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DIJIANZHU
汉口中山公园
文/钟
星
甘超逊
从1929年的双十节汉口中山公园正式揭幕对外开放,到现在已经历时90年。尽管武汉的公园越来越多,但是人气最高的莫过于此园。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山公园,经历了岁月的沧桑,见证了战争的硝烟,如今依旧是武汉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也是汉口重要的地标建筑。
公园前身及其主要建设者
“西园”。1926年10月,北伐军名为
进驻武汉,并成立汉口市政府。第二年,汉口市政府将当时面积仅约1600平方米的西园作为逆产,收归国有并确定改建为“汉口第一公园”。1927年武汉特别市成立后,市政当局便开始重视公园建设。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武汉市将汉口第一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并积极谋划扩建。为建设汉口中山公园做出过较多贡献的是著名市政建设专家吴国炳。吴国炳生于1896年,字政衡,湖北建始人,是曾任汉口市长的吴国桢之兄。其于1920年考上湖北官费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学习机械,获
伦敦大学机械师文凭与英国皇家1926年回国后吴国柄工程师证书。
就职于唐山机车车辆厂,1928年起“着重于我国当时所需的市政工程”,以求改变中国各省有市无政的状况,用“工程的方法改良中国”。以此为目标,1928年,时年32岁的吴国炳来到武汉。适逢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主席的李宗仁提出“建设新湖北,建设新武汉”,吴国炳于是毛遂自荐,提出修建公园计划,被委以湖北省政府监修专员。武汉市政府改建后,任中山公园技正兼建筑主任等职,开始主持汉口中山公园的修建。其在监修汉口第一公园(中山公园)时,采用了一些开创性的做法,如利用犯人挖掘中山公园的人工湖等。此外他还主持多项汉口的市政建设,被誉为“汉口城市化建设的先行者”。
中国最早的现代公园之一
中山公园始建于1910年,最初是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的私人花园。1914年左右,刘歆生为笼络湖北军政府财政厅厅长李华堂,将该园作为礼物赠送,李将此花园命
1929年《武汉特别市工务计划大纲》对武汉大公园的设想是:汉口方面,“虽有后湖,但须定为建市场地位,不能作为大公园”,仅先就已扩充为中山公园的西园“略加整理,增种树木花草,早日开放”,并将附近的万松园“略施修理,多
中山公园鸟瞰
种花草树木,早日开放”。
2019年第6期
11
C楚地建筑
HUDIJIANZHU
这一年汉口特别市工务局将园也随之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公园作为逆产没收的王铁公、李春暄与之一。
西园毗连之地并入,扩而为一,使1931年武汉爆发历史上罕见中山公园面积比西园扩大7倍,约的洪水,中山公园被淹没,大部分合11200平方米。公园正门受英国的景观建筑被冲毁,仅存湖山和游皇宫的启示进行设计,门两边的石泳之平台,损失巨大。1932年市政墩子上分别篆刻有中山公园4个当局仍派吴国炳主持恢复重建原字。建设者按照制定的公园规划进有设施,并新建日晷、张公亭、湖心行挖湖堆山。园内堆成若干小岛,亭、四顾轩和以钢筋水泥仿制树枝架桥相连;配置亭、台、楼、阁和假形护栏的落虹桥等建筑,修复一新山,栽植各种花木2万余株;还建的中山公园再次对民众开放。
有运动场、游泳池、游戏场、戏院、四顾轩:1935年重建于原牡溜冰场、民众教育馆和总理纪念堂丹亭旧址。石混结构,花岗岩砌筑,等。公园初具规模后,于1929年10色泽雪白晶莹,拱券及爱奥尼立月10日正式揭幕对外开放,汉口柱,为典型的希腊罗马风格,地坪各届人士及市民5万余人参加开为磨花石,旋转铁梯可登顶。
幕大会。自此,中山公园成为市民张公亭:1934年为纪念清末休闲踏青的首选之地。因公园由吴湖广总督张之洞而建。亭高19.6国炳参照各国最新建筑的公园设米,共6层,砖石混凝土结构,圆形计,无论是规划还是设施,从某种穹顶,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石阶由程度上来说是当时中国最早的现亭外圆周式环绕向上,亭外墙石壁代公园之一。当时的市政府社会局刻“张公亭”黑色楷书大字,亭内设长蒋坚忍称:“长江流域除上海法有张之洞生平业绩的展览。
国公园略为设备完备外,其余皆不1933年,汉口市政府对城市足与中山公园媲美。”汉口中山公
公园绿化系统大胆布局和构想之
中山公园四顾轩,内有旋转铁梯可以登顶
12档案记忆
中山公园张公亭
一就是扩大中山公园。从1933年至1936年,除各种世界著名建筑模型建于园中,令游人大开眼界外,市政当局还陆续将协和医院后公地建围墙圈入,建筑内圈长500米、道宽12米的煤屑跑道,并筑成面积约7800平方米的新运动场和看台(今新华路体育场)。公园面积较以前扩大了一倍,同时也形成了前、中、后区的景观功能。前区是人造湖、假山、楼台亭阁及网球场、溜冰场、中山科技馆、日晷、张公亭、四顾轩、落虹桥等巧布其间;中区主要有观鱼池等景点;后区较宽阔,辟有草坪、梅山及运动场等。中山公园这种中西合璧的园艺格局和园林风景,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精彩有趣的游乐项目曾经让民众流连忘返。
遭受破坏与见证胜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平津失陷,沪、宁沦落,地处长江中游的武汉逐渐成为全国的抗战中心。1938年4月9日,郭沫若领
导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
三厅在中山公园举行万人抗日歌咏活动。郭沫若发表了即兴演说《来它个“四面倭歌”》,点燃起声撼云天的万人大合唱。随后在冼星海、张曙的指挥下,豪情满怀的抗日歌声响彻云霄。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中山公园被日军占为兵营,园内建筑设施和树木花草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为防止中国军队进攻,日军不仅在外围设置栅栏和碉堡,还大规模两次砍伐中山公园树木,布放高射炮,防范中国军队空袭。这一事实,被当时伪汉口市政府记录并留存下来。一次是1942年7月17日,被砍伐最多的是湖西山地和湖滨的榆树84株、杨树25株和白杨24株,最少的是西墙沿的法国梧桐2株。被伐树木最高的杨树和白杨达4丈余,超过13米。最矮的是法国梧桐和桑树,高度也有2丈余,近7米。从砍伐数量和树名来看,中山公园湖西之地的高大树木全部被砍伐殆尽。第二次是1943年3月,此次规定对树高约5米的即行砍伐清除。至此,中山公园湖西较高的树木几乎全部被砍伐殆尽。
日伪因防务需要,大肆破坏中山公园的园林,使三镇人民在长达7年内不能在中山公园尽享和平的乐趣。让人欣慰的是,1945年9月18日,第六战区受降仪式在武汉中山公园后区一间中式平房“张公祠”(后称受降堂)内进行。受降堂是一座砖木结构的长方形单层厅堂建筑,坐西朝东、马尾屋架、白墙红瓦,长31.5米、宽12米、檐4.45米,正墙面由8个砖柱组成7个均宽为4.5米的开间,每隔一开
C楚地建筑
HUDIJIANZHU
间开一门,共3个门。原址是1935碑。
抗战胜利后,经过一番整修,中年建的五权堂,沦陷后伪市长张仁山公园再度成为武汉市民休闲踏蠡改为纪念其父张之洞的张公祠。青的首选地之一。
第六战区几经挑选,鉴于中山公园解放前夕,因园内修建“国防历来是市府公务活动地点,遂选定工事”,致使公园荒凉。1949年5中山公园张公祠为受降场所。当时月16日,武汉解放,武汉市军事管铲下张公祠字迹,贴上受降堂红制委员会于同年9月18日接管公字,由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
园,整修后开放。从1951年4月起,中山公园改扩建工程动工,全市19万人参加义务劳动,历时2中
三山羊月,于7月初步完成公园的扩建工公石园雕
程,公园面积进一步扩大。1953年日晷以后又逐步修建,游客猛增,真正台上成为“汉口第一公园”。20世纪90的年代末,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让更多的市民到园内休闲,武汉市政府率先取消2元钱的门票,使该园成为武汉市最早取消门票的公园。
上世纪60年代中山公园大门(右)
蔚如代表中方接受日本华中派遣如今,经过几代人的修建和维军总司令冈部直三郎大将呈递的护,中山公园成为占地32.8万平受降书,受降日军达21万之多。武方米,集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汉人民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为型综合性公园。作为武汉闹市中的纪念这一重要时刻,当局在受降堂“绿宝石”,中山公园将以更加开放旁竖了一块厚5厘米、高130厘热情和自然质朴的情怀,迎接四面米、上宽34.5厘米、下宽39.5厘八方的游客。
米,呈上窄下宽形状的汉白玉石
责任编辑/王
平
2019年第6期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