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和预防措施的探讨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工程技术 SCIENCE&I FOHNOLCOY INFOR._呈9Q Q:MATION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和预防措施的探讨 (1.蚌埠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蚌埠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吴宜凌’李应强 233000 2.山东省邹城市兖矿集团基本建设管理处 273500)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混凝土在城市建 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 料,早期强度低,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裂缝缺陷,影响建筑结构 的整体性和耐久性,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 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等。如何更好地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清华园小区 土的线温度膨胀系数与钢筋的相近,温度变化时在混凝土和钢 筋间引起的内力很小,不致产生不利的变形,但是钢筋没有收 缩的性能,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有阻滞作用,使混凝土收缩开 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表层混凝土的收缩较内部大,而内 部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蓄积得多,其温度却比表层为高,若内 部与外部变形差较大,也会导致表层混凝土开裂。 3.防止和减轻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措施 3.1设计措施 3.1.1留设伸缩缝:根据结构和屋盖(楼盖)的类别,按照 GB 500 1 0 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留设。 对于长期暴露在外的混凝土结构或保温措施较差的顶部楼层,也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外露构件,如挑檐、栏板等也应按规范 的要求设置伸缩缝。 3.1.2留设后浇带:主要是释放早期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 /J ̄---收缩为主的变形,并不直接减小温度应力,而是提高它对温 ,底层是菜市、商店,二层以上为住宅,部分区域有人防地下 室,平面尺寸1 22.50mx69,80m,如图一,本文结合该小区 的设计与施工对混凝上结构裂缝的成因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度应力的耐受能力。 A.间距和宽度: JG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 规定,后浇带的留设间距以30-40m为宜,预留宽度以 800~1 000 mill为宜。 B.位置:对于小跨梁开间或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可设在梁 跨1/3处;平面布置时要注意粱的布置,梁的布置宜平行于后浇 2.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特点 带,以免粱截断太多;视具体情况可沿平面曲折通过。 混凝士裂缝的成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荷载作用下产 C 板带内的钢筋先作分离处理,浇灌混凝土前将两侧分离 生的,一类与受力无关,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膨胀以及温度 钢筋加焊,如图二,梁钢筋一般可不断开,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一 般在两个月后浇灌,浇注时的温度宜接近主体混凝土浇注时的温 变化的体积变形所产生的。 2,1由外荷引起的裂缝(结构性裂缝) 度,且宜用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 2.1.1由于现浇板_卜过早施工加荷引起的裂缝。GB 50204 3.1.3楼板配筋时考虑温度和收缩应力的影响 ,将这部分配 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上强 筋与受力钢筋叠 度在达到1.2 N/ram 之前,不得在上面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 加,沿长度方向中 架。如果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仍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 间1/3区域上部钢 0%钢筋拉 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过甲.地加荷,会使现浇板产生裂缝或出 筋有5 通。 3.1.4控制应 垫王笔 瞧量j 塑 嚣 柳 力集中裂缝,对孔 洞周边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3.1.5采取良好的保温隔热 措施,屋而保温隔热层选用保温 缝) 隔热性能好的材料等 3.2施工措施 2.2.1收缩和膨胀是混凝土在结硬过程中本身体积的变形, {娄{}{后瓷带 3.2.1严格控制混凝士原材 与荷载无关。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体积会收缩,在水中结硬体 积要膨胀。当混凝土受到各种制约不能自由收缩时,就在混凝 料的质量,特别是骨料的含 土中产生拉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在钢筋混凝土构 泥量控制在1%以下; 件中,钢筋使混凝土收缩受到 且碍,故钢筋因混凝土收缩受到 3.2.2严格控制水灰比, 压应力,而混凝土则受有拉应力。混凝土结硬过程中特别是结 可以大大减少混凝土的干  硬初期,水泥水化凝结作用引起体积的凝缩,以及混凝土内游 缩-3.2.3水泥选用水化热 离水分蒸发引起的干缩,是产生收缩变形的主要原因。 2.2.2当温度变化时,混凝土也随之热胀冷缩,虽然混凝 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 现过火的变形。 2.1.2施工荷载大于结构构件允许的使用荷载,导致结构出 现裂缝(多出现在板上)。 2.1.3在混凝_十未达到规防范要求的设计强度而提前拆模, 引起结构裂缝。 2.2混凝土的收缩膨胀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非结构性裂 4 J ^■● ■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5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g蛆 Q:g SCIENCE&I ECHNOLOOY INFORMA lION 工程技术 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掺入适量粉煤灰,既增加和易性,又降低 3.2.6混凝土拆模时间要掌握好,尽可能养护时间长一些, 水化热(掺水泥用量的1 5%,降低水化热的l5%左右),而且可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 ̄C以上,不得浇水。施工过程 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收缩,提高抗浸蚀性,对提高混凝土的 中应加强管理,以确保施工质量。 质量及抗裂性能由着积极的效果t 3.2.4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时间适量延长,提高混凝土的密实 参考文献 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3) 3.2.5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养护的目的是要是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 0-2002) 混凝土保持或尽可能接近于饱和状态,是水化作用达到其最大的 【3]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壬铁 速度,得到更高强度的混凝土。混凝土浇捣完毕后,浇水养护时 梦 间不得少于14昼夜,并用草袋覆盖。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 [4】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几点建议张小丽 浇水,应采取保温措施。 城市污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概论 宋峰 (衡水市污水处理厂河北衡水053000)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污水回用可以缓解水资源危机,由于它具有水源稳定可 机物和有机物氧化或还原成无害的化合物,或者转化成容易与 靠、处理成本较低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重视。 水分离的物质形态,从而实现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和无害化。 城市污水经处理后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城市杂用水、景观 氧化还原法本质上是一个电子转移过程,其氧化和还原总是 环境用水、补充水源等多个领域,为了提高污水回用质量,拓展 同时发生的。按照污染物的净化机理,氧化还原法包括氧化法、 污水回用范围,城市污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 还原法和电解法三大类。在选择处理药剂和方法时,应当遵循以 课题 下原则: 3.1处理效果好,反应产物无毒无害,不需进行二次处理t 1.混凝技术 3.2处理费用合理,所需的药剂与材料容易获得; 混凝技术是通过向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水中的细分散 3.3操作性好,在常温和较宽的pH值范围内具有较快的反应 颗粒和胶体物质脱稳凝聚,并进一步形成絮凝体的过程,其中包括 速度, 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 3.4与前后处理工艺的目标一致,搭配方便。 目前,混凝技术在水处理界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混凝技术 可以降低污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某 4.消毒技术 些重金属毒物和放射性物质等,也可以去除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 消毒是指通过消毒剂或其它消毒手段,杀灭水中致病微生物 氮和磷等可溶性有机物;此外,在污泥脱水前的浓缩过程中,通 的处理过程。消毒与灭菌是两种不同的处理工艺,在消毒过程中 过投加混凝剂还能够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所以,混凝技术在水 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均被破坏,它仅要求杀灭致病微生物,而灭菌 处理中使用非常广泛,即可以作为独立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和其 则要求杀灭全部微生物。对于城市污水回用工程,消毒是必不日『 它处理法如生物处理等进行组合。混凝技术可作为污水的预处 少的处理工艺。 理,中间处理或终端处理。在污水回用深度处理中,经常采用混 消毒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 凝技术,然后再用过滤技术获得相应水质。 法主要有加热、冷冻 辐射紫外线和微波消毒等。但目前最常用 的还是使用化学药剂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利用各种化学药剂进 2.过滤技术 行消毒,常用的化学药剂有多种氧化剂(氯、臭氧、溴、碘、高 在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 锰酸钾等)、某些重金属离子(银、铜等)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总的来说,有效 等 ・般来说,氯尽管价格便宜,但是氯消毒引起一系列的不良 的过滤有以下作用: 作用,因此,目前腱开了对其它的污水消毒_予段的研究。其中臭 2.1去除化学沉淀或生物处理过程中未能沉降的悬浮颗粒和 氧被认为是可替代氯的有前途的消毒剂。紫外线适用于小水量、 微絮凝体; 清洁水的消毒;重金属常用于除藻及工业用水?fIi毒;溴和碘及其 2.2能增加悬浮物 浊度、BOD、C OD、磷、重金属、 制剂可用干游泳池水消毒以及军队野战中的临时用水消毒。加热 细菌、病毒和其它物质的去除效率; 和辐射对污泥消毒较为合适。近年来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取代氯的 2.3由于去除1厂悬浮物和其它干扰物质,因而提高了消毒效 新消毒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得到不断的研究。 率,降低了消毒剂用量 2.4作为如活性炭滤池等工艺的预处理能使其减少有机物负 5.膜分离技术 荷,提高处理效率; 膜分离技术是通过利用特殊的有机高分子或无机材料制成的 2.5有利于提高化学处理或生化处理后出水水质的可靠性, 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渗透作用的差异,以外界能量或化学 保证处理厂连续操作; 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 2.6 ̄.11用滤池细滤料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可以与生物脱氮作用 积的技术。 相结合。 近几十年来,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到污水处理领域,形成了新 的污水处理方法,它包含微滤、超滤、电渗析、纳滤、反渗透、气 3.氧化还原技术 体渗透和渗透汽化等。微滤和超滤去除颗粒直径较大,但运行所 氧化还原技术是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已经 需压力低,膜的成本低,与水处理中传统的混凝过程相比,它 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通过化学反应把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无 对水中病菌可提供一个静止的阻挡层,因此病菌残留下来的机 6O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