔 和谐 朗诵 缺少 教诲 皆大欢喜 汹涌 水缸 2.D 3.C
4.(1)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2)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已经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5.A C
6.(1)清 曾国藩
(2)语气词。 恒心。 自己满足。
(3)有志 甘为下流 有识 会以一得自足 有恒 有不成之事 (4)示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
《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一个人有了xiū chǐ( )心,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会于心不安。
2.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经典sòng dú( )活动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吸引了许多家长前来观看。
3.教室里安静极了,张明透过门缝kuī jiàn( )几个同学正在给老师准备生日礼物。
4.做事贵在chí zhī yǐ héng( ),三天打鱼,两天画网,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二、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3 / 6
晦 悔 梅 悔
1.这篇文章滥用典故,有些句子读起来有 涩之感。 2.老师对我们的教 ,真似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啊! 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 花扑鼻香。 4.他不听劝告,结果上当受骗,如今后 莫及。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识: 厌: 诲:
句子意思: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敏: 好: 耻:
句子意思:
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
断: 下流:
句子意思: 4.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
急:
句子意思: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心不在此,则 , , ,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 , ,是知也。
3.曾国潘指出,士人读书要具备三个要点,即有 ,有 有 ,这三者
4 / 6
缺一不可。
4.朱熹认为,读书需要 到, 到, 到。其中最重要的是 到。正所谓“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
劝学诗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当天夜晚11点到第二天凌展1点为三更。②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③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④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同是谈读书,这首诗与课文中的语段在论述的角度上有何不同?试概括说明。 参考答案
一、1.羞耻 2.诵读 3.窥见 4.持之以恒 二、1.晦 2.诲 3.梅 4.悔
三、1.记住 满足 教诲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
5 / 6
2.勤勉 喜好 以……为耻 勤勉并且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决然,绝对 下等,劣等 有志向的人则自己绝对不甘心为下等。 4.关键,重要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四、1.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 2.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3.志 识 恒 4.心 眼 口 心
五、1.每天半夜三更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没有勤奋学习。
2.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尽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3.课文中的语段从读书的态度、读书的方法谈读书,而这首诗是从读书的时间这一角度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应该在年少时期就努力奋进,好好学习,免得到老的时候后悔。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