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的编程加工

来源:六九路网
精选word版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信息的编程加工

【第三章第二节】教案

【学生分析】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都没有接触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编程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利用vb来进行编程方面的基础可以说是零,老师就要从最简单、最基础的方面来引导这些零起点的学生。在学生已有的计算机基础上给他们讲解一下程序设计中的算法以及一些简单的vb编程,因为有些学生将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那时将继续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在这里只向同学们简单介绍编程。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较为简练,是对上一节“信息加工的概述”的承接,主要是一个描述利用 vb来进行编程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编程知识。

【教学目标】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了解一些 vb的基本常识,知道算法是进行程序设计的关键所在,会自己编写或者修改一些简单的小程序。【教学重点】在高级语言环境中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实用程序代码,了解其工作过程。

【难点、关键】解剖程序,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学方法】演示,实践,计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育广播系统, vb软件, 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引入:

师:执行几个画函数图像的小程序,让学生看程序运行的过程。(2分钟) 师提问:数学课中是如何画函数图像的?(2分钟)

精选word版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借助高一学生正在学习函数图像知识的背景,从演示画学生熟悉的函数图像程序入手,能立即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学生总结出数学课中画函数图像的方法和步骤 (2)新课讲述

1. 师:学生在数学课上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方法、步骤,体现的数学思维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利用对比的方法,逐句剖析计算机画二次函数的图像的程序(见程序剖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按照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行人机对话。计算机能够听懂的“话”,就是我们输入的命令。这样,就有利于消除计算机编程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兴趣。 程序剖析实例:(11分钟)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确定命令按钮单击事件 dim x, y as single ‘定义x,y两个变量 picture1.cls ‘清除图象

picture1.scale (-10, 25)-(10, -25) ‘定义坐标系

picture1.line (-10, 0)-(10, 0), rgb(0, 0, 255) ‘画横坐标轴 ,颜色为蓝色 picture1.line (0, 25)-(0, -25), rgb(0, 0, 255) ‘画纵坐标轴 ,颜色为蓝色 ‘用循环语句描点画函数图像

for x=-5 to 5 step 0.0001 ‘x值从-10变化到10,每次增量为0.0001 y=x ^ 2 ‘根据表达式y=x2来计算y值

picture1.pset (x, y), rgb(255, 0, 0) ‘根据x,y的值用红色描点 next x ‘取下一个增量的x值

精选word版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end sub ‘结束程序

在这个环节中选用了学生在数学课中刚刚学过,比较熟悉的画二次函数图像作为实例,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通过教师剖析,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轻松学习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感悟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魅力。 2.体验:教材中安排了“编程实现”一个小节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其“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调试运行”三个环节非常好。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仍以画二次函数图像作为主题,组织学生实施上述三个环节的学习、体验。首先将引入课题时运行的几个画函数图像的小程序提供给学生们,让其观看界面的设计,程序的代码,然后运行程序,在此基础上修改源程序代码,设计界面,画出其他函数图像,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11分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