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2017学年度西大附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来源:六九路网


2016-2017学年度西大附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1| 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 分,共2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镶嵌(qiè) 滞笨(zhì) 气冲斗牛(dǒu) ...B.荒僻(pì) 侮辱(wú) 深恶痛绝(wù) ....C.胸脯(pú) 响午(shǎng) 迥乎不同(jiǒng) ...D.疮疤( chuāng) 憎恶(zèng)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深宵 鞠躬尽瘁 锋芒必露 B.取缔 大庭广众 当之无愧 C.门槛 家谕户晓 沥尽心血 D.烦躁 至死不懈 妇儒皆知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样的一些人,即使是再大的款,我也不以为然,他们为金钱所累活得很可怜。 ....B.李老师作画,看似心不在焉,可一会儿,一只奔腾的骏马就跃然纸上。 ....

C.在“辉煌共和国”读书活动中; 我市涌现了35个先进集体和500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D.为我们的文学事业呕心沥血的人,为我国人民革命鞠躬尽瘁的人,他们的英名和业绩是永存的。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

D.今年“三月三”期间,在南宁“花花大世界”、“美丽南方”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徐凝的一首,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信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南宁各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南宁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7.在下面语段填入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们也许做不了光芒四射的太阳,那就做一盏光线柔和的路灯,照亮行人前方的路: ;我们也许做不了鲜艳欲滴的花朵,那就做一棵翠色欲流的小草,装点无边的春色。

A.我们滋润两岸干涸的士地,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那就做一条汨汨流淌的小溪 B.我们滋润两岸下涸的土地,也许做不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那就做烟波浩渺的大海 C.我们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那就做一条汨汩流淌的小溪,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 D.我们也许做不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那就做烟波浩渺的大海,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 8.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小江对晓峰的爷爷说:“家父身体不适,特嘱我带薄礼前来为您老祝寿,万望笑纳!” B.小刚发短信鼓励准备去参加钢琴大赛的同学: 请你不要紧张,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 C.徐明对李海说:“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洗耳恭听的。” D.李梅因成绩好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点吧!”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闻一多是我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等。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文忠,谥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由法图著名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 D.《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是宜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是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4.《阿长与<山海经>》一一鲁迅一一《朝花夕拾》 B.《台阶》一一李森祥一一当代作家 C.《围城》一一钱钟书一一小说 D.《邓稼先》一一萧红一一物理学家

1

I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之一,《藤野先生》是其中的名篇。 B.《西游记》构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塑造了一群神话人物,“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误闯白虎堂”等情节也都耳熟能详。

C.《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遭遇为主要情节。

D.《海晓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二、古诗鉴赏(每小题2分,共2分) 韩愈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雷飞。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B.“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指各种花革树木,“芳菲”原本是指花草树木,在此诗人借指花草的芳香与美丽。

C.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D.“无才思”和“惟解”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赋子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惜春、惜时的美好愿望。

三、文言文阅读(13-15 小题,每小题2分; 16-19题,共10 分; 本大题共16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3.下列加点润意思相同的项是( ) ..

A.陈康肃公善射 拌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 ..B.召射不亦精乎 涅慢则不能励精 (《诫子书》) ..C.公亦以此自矜 屠自后断其股 (《狼》) ..D.惟手熟尔 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盖以诱敌 (《狼》) ..B.尝射于家圃 于我如浮云 (《论语十二章》) ..C.尔安敢轻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 ..1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在写法上详略得当,对卖油翁的酌油技艺写的比较详细,而对康肃公的“善射”则描写的简略,重点突出,富有说服力。

B.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从“忿然”到最后的“笑而遣之”,也表现出他通达爽快的一面。 C.第二段通过对卖油翁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卖油翁不卑不亢、神闲气定的智者形象。 D.作者借卖油翁对康肃公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在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译文: (2)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译文:

贾人①渡河

济②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③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④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平?“贾人勃然作色日:“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 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⑤而下,舟薄⑥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日:“盍⑦教诸?”渔者日:“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2

[注] ①贾(gǔ)人:商人。 ②济: 水名。 ③浮苴(jū): 水中浮草。 ④巨室:世家大族。 ⑤吕梁:地名。 ⑥薄:撞。 ⑦盍(hé): 何不。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子尔百金 尔: ②一日之获几何 几何: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子十金。

译文: 19.请从故事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性格特点。(2分)

四、默写(共10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5)请完整默写李商隐的《贾生》: , 。 , 。

五、综合题(共7分)

21.你所在的年级正在举行以“书香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2分)

12月3 日,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在参加第11届深圳读书月重点主题活动时说:“中国孩子的阅读量少得惊人,一个普通的美国高中生,一学年要阅读15个剧本、36部长篇小说,还要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各种文学流派。而中国孩子一学年读两部长篇小说的人不多,而且读的书普遍品质不高,青少年远离 经典已成为普遍现象。” (2).在探讨中学生该阅读哪些书籍时,同学们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赞问哪个观点?请阐明理由,不超过80字。(4分)

(3) 我国古人非常重视读书,三国时期的孙权就曾经劝吕蒙多读书。请你结合《孙权劝学》的内容,给下面的对联续写下联。(1分) 上联: 孙权善劝显才智

下联: _ 六,现代文阅读(共13分)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①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②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③“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④“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⑤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 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⑥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⑦“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⑧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⑨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 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 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⑩“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3

⑪我的脑筋里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⑫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⑬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⑭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⑮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 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我稍稍后退了一步: 这个老头,要做什么? 凭着有几次将铃声响得久远,便要有求于我吗?

⑯“你不要放在心上……”他果然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⑰“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⑱“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⑲“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⑳“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22.赏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 (2)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 ..

23.赏析下列句子。(3分)

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24.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5.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3分)

七、作文(共50分)

2。云对风说:“与你同行,我才一帆风顺。”流水对河道说:“与你同行,我才明确方向。”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与你同行的人和事物,温暖了你的前路,砥砺着你前进。 请以“与你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字数不少于600 字;

2、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