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笫二章城市和城市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区位) 【考试大纲】运用实例,分析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考点解读】①运用各种图表信息分析城市区位形成的因素 【基本知识】:1.区位的概念
(1)区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2.列表归纳: 分类 区位因素 平原 地形 高原 山区的沿河谷地 中低纬度 自 然 因 素 气候 沿海地区 干旱荒漠 高纬寒冷 热带雨林 水运起点或终点 河流汇合处 河过河点 流 河口 区位特点 实例分析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我国大部分城市分布在东部平原区;世界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城市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平原。 热带高原凉爽 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分布在巴西高原 比较开阔,交通便利,如:汾河谷地的太原、渭河的西安 水源充足 气温适中,降水适度 城市密度大,规模大 气候比内陆地区优越 过分干旱缺水 气温过低 过分湿热 便于货物转运 人、物流的集散中转 河流两岸,便于交流 河流腹地宽广 如:江西赣州。 如:重庆、武汉、宜宾(长江与岷江) 如:伦敦 如:天津、上海、广州 如:瑞士的伯尔尼建在阿勒河上曲流处;巴黎在塞纳河中的小岛上发展起来 伯明翰、匹兹堡、大同、抚顺、开滦等 阿伯丁、大庆、玉门、东营等 鞍山、包头、攀枝花、本溪等 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张家界市、五大连池市、黄山市 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 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澳)、伊斯兰堡(巴基斯坦首都)、合肥市 硅谷、筑波(日本) 深圳 旅顺、圣地亚哥、土伦(法) 麦加、麦地那(沙特)、梵蒂冈、拉萨 城市密度小,规模小 弯曲度大、河心岛 有利于安全防卫 依靠煤炭发展起来 石油 自然资源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交通 政治 科技 政策 军事 宗教 铁矿 金矿 旅游资源 铁路枢纽 首都、行政中心 方法总结:如何分析讨论一个城市(聚落)的区位因素?
○首先应该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到一定的地点的;
○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这个城市的发展,从而找出这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它的影响因素可能不同。所以,
1
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认识到影响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典型例题】(12年全国卷)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陆交通枢纽
(答案:D D) 【例1】:(06年全国卷)右图表示某国略图。①曾是该国首都 和最大城市。现在该国已将首都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完成下 列要求。
(1)城市①所在的地形区位于________气候区, 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①、②两城市的区位差异,完成下表。 区位条件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城市① 城市② 在国土中的位置 (3)关于该国首都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带来的影响叙述错 误的是:
A.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B.促进北部边境贸易的发展 C.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把政治中心与经济分开 【例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2
(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____、____、____、____分布。
(2)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试分析图10中阴影区所示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10分)
【例4】:读下图,回答(1)~(2)小题。
(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燕京在国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例1:(1)热带季风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2)(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沿海 内陆;铁路、河运、海运交通枢纽 铁路、河运交通枢纽;河口三角洲 河谷平原;南部 中部;(3) C
例2:(1)海岸、江河、铁路干线、边境。 (2)(甲城市)哈尔滨: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乙城市)广州: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毗邻港澳。(丙城市)拉萨: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例3: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降水适度,气温适中);完善发达的(海、陆、 空)交通运输(港口优良,海运发达;有铁路、公路与东、中部地区联系;航空运输发达); 科技水平高: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
例4:(1)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
3
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2)位于儿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往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 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往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基本能力】
下面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聚落主要沿( )
A.河流分布 B.海岸线分布
C.公路干线分布 D.山谷分布
2我国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有(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大庆
3从地形状况看,世界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丘陵地区 D.崎岖山区
读下图,完成4-5题。
4.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 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5.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 间,辽宁省成为我国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 城市最多的省。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7—9题。 6.清王朝时期导致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主 要因素是( )
A.政治 B.宗教 C.交通 D.气候 7.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B.军事衰弱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C.交通运输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D.人口迁移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 8.关于图中A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是该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B.人口大量外迁是解决该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C.资源枯竭是制约该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该城市成为辽宁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下图是“某地区某种人文景观的分布图”,据此回答9--11题。
4
9.这张图的标题可能是 ( )
A.乳畜带分布图 B.石油工业区分布图
C.城镇分布图 D.种族严重冲突地区分布图 10.影响图中景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开发时间的长短 B.宗教与军事 C.气候与河流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11.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图示景观多分布于( )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崎岖山区 D.复杂的丘陵地区 12.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主要聚落密集区的是:①西欧平原地区 ②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区 ③东亚沿海平原地区 ④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 ⑤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3.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
A.两条河流汇合处 B.河流发源地 C.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 D.河口位置 14.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发育不相关的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布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下图为世界某平原上的历史名城示意 图。读图,完成16-17题。
15.18世纪中期,当地开发资源兴起的支柱 产业部门最可能是
A.钢铁工业 B.旅游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乳畜业 16.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国家政策扶持,港口服务功能多 B.背靠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 C.劳动力密集,旅游资源丰富 D.河流提供水源,内河航运条件较好 17.关于我国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表现为城市面积扩大和农业用地减少 ②工业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陆路交通的发展导致了“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衰落 ④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城市的选址与拓展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九大都市圈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九大都市圈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地形开阔、土壤肥沃、水网密集 B.气候较适宜、取水方便
5
C.交通便利、工农业比较发达 D.人口自然增长快、科技水平高 19.关于几大都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九大都市圈农业化水平高 B.九大都市圈交通便利,相互联系紧密 C.九大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 D.九大都市圈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20.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五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 的是____、____城市,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D城市兴起的共同区 位因素是____:
(3)A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 是________,促进其发展和限
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
分别主要是____。C城市位于____地貌上。D城市适于发展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上。 22.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图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 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6
(1)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2分)
许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自然造就了河流,河流养育了城市。 23.读下面中外著名城市景观照片,完成表格: 城市景观照片 城市名称 河流及所注入的海洋或河流 城市所在地的地形区名称 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 河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1)(2)(3) 7
参考答案
1-5:CCADB 6-10:AACCC 11-15:ACBCA 16-19:DDBC
20.(1)A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 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2)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 (长江或河流)供水。 21. (1)B C 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临河,气候可能湿润等(自然条件优越)(2)丰 富矿产资源 (3)石油资源丰富 铁路运输: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河口三角洲;钢铁 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旅游;略(在连结B、C、D、E四城市铁路线的交汇处)
22.临海(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 技术及管理经验。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 展 23. 巴黎 塞纳河 大西洋(或英吉利海峡) 巴黎盆地 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上海 黄浦江 长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在夏秋季节出现明显的汛期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提供水源 便于航运 发展旅游业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