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体系架构建立的探讨
来源:六九路网
・114・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第8卷第18期(下半月版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体系架构建立的探讨 胡俊珍摘梁玮伦杨明玉 要 目的:探讨建立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体系的架构。方法: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及产科特点,阐述产科护理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及评估、风险 处理及效果评价几个内容。结果:构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体系。结论:建立完善的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管理 者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增强风险的防范能力,从而达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的目的,确保护理服务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产科;护理;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体系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1.18.066 近年来,随着法制意识的加强,医疗卫生系统的各个环节 1.2内容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与评价、风险 就风险管理的探索也日趋增多。产科承担着母婴安全的重要 处理及风险管理效果评价4个阶段 J。 责任,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体系 1.3 意义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创新,患者维权意识的 对于预防产科风险、保证孕产妇及婴儿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 增强和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护理活动中许多新的 发生将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产科运行的实际情况, 风险因素日益彰显。产科是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从护 结合风险管理理论,我院就建立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体系进行 理角度出发,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无疑能更 研究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产科风险的发生。 2建立产科风险管理体系 1相关风险管理理论 2.1 必要性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其他临床科室,深圳作为沿 1.1概念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 海开放城市,产科收住的孕产妇有其明显特征:工作繁忙、心 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综合处理风险,以实 理压力大的白领女性普遍晚育导致病理产科情况较多,孕产 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医疗风险是指在医 妇发生抑郁症较以往增加,产科病房陪护率高导致病房安全 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他人的身体发生医疗侵权 管理困难等。所以,建立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体系能尽可能全 行为所负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J。医疗风险管理是 面地识别存在的护理风险,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预防和处理 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的危害和经济 护理风险,并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进行总结改进,周而复始, 损失,通过对医疗风险的分析,寻求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尽 完善产科护理管理。 可能地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护理风险是指从事护理工作所 2.2体系架构建立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体系,需要识别存在 具有的并由护士承担的风险,通常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 护理风险的种类及具体内容;确定护理风险的危害等级;制定 法律风险及人身风险等。 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评价干预效果,判断前三个环节是否科 学合理,进行分析改进;周而复始,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518045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胡俊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2.2.1产科护理风险识别护理风险识别就是对潜在的和 基金项目: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局立项项目(200903139) 参考文献 clinical signiifcance of ert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1]赵文先,郑俊巧.血液透析感染风险的护理管理及对策[J].当 in hospitMised patients[J].J Hosp Infect,2011,78(1):54—58. 代医学,2010,16(36):133. [6]Harbarth S,Martin Y,Rohner P,et a1.Effect of delayed infection [2]徐琳琳.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control mcs.su1" ̄8 oll a hospital outbreak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2010,13(4):600. Staphylococcus aureu8[J].J Hosp Infcet,2000,46(1):43-49. [3]李慧英.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 [7]张洪美.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齐鲁护理杂志。2008, 14(11):49—5O. 14(5):124. [4]徐凤霞,张兴华,孙洪芹,等.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体会 (收稿13期:2011—04—12) [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B):900. (本文编辑白晶晶) [5]Orsi GB,Garcfa—Fem6ndez A,Giordano A,et a1.Risk factors and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第8卷第18期(下半月版 ・115・ 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地连续识别和归类,并分 析产生护理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是护理风险管理基本程序 致护理记录不及时、缺如,甚至随意记录患者情况,与实际情 况不符。 的第一步 J。产科护理要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又要顺 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职能和服务领域不断拓 展,需要识别更充分更全面地风险。 2.2.1.1病情风险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护理风险贯穿在 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一旦发生失误, 轻者影响孕产妇的治疗,重者危及母婴安全。产科护理主要 的任务是通过恰当、及时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地保护母婴安全。 2.2.1.2.4沟通存在的风险因素知情同意是一个完整的 概念,包含了两层含义,即知情权和同意权。护士在给患者做 各项操作时,必须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良好的沟 通可以有效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 沟通不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护士不愿与孕产妇 交流,忽视其对分娩及喂哺等相关知识的需求。(2)由于缺 少足够的沟通,导致对孕产妇要求不明确,采取不适宜的处理 因此,通过不同症状识别病理产科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我 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胎心监测判断胎儿宫内情况: 腹痛性状,持续性或是阵发性;阴道流血量及性状,有无前置 胎盘或胎盘早剥可能;阴道流液量及性状,有无羊水污染等; 血压、蛋白尿及水肿情况,有无发生子痫的危险;合并其他脏 器功能异常情况;实验室危机值报告及辅助B超提示羊水指 数异常、脐带绕颈等。 2.2.1.2护理工作过程的风险 2.2.1.2.I护理人员风险因素(1)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爱 婴区床护比未达到l:0.4。(2)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专业知 识、技术水平、临床经验参差不齐。(3)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 不强,有章不循,简化操作程序,甚至违反技术操作规程,造成 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4)护理人员安排不当,造成护理工 作不到位,人为的简化护理程序,不能按护理常规完成工作, 尤其节假日、中晚班及抢救治疗活动多时的高危时段,易发生 护理风险 J。 2.2.1.2.2护理模式风险因素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可 能导致责任制护理无法实施到位而实施功能制护理,这不利 于母婴安全:(1)不能保证连续系统地观察孕产妇情况变化 导致观察疏漏。(2)不能保证相对固定的年资高经验丰富的 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情况变化或无法及时 处理。(3)不能保证临床层级管理架构的实现,导致对低年 资护士缺少工作中实时地督促和帮助,进行全面观察,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4)功能制护理导致护患关系 不够紧密,不利于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实施,也会不同程度 影响到孕产妇的依从性。 2.2.1.2.3文件书写风险因素(1)护理文书记录原则是 实时记录,“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录做过的” J,已习惯进 行当班小结式护理文件书写模式的护士难以短时间改变观 念,容易出现超前记录的现象,存在严重风险。(2)业务知识 不扎实及人力资源短缺导致病情观察不细致和不及时,护理 文书不能客观、真实、连续地反映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的落实 情况。(3)法律意识淡薄,对护理文书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导 措施,容易发生纠纷。(3)沟通不足导致孕产妇不能准确理 解护士所采取护理措施的目的,不配合甚至产生反感情绪。 2.2.1.3医院感染风险因素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社会对 母婴愈来愈重视,为保障母体健康,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干预 分娩逐渐增多,择期剖宫产及会阴侧切率逐渐上升,发生医院 感染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有以 下几个方面:(1)病室空气污染。母婴同室制度导致陪伴、探 视人员增多,人员流动性大,空气受到污染的机会增加。(2) 产科各种侵袭性操作。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反复肛门或阴道 检查、产道损伤、手术切口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违 反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都可能导致患者感染。(3)新生儿脐 部护理操作不规范,导致新生儿脐炎发生的风险增加。(4) 消毒、灭菌剂的不合理使用或应用过期消毒剂等。 2.2.1.4安全保障风险因素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 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 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产科的 服务对象有其特殊性,后勤保障对于母婴安全也有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因此,对于后勤安全保障存在的风险因素必须慎 重对待,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繁重的工作导致护 士容易疏忽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对孕产妇抑郁症了解不深,无 法及时发现孕产妇的异常心理状况及行为,有可能导致悲剧 的发生。(2)母婴同室孕产妇大多有家属陪护,为了护理新 生儿方便或床准备不足,导致不能严格执行同室不同床,新生 儿睡于产妇身边,有导致被压窒息等情况发生。(3)护理人 员不足,新生儿护理较多依赖产妇及家属,宣教指导不到位, 不能正确护理新生儿,不能及时发现新生儿异常情况。(4) 产科实行封闭管理,部分保安玩忽职守,未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及来访登记,导致孕妇自行外出,产生不安全因素。(5)病房 标识不足或不清,可导致意外身体伤害,如患者上卫生间跌 倒、滑倒等。 2.2.2产科护理风险的衡量及评估护理风险评价是在明 确可能出现的风险后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损失的 严重性进行的估计。对护理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包括 ・116・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第8卷第18期(下半月版 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 害程度,确定危险等级,为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供 决策依据 j。对以上产科风险发生的概率、对母婴安全的危 害程度、导致医院损失的程度,确认各类风险中风险因素的危 险等级,通过对资料和数据的处理,得到关于损失程度和发生 规程。(4)严格管理术前皮肤准备质量,避免切口污染。(5) 制定新生儿脐部护理流程,定期监测病区新生儿脐部微生物 培养情况。(6)使用过的消毒剂必须注明开瓶日期,禁止过 期或失效使用。(7)定期对爱婴区医护人员进行咽拭子监 测。 概率的信息,为选择处理方法、进行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 依据。 2.2.3.4后勤安全保障风险因素的预防和处置 对于产科 安全保障,我们需要后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障:(1)制作 简明护理风险标识,并要求护士严格执行。(2)提供有关产 前产后抑郁症的健康宣教资料并发放给孕产妇及家属。(3) 2.2.3 产科护理风险处理 护理风险处理是护理风险管理 的核心内容。风险处理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基础上采取 的应对风险事件的措施。主要包括风险预防和风险处置两方 面的内容。 2.2.3.1病情风险的预防和处置要正确预防和处理病情 风险需要产科护士具备扎实的产科护理理论基础及规范化的 病情处置流程建设:(1)根据病情风险发生概率,有计划地制 定产科理论业务培训计划并定期考核落实掌握情况。(2)建 立病理产科各项护理的规范处置流程,建立护理临床路径,可 有效防范新上岗或低年资护士因经验不足导致的护理措施不 及时。 2.2.3.2护理工作过程中风险的预防和处置护理工作过 程是个动态的过程,风险无处不在,需要从各个环节进行预防 及处置:(1)根据产科病床使用情况,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 源。(2)落实分组责任制护理,实行护士层级管理,建立高级 责任护士岗位,为患者提供层级明确、均衡、高质量的优质护 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3)加强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训练,采 取小讲课、护理业务查房、理论学习以及技术操作考核等方 式,有计划、有层次、有目的地培养护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 质,从理论和实践技能两方面把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高 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4)规范统一产 科相关护理操作要求及流程。(5)加强法律法规学习,简化 护理文书,建立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完善护理文书指引,保证 护理文书的规范、客观、真实。(6)定期进行护理文书质控检 查,及时反馈改进。(7)人院签订医患合约,制定预防接种签 字制度、陪护签字制度、胎盘弃留签字制度等是在告知的基础 上再确认的防范措施。(8)加强沟通,制作健康宣教小册,规 范宣教内容,分发讲解到位,减少甚至杜绝护患矛盾的发生。 2.2.3.3医院感染风险的预防和处置产科是医院感染重 点监测部门之一,针对产科存在的医院感染的风险,我们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处置:(1)制定产科病房探视制度并 严格执行。(2)针对产科实际情况,制定消毒隔离制度并严 格执行。(3)进行产科各种侵袭性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制作具体明确的入院宣教资料,内容包括探视制度、安全管 理、产后术后以及新生儿护理常识等,责任护士发放到位并详 细讲解,保证孕产妇及家属理解。(4)制定奖惩制度并严格 执行。 2.2.4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 价就是信息反馈,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相关指标如护理差错事 故发生率是否降低、文书合格率是否提高、院感是否符合要 求、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是否增强、有无发生意外 事故等,为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新的数据,以利于体系完善。 3建立产科护理风险体系效果展望 通过进一步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建立完善的产科护理风 险管理体系,相信可以帮助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 增强风险的防范能力,从而达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 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的目的,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继平主编.护理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73. [2] 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 管理,2003,7:405—406. [3]曹荣桂,林菊英,成翼娟主编.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168. [4]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5] 马春远,李静,邓艳浓.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I(13):194—195. [6] 孟玲.产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 12(1A):65—66. (收稿日期:2011—04—12) (本文编辑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