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解析】
关注留心观察的重要意义:
留心观察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书本之外的知识,并增加我们生活的乐趣。细致观察可以使我们对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交流平台”在引导学生回顾学习重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了留心观察的好处,说明了留心观察的重要意义,为“初试身手”奠定基础。
关注观察的方法:
观察要讲究方法。“初试身手”作为“交流平台”的拓展和延伸,用两个例子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启发学生去感受观察的方法。第一个例子告诉学生,再平常的事物,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第二个例子告诉学生,观察的时候不仅可以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3.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重点】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
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
教师叙述: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两篇课文,大家还记得吗?
预设:学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
教师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在这两篇文章的基础上,交流一下作者的观察所得,再次感受留心观察的重要。
二、回顾课文,梳理总结
1.引导回顾课文,寻找观察对象。(出示课件4、5)
(1)教师提问:《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这两篇课文,作者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呢?
(2)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交流平台”第一部分的内容。 (3)学生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小结: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能从周围平常的事物中有所发现。
2.梳理观察重点,总结观察方法。
(1)(出示课件6)启发思考:两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的?哪些观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给同桌听。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7)预设1:细致观察了翠鸟不同部位的颜色。 引导重读《搭船的鸟》课文片段: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出示课件8)预设2:调动了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引导重读《搭船的鸟》课文片段: 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出示课件9)预设3:观察时还加人了自己的思考。 引导重读《搭船的鸟》第3自然段: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出示课件10)预设4:进行了长时间观察,注意了事物的变化。 引导重读《金色的草地》第3自然段: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
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2)交流“初试身手”的两个片段。
(出示课件11)出示"初试身手“语段一:雨停了,我和妈妈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小蜗牛正慢悠悠地过马路……
引发思考:看到这情景,你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呢?你会观察小蜗牛的哪些方面?
(出示课件12)出示“初试身手”语段二:表姐送给我一个芒果。它的皮是黄色的,摸上去很光滑。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剥开皮尝一下,是一种很特别的香甜的味道……
引发思考:这个片段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找出表示作者在观察的语句。
(出示课件13)梳理感官: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
(3)教师小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设计意图:结合本单元学的两篇课文以及“初试身手”中的两个语段,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的方法,为接下来的尝试写话作铺垫。)
三、尝试观察,初试身手
1.交流本单元两篇课文中要求完成的两张观察记录单。(出示课件14)
(1)请观察记录动物、植物、水果的各一名学生交流自己观察所得。
(2)请观察同类事物的学生补充自己的观察所得,给同学提提建议。
(3)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补充自己的观察记录单。 2.尝试写话。(出示课件15) 教师出示写作提示:
借助之前填写的几张观察记录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已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的某一方面或变化。
能用看、摸、听、闻、尝等多种感官观察。 还可以写一写自己观察时想到的问题。
3.全班交流,引导评价。
(1)选择一位学生的写话片段,引导根据评价清单进行评价。 ①(出示课件16)出示评价清单:
评价内容 能对事物或场景进行细致地观察 能观察事物或场景的某一方面或变化 能用看、摸、听、闻、尝等多种感官观评价星级 ☆☆☆☆☆ ☆☆☆☆☆ ☆☆☆☆☆ 察 观察时能加入自己的思考 ②(出示课件17)集体评议。
示例:田野里到处是狗尾草,它的茎细细的,是青绿色的,还带有一股清香。一整根狗尾草就像小狗的尾巴一样。
发现优点:观察了狗尾草的样子、颜色,得到两颗星;用看、闻两种感官进行观察,得两颗星。
提出建议:还可以写一写摸狗尾草的感觉;还可以写看到这种草时自己的想法,如:狗尾草叫这个名字是不是因为它像狗的尾巴呢?
4.(出示课件18)对照评价清单,自主修改小练笔。
5.(出示课件19)与同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并围绕“评价清单”,给同桌评价,如:是否观察细致、是否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等。
6.全班交流:分享小练笔,同学评议。。
7.(出示课件20)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有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学会记录观察的好方法。生活因为你们的留心观察而变得更美好,习作也会因为你们的用心记录变得更精彩。我们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要继续留心观察,进一步丰富观察
☆☆☆☆☆ 记录单的内容,随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积累素材。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指导学生接下来的观察实践,为提高单元习作的质量做准备。讲评后,提醒学生继续留心观察,是为了进一步丰富观察记录单的内容,为单元习作积累更多的素材。)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在落实“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这一语文要素时,重点体现了学以致用。尤其是“初试身手”,是为完成本单元的习作进行铺垫的。
“交流平台”的教学,我侧重于梳理、总结细致观察的意义和方法。因此让学生结合本单元学过的两篇课文内容充分交流,相机补充“初试身手”中的两个语段,与课文内容一起梳理总结细致观察的意义和方法。“初试身手”环节,我充分利用观察单,在交流中不断充实学生对于细致观察的认知,真正为习作服务:习作的评价充分关注“初试”的成果,发现习作的难点,并结合“评价单”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乐于把自己的习作片段与他人分享,并在互评修改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习作片段。
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通过回顾精读课文,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好处;通过分析课文重点段落和例文,总结观察的方法;通过小练笔来学以致用;通过交流小练笔,进一步对同学们进行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