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音版小学音乐2年级下册《霍拉舞曲》教案3

来源:六九路网
《霍拉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充满炽烈的欢乐气氛和舞蹈性特点,并初步了解霍拉舞的简单知识。

2、在音乐图形谱的帮助下了解本首乐曲三个主题的节奏特点以及它们的变化与再现,

能随各个主题音乐节奏做出适当的反应。

3、在各种音乐活动中以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并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乐曲无穷动式如鸟鸣般婉转的炽烈与欢乐情绪。

教学难点:

在各种音乐活动中体验乐曲三个主题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小步舞曲》、《北京的金山上》、《霍拉舞曲》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二、听《霍拉舞曲》

1、初步聆听,感受

《霍拉舞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比较

(播放小提琴《霍拉舞曲》、木琴《霍拉舞曲》)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

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交流一下,这两种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在表现乐曲中有何作用?你所喜欢的乐器音色怎样?

学生喜欢小提琴的,可让学生自己对乐器了解;学生喜欢木琴,给学生介绍木琴。

3、介绍《霍拉舞曲》

《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作于1906年。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库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曲体裁,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部分,一为悠长的歌词,二为活泼的轮舞,常用二四拍,多用装饰音和颤音。我们所听的就是具有轮舞体裁的独奏曲。

4、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三、总结下课

通过《霍拉舞曲》,我们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在表现同一作品时的不同,了解了木琴这样的打击乐器。在下节课中,我们还要认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好奇吗?那就等待下一节音乐

课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