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 2006年统计,2004年,上市公司在国内A股市场募集资金899.32亿 经提出过“研究推出首次发行股票公司存量发行试点”,但由于 元,到2006年已有564.98亿元按原计划投入使用,另有113.20亿 当时的主要工作是股权份制改革,存量发行试点的工作就搁置 元拟变更或已变更募资投向,变更比例为12.59%。2005年全年共 了,而且对于当时以募资为主流市场来说,券商也会推荐IPO上 有20家上市公司在国内A股市场募集资金,募资总额为334.72亿 市。那么相对于增量发行存量发行有什么优点呢? 元,到2006年第一季度,有296.81亿元募集资金已按原计划使用, (一)存量发行有益于市场稳定。企业存量发行上市后,仅 而拟变更或已变更募资投向的资金有l0.3亿元,变更比例为3%。 仅是原有老股东拿出手中所持有的股权卖给二级市场投资者,这 变更比例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加大了监管力度。 样该公司的总股本并不会变化,只是老股东的股权比例减少了, (三)相当多的公司募集资金效益低下。相对于筹措资金是 并通过出售股权引进了新股东,老股东也在引进新股东的同时实 极大的热情而言,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存在问题,到2007年2 现了减持或者兑现。但对于老股东而言,不必担心新增股本会摊 月份还有103家公司戴着ST帽子,由此看来相当多的公司在融得 薄收益,因此,业绩迅速变脸的可能性不大,对市场的业绩摊薄 资金的使用上出现败笔。一些公司刚开始融资的时候净利润或财 效应就不明显,市场的抛压相应减少。有利于降低市场的波动风 务报表还好看一些,但随着投资的深入,企业业绩会出现滑坡, 险。这类企业如果想融资,也可以在有有价值项目时,向市场发 其主要原因除了行业竞争激烈外,还有上市公司投资失误。而 行新股,来筹集资金。 且,有些企业并不需要资金,企业上市只是为了扩大企业的知名 (二)存量发行有益于成熟企业发展。相对于增量发行来说, 度,和改善公司的治理环境,通过上市使企业变得更加正规。而 存量发行主要有两个特点,一融资的目的是为了减持变现,而不 这些资金充足、公司结构完善的好企业也是A股市场需要的,但 是为了融资。二是不会增加总股本,不会因项目失利而引发业绩 现在在中国A股上市首先就要有融资项目,使得这些企业只能去 变脸。由此看来,存量发行的风险要远远低于增量发行,毕竟在 “创造”一些项目出来,来迎合股市的政策。 目前圈钱为主的市场里,部分企业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往往会 (四)资金闲置日趋普遍。募集资金闲置是资本市场的一种 夸大项目的盈利能力并做多往年的利润。 不正常现象,集中体现了IPO上市公司在项目融资、招股过程的 在我国如果可以实行存量模式发行股票上市,更有利于优化 随意性和不严谨性。近年来,上市公司资金闲置现象已非常普 资源配置,对于欲上市公司来说,如果没有有价值的投资项目也 遍,从2006年第一季报来看,1330家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5269 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这样~来欲上市公司和券商都会轻松一些, 亿元,其中用于短期投资的资金为992亿元,占比19%。一般来 不会产生募集资金闲置和运作效率的问题,存量发行将改变上市 说,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主要有四大投向:基金、国债、股票或期 公司轻改制重筹资的现象,有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整体功能,对 货。由于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较低的风险偏 股市的长远发展有利。 好,所以选择投资基金和国债较为普遍。随着牛市的来at ̄,/E多公 司多把大量闲置资金投入股市,主要在申购新股方面,康佳拿出 四、未来发展方向 4.5亿元打新股;建发股份于2007年8月24 13召开四届三次董事会 从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虽然我国证券市场的改革不断深 及四届二次监事会同意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打新股。为闲置资金寻 入,但可以看出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在未来 求最佳用途是上市公司维持股东权益,但如果闲置资金成为闲置 应该会出现存量发行和增量发行共存的局面。因为我国目前证券 资金并滥用就有违股东利益了,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个国 化率水平还比较低,远低于发达国家100%以上的水平。要解决 家经济的长期发展. 这样的问题,就要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上市,来做大做强我国的 A股市场,实行存量发行更有利于优质蓝筹企业进入。 三、与IPO发行方式相比存量发行的优势 2006年以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和大牛市的来临, 在我国A股市场上只看到公司IPO发行上市,却看不到有哪 中国在海外上市公司纷纷计划回归A股。众所周知,优质企业在 家公司存量发行。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国家监管部门不提 本土上市是大势所趋,因为本土市场是优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 倡,另一方面就是上市公司存在上市“圈钱”的误区。但在有关 本所在,本国投资者相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对这些企业经营状况 法律上找不到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十条 更了解,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市场。同时,这些优质成熟企业, 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 也正是优化我国股市环境所需要的,由于这些企业大多数拥有雄 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 厚的资金实力,存量发行,更有利于这些企业的发展。 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公司存量 同时,我国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资金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 发行属于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依据《证券法》第十条的规定, 生命力强充满活力,但又苦于资金上的短缺,这些企业希望通过 应当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 IPO方式上市募集资金,上马新项目来加速发展。对于这样的企 准,未经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公司不得公开发行存量股。《证 业就应该避免存量发行,因为即使存量发行了,还要再发行新 券法》还对公开发行新股应当满足的条件进行了规范(第十三 股,募集资金。我国大力发展的中小板市场就是为了规范小公司 条),但对存量股的公开发行条件却未有相关规定,也未授权中 的公司治理情况,和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国证监会制定相关条件。因此,公司公开发行存量股只要符合 《公司法》、《证券法》关于证券发行的一般规定,中国证监会就 参考文献: 应当核准。但是如果国家批准存量发行方式,《公司法》中第一 【1】谢彦.完善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促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Ⅱ】牡 四二条是需要修改的,《公司法》第一四二条规定“公司公开发 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05)17—19 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13 【2】杨兴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分析U】会计研 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存量发行就意味转让股票,如果“不得转’ 究2002(8)37-45 让”就与存量发行相矛盾。 [3】王诗才.论上市公司资金运用的现状与对策U】华中科技大 那些资本金充足,并不需要社会资金的业绩优良的企业上市 学学报2002(4)16-21 只是想将资本大众化,分散风险;提高股票的变现力;提高公司 [4】包丽华,冯夏宗.优质大型企业IPO新思路:A+H模式盯】 知名度,吸引更多顾客;便于确定公司价值。对于这些企业是否 时代金融2007(5)108-110口 应该考虑存量发行呢?查看相关资料,2005年时,中国证监会曾 86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lSE EDUC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