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前景

来源:六九路网
 精 品JINGPIN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前景

■ 杨茜

商丘工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摘 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科技的进步,促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时代,一切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都被称为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蕴藏在数据背后充满价值的线索、规律和商机。在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规模巨大以至于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解读的数据,而能否凭借相关技术有效地获取、整理并应用这些大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运作的效率。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前景展开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风险管理引言

供应链金融是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重要途径,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科技金融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区块链数据平台等的建设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资金用途、债权转让、贸易真实性等方面面临着风险。供应链上企业要秉持利他和跨界思维,金融科技公司积极搭建数字化平台,发展区块链技术应用,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加强风控体系的建设和风险管理,引导供应链金融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与金融两个领域的结合创新,它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手段,通过将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联系起来,将原先难以把控的单个企业的风险转变为整个供应链企业整体的相对可控的风险。其中,资金是推动供应链快速运转的助推器,加快资金的流转速率,减少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的融资约束。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的商业融资模式,对于有效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减少经济运营成本以及推动整个产业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

2.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程度较为落后,远远比不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就总体情况来看,依然处在快速发展的状态。据查阅有关资料得知,截止到2018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接近16.5万亿元,同比上年增加了2万亿元。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大数据获取难度和成本高、大数据信息真实性偏低以及用户隐私安全保护力度不强等风险因素,不利于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

3.大数据背景下加强供应链金融的新发展的建议3.1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全面评估企业资信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存储及处理能力极大提高,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并且能够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进行信用分析和评价,并且各金融机构之间也将实现数据共享,信用评价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能够基于整个供应链对需要融资的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进行一个全面的信用分析和评价,一方面是企业的财务数据,例如企业的现金流量、员工的工资水平、资产负债、投资偏好等;另一方面是经营数据,例如企业的订单数量、技术水平、研发投入、产品周期、库存、销售等,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的分析,以及大数据技术处理,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授信企业的资信评估,从而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状况,方便金融机构更好地去判断和决策,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和放贷速度。

3.2供应链上企业要秉持利他和跨界思维

供应链横跨上下游,联通贸易、资金、物流和信息,要实现“贸易+物流+金融+IT”的融合发展,需要利他思维和跨界思维。银行人要以供应链金融专业的眼光,走进金融的核心领地和贸易的方方面面,洞悉贸易、物流和金融的奥妙,利用互联网工具,优化供应链金融理念、产品和评估体系;物流人要以专业的供应链金融眼光,明确物流定位,管好动态和静态货物,匹配资金对流,支撑贸易体系和供应链体系;贸易商要悉心梳理贸易流程,了解资金交易习惯,全力构建供应链体系和贸易体系;互联网公司要全面思考贸易和金融的关系,研究供应链体系和供应链金融体系的融合方式。

3.3运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数据真实性

区块链技术是当前金融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在具体的金融市场应用中主要分为交易、区、块、链四个部分,然后对这四个部分进行固定时间不同区域的总结,然后再将总结串联在一起的过程。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整个供应链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活动进行

4 ·2020年10期

理性分割,结合不同部分活动进行有序串联,将金融合同的各要件进行有序整合,设计全方位、一体式的全智能合约,对所有合约交易都进行函数算法加密,并盖上时间戳储存在区块链当中。这样一来,区块链的可追溯性优势可确保合约的精准追踪,另外,其不可篡改和加密的特点可以大大降低合约诈骗、虚假交易等风险,从而提高大数据的真实性。

3.4金融科技公司积极搭建数字化平台

供应链金融是将产业链条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要明确金融科技公司、银行、物流和核心企业是供应链金融的四大合作伙伴。核心企业利用供应链金融,服务上下游中小企业,以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银行利用供应链金融,寻找和筛选优质中小企业;物流的作用是完善供应链闭环,支撑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供解决真实性风控因素的有效技术手段。发展金融科技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和关键支撑力,必将引领金融行业进入全新时代。

3.5借助法律和先进技术,使用户隐私得到保护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之中,服务者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其在掌握用户信息时,通常不会采取保护措施对用户隐私信息进行保护,致使用户隐私泄露,故加大了金融风险出现的概率。针对此类现象,建议金融服务者和用户借助法律合理划分权利、义务和责任,并签订责任书,要求服务者在采集用户信息时,必须要提前与用户进行沟通,并征求其同意,在获得用户同意后,服务者方能利用数据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除了法律手段以外,利用数据脱敏技术处理用户数据,亦可起到保护用户隐私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数据脱敏可以通过提前设置完成的规则,改变用户数据信息的形式,这样一来,就使用户隐私信息泄漏的概率大幅度下降。为此,金融服务者应该按照要求,对用户隐私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如有特殊需要,由系统内部员工手工处理亦可,但这种人工脱敏处理流程较为复杂,且容易出现错误操作。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相关企业基于大数据技术,制定规则统一的脱敏产品,促使其数据脱敏实现产业化发展。

4.结束语

供应链金融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产业供应链全球化过程中的产物,给金融行业、物流行业和核心企业带来丰厚利润,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难融资、资难融”的困境。“供应链金融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逐渐从要素金融活动走向了流程化金融,从单一的借贷走向了生态化金融……”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市场空间还十分广阔。不仅金融机构将之视为“必争之地”,而且阿里巴巴、京东金融、百度钱包、苏宁易购等互联网产业巨头也会对其十分重视,甚至P2P网贷平台也会涉足供应链金融,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

参考文献

[1]苏汝劼,特木钦.大数据背景下拓展供应链金融的思路与途径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8(5).

[2]徐诺金.智慧金融手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

[3]徐思媛,陆德宇,罗捷.基于大数据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J].时代金融,2019(8).

作者简介:杨茜(1994.2-),女,汉族,河南商丘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