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4-22T06:28:10.471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1期 作者: 黄玮
[导读]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诞生于19世纪初期,经过长时间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但还是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黄玮
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诞生于19世纪初期,经过长时间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但还是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本研究以拆分某大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为切入点,全面展开对预制装配式结构经济性与可行性分析,给出具体完善的分析报告,提高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经济性、结构、设计 一、引言
国务院2016 年9 月30 号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旨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拖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江苏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建筑业是传统行业,资金、劳动力要素密集,资源消耗大,和其他传统行业一样,建筑业也已进入转型发展关键阶段[1]。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浩东指出,目前,传统建筑业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方式已难以持续,固定资产投资对建筑业拉动的边际效应逐年递减的趋势越发明显,传统动能的逐步弱化使得建筑业发展也明显减缓,难以突破“天花板”。江苏省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2020年将占新建建筑比30%,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显示出我国政府对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决心及推广的趋势。
二、装配式建筑设计流程及特点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设计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方案阶段确定PC方案:PC建筑由单体决定,预制率估算,PC构件初步布置方案
2.初步设计阶段:确定PC体系、PC构件布置及拆分,预制率初算,PC专项评审(如果有)等。
3.施工图阶段:确定PC构件布置、拆分及统计,预制构件及预制率计算,PC构件连接工艺,PC设计说明等。 4.构件深化阶段:应有PC构件详图深化,确定预埋点位,连接节点设计。 5.施工阶段:分为PC构件加工,运输,堆场,吊装等。[2]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需各专业前置配合,分为以下几项: PC设计前置:建筑方案阶段PC即介入,确保建筑方案具有PC基因。
机电、室内等设计前置:机电、室内专业设计周期前置,PC设计施工图阶段即需要机电、室内提供预埋点位后期改造难度大。 施工组织计划前置:PC深化设计阶段需要施工总包、构件厂家介入,施工总包、构件厂需要在总体设计完成后确定。 上部结构后置:桩基、地下工程与传统现浇项目无太大差异,上部结构需要PC深化设计完成后才能开展施工作业。 三、项目拆分研究
项目概况:地上38栋9-11层住宅,总建筑面积约287476.33㎡,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预制情况:三板不低于60%,预制装配率不低于45%。
该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选用最有利于构件生产及施工的常用PC构件,主要采用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板、预制叠合阳台板、预制外填充墙,避免预制飘窗、预制剪力墙等施工复杂的预制构件。其中,预制叠合楼板预制率约占3.9%;预制楼梯预制率约占0.8%;预制外填充墙预制率约占6.4%。该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采用的均是目前相对较为成熟的技术;叠合板采用最少60mm(预制)+70mm(现浇)的规格,采用双向后浇段连接;预制板底配筋间距尽量采用50mm的模数,便于模具的标准化以及构件厂钢筋的自动化生产;采用预制外填充墙且未采用夹心墙板,建筑的外立面不需要进行大的改动,各栋楼外观与其他地块协调;并且内装修方面仍保留原有做法,能够保证住宅一致的室内装修效果。综上分析,该技术方案合理可行。 四、经济性分析
本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在经济性方面有如下特点: 1)工程周期短,资金回收快。
由于减少了楼板、楼梯钢筋绑扎、支模、拆模和混凝土养护等时间,现场施工速度有所加快,从而缩短了建设贷款的还贷时间以及投资回收周期,减少了整体成本投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实际中受PC厂家产能,施工单位的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建造周期也可能出现比传统施工方式增加的情况。
2)设计费用、土建及装修造价有所增加
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直接工程费构成内容差异较大。装配式建筑的直接费由预制构件生产费、运输费、安装费和措施费等组成。
PC构件生产制作费用由建筑材料费、人工水电机械等成本费用、构件模具费、工厂摊销、PC构件厂利润、税金组成;构件运输费主要是PC构件从工厂运输至工地的运费、短期仓储费和施工场地内的二次搬运费;构件安装费主要是构件场地内垂直运输、安装等费用,此外还有现场脚手架、模板等措施费用。其中,模具费用对生产制作费影响较大。模具的费用一般可以占到构件总造价的5~10%左右。当预制构件规格较少、批量较大时,生产的效率较高,模具的周转率高,可以摊薄成本。 下转第33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