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我的家在哪里
1.地图的语言非常丰富,但地图的基本“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2.关于地图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图的正上方一定是正北方
B.任何地图都可用一般定向法来确定方向 C.经纬网是用来确定地理位置的,与方向无关 D.有指向标的地图应该根据指向标来定向 3.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4.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所指的方向通常为(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5.早晨,当你面向太阳张开双臂时,你的左手指向的是( ) A.东方 B.北方 C. 南方 D.西方
6.下图中该中学校门的朝向是( )
A.北方 B.东方 C.西方 D.南方
7.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1∶5 000 B.五十万分之一 C.1厘米代表10千米 D.
8.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通常可用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表示
③比例尺是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④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9.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 A.世界政区图 B.亚洲地形图 C.浙江省政区图 D.中国地形图
10.杭州到海南岛的直线距离约为1 100千米,在某一地图上量得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2厘米。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1
A.1∶5 000 000 B.1∶500 000
C.1∶2 000 000 D.1∶200 000
11.老人们到社区老年活动室参加娱乐活动,这体现了社区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12.如果你发现社区居民在社区内乱倒垃圾,污染了环境,你应该( ) 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装作没看见,不闻不问 ②我们都是社区的一分子,应上前劝阻 ③搬到别的高档小区去
④向社区居民倡议,号召大家文明生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人们在一个社区中生活,会逐渐适应那里的环境,进而对所生活的社区产生喜爱和依恋的感情,这就是对社区的认同感。下列关于“营建美好社区”的发言,最能反映社区认同感的是( )
A.本区的住户都是高科技产业的从业人员 B.本区的环境是全市各社区中最好的 C.本区的居民都是一个部门的
D.本区的居民都以身为本社区的一分子而感到光荣 14.将相应的社区功能填入括号。 (1)校园内车辆停放的规定( ) (2)学校选举中层干部( )
(3)假期后,学校正常上课了( ) (4)学校食堂天天正常开张( )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经济功能
15.你能判断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社区哪方面的功能吗?请你把它们填在横线上。
图甲:____________ 图乙:____________
16.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数字式 1∶18 000 000 ③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线段式 ①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2
文字式 ②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米
17.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林地位于村庄的________方向。 (2)河流大致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流。
(3)一辆汽车正从B地向A地驶来,在经过河上桥梁时,汽车是向________行驶的。 (4)量得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根据图中比例尺,则A、B两点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18.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________图所表示的地区范围最小,内容最详细。 (2)三幅地图的比例尺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乙图中可以看出,杭州位于上海的________方,上海位于苏州的________方。 19.读下图,回答问题。
(1)北京位于上海的________方向,西安位于北京的________方向,乌鲁木齐位于上海的________方向,你是依据________确定方向的。
(2)图中“西安”两字属于地图语言的________。
(3)若量得上海到北京的图上直线距离是1.4厘米,比例尺为1∶80 000 000,那么上海到北京的直线距离是多少千米?
3
20.观察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能使人一目了然,因为它具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采用的方向确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王林家在祝华家的______方向;祝家庄在王家村的______方向。 (4)图中比例尺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千米。
答案
1.方向 比例尺 图例 注记 2.D 3.B 4.D 5.B 6.D 7.C 8.D 9.A 10.A 11.C 12.B 13.D 14.(1)B (2)A (3)C (4)D 15.文化功能 经济功能 16.①
②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80千米 ③1∶5 000 000 ④图上1厘米
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⑤1∶4 000 ⑥
17.(1)东南 (2)南 北 (3)西
(4)30 18.(1)甲 (2)甲、乙、丙 (3)西南 东(或东南) 19.(1)西北 西南 西北 经纬线 (2)注记 (3)1120千米。 20.(1)方向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 (2)指向标定向法 (3)西南 东北 (4)0.12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1.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________的相互关系。传统乡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往往体现出当地________的特点。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中国自然环境差异性大,往往也体现在传统乡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上。如我国________省的傣族民居,以________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以适应________的环境;而陕西北部黄土高原的乡村民居要数________最有特色。
3.按功能分,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属于(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生活区 D.科技区
4
4.下列情景常见于乡村聚落的有( ) ①在屋后的菜园里浇水 ②早晨到公园跑步 ③邻里之间经常串门
④去离家不远的图书馆看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主要是(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6.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7.下列乡村聚落类型及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农村——放牧 B.牧村——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种植 8.城市聚落的居民从事的工作是( ) A.耕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服务业 C.渔业和林业 D.副业和建筑业
9.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 B.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
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D.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异
10.我们一般把聚落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 ) A.工业和农业 B.乡村和城市 C.农田和村庄 D.工厂和城市
11.下列自然和社会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交通闭塞,通信不畅 D.气候恶劣,荒漠地区
12.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的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13.城市不但是人们从事现代经济活动的场所,也是展示现代生活方式的橱窗。下列体现城市聚落特点的有( )
①高楼林立,交通发达 ②设施完善,生活便利
③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5
④人口密度小,流动性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冰屋——北极地区终年寒冷
B.窑洞——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 C.高脚屋——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 D.平顶屋——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15.观察下面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聚落,B为________聚落。 (2)观察图中景观,填写下表。 聚落 A 范围 建筑物特征 道路 植被 自然景观 改变大小 B (3)乡村聚落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活动。
16.聚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描述两地不同的民居特色。
(2)分析造成两地不同民居特色的自然原因。
(3)综合上述两小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6
17.2017年高考,家住浙江建德山区的小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以下是他对家乡建德和首都北京的描述。请根据他的描述,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的家住在浙江建德的新安江畔,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尽管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十分富有,但是同村的父老乡亲们都非常友善,邻里之间非常和睦。平时,大家走动得很勤,如果村子里谁家有婚丧嫁娶的大事,大家都会前往帮助。
茶叶和香榧是我们这里的特产。乡亲们最忙、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茶叶和香榧丰收的季节。由于质量好,它们大多数都销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
首都北京可以说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能成为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我感觉非常自豪。开始到这里的时候,感觉真不习惯,这里与我的家乡截然不同。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十分繁华。特别是王府井大街,每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场,既有综合性的大商场,也有名特商品专卖店。在这里,你可以采购到全国各地的特产。
(1)小王的家乡浙江建德山区和首都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分别属于什么聚落?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
(2)你认为小王的家乡和王府井大街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吗?请说说理由。
(3)如果你是小王,你会为加强这两个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7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乡村聚落 2.云南 竹木 潮湿 窑洞
3.A 4.C 5.B 6.A 7.C 8.B 9.C 10.B 11.B 12.A 13.A 14.D 15.(1)乡村 城市 (2)
(3) 耕作、放牧、捕鱼 工业、商业、服务业
16.(1)图一:以竹木为主材,悬空搭建,屋顶坡度较大;图二:墙厚、窗小,屋顶较平。 (2)图一:我国云南地区气候炎热,降水丰富,地面潮湿;图二:沙特阿拉伯气候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 (3)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17.(1)浙江建德山区是乡村聚落,北京王府井大街是城市聚落。差异:景观差异、功能差异、物产差异、风俗差异等。(说出两种即可) (2)可以。浙江建德山区与北京王府井大街可以发生很多联系,如物产、经济、文化、信息等诸多方面的交流。因为这两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物产不同,功能也不同,而居民物质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使这两个地区可以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3)略。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常见的地形图可分为________地形图和________地形图。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比较密集的地方表示( ) A.地势比较平坦 B.地势比较陡峭 C.山顶 D.山谷
3.下列地图能够最直观地表示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D.平面示意图
4.若下图中的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
8
C.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鞍部 B.②——山峰 C.③——陡崖 D.④——山谷
6.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当地农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座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的颜色反映了地表高低起伏的状况。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陆地的高低起伏 B.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平原用绿色 C.海洋用蓝色,平原用黄褐色,山区高原用绿色
D.绿色越淡,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低
读下图,回答第8~9题。
8.从地图类型来看,图①属于( )
A.等高线地形图 B.山区平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地形剖面图 9.与图①相对应的地形立体图是( ) A.图② B.图③
C.图④
D.与图②③④都不对应
根据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10~11题。
9
10.图中周村所在的地形名称是( ) A.山峰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11.图中周村位于刘村的( ) A.东北方 B.正北方 C.正南方 D.西北方 12.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其中坡度最陡的是( )
A. B. C. D.
13.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地图三要素来看,该图缺少________。 (2)判断A、B、C、D、E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3)C点的海拔在________米~________米之间。小河流过桥后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 (4)某班学生组织一次春游登山活动,计划安全登上C地,线路①②该选择的是________线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些学生想进行攀岩运动 ,图中________处最适合。(填字母)
(6)为了缓解缺水状况,拟从山谷的河流中引水到王庄,图示中甲、乙、丙、丁四地为引水源地,综合多种因素,水源地________最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重阳节到了,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爬附近的B山。每班发了一份等高线地形图(见下图),大家在一起研究。
10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C________ A________
(2)B山峰与D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E、F两地中,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是________。 (4)F在D的_______方,采用了________定向法。
(5)沿虚线作剖面图,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__图。
(6) 上山的线路有G、H两条。小杨同学不久前脚受了伤,同学们都建议他选________线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有以下七种地图: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中国交通图》、D.《中国地形图》、E.《北京市交通图》、F.《北京地形图》、G.《北京旅游图》。请将字母填入下列横线处。
(1)能表示垂直高程的地图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当你到达陌生的北京时,你首先应该购买一张________。
(3)浙江台州的张京同学准备前往北京旅游,他可以用________了解北京相对台州的位置、距离;通过查阅________,可以了解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最后用________,他可以选择一条去北京的路线。
16.读下面四幅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地图中,按表示实地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按表示地理事物从详细到简略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2)这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为什么表示的实地范围大小和反映的图上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却不同?
11
(3)如果你要去北京故宫旅游,比较而言应该选用图________,如果你想知道北京周边城镇的位置,应选用图________,如果你想知道北京位于我们家乡的什么方向,应该选用图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等高线 分层设色 2.B 3.C 4.A 5.C 6.C 7.B 8.A 9.B 10.C 11.A 12.C 13.(1)比例尺 (2)鞍部 盆地或洼地 山顶 陡崖 山谷 (3)700 800 自西南向东北 (4)① 该线路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平缓,比较安全省力 (5)D (6)丙 理由:丙地位于山谷集水区,水源充足,加上海拔较王庄高,无需动力,方便引水
14.(1)鞍部 陡崖(峭壁) (2)24 (3)F (4)西北 指向标 (5)A (6)G G线路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较缓,爬山安全不费力
15.(1)D F (2) E (3)B G C
16.(1)B、A、C、D D、C、A、B (2)因为虽然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但是所用的比例尺大小不同。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图上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反映的图上内容越简略。 (3)D A B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