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内外就业政策比较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国内外就业政策比较研究

摘 要:在失业问题成为一世界难题的今天,如何制定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失业及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及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的就业政策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政策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并就此对我国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最终对我国就业政策的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发达国家; 就业政策; 比较; 变革

自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世界各国无不以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本国头等大事。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并不断发展,经济危机、失业与就业的矛盾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其中,经济危机方面的问题由于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国家宏观调控逐步介入经济生活,并有效地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病,从而使经济危机方面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和控制。但是失业与就业的矛盾的问题的解决却显得比较棘手,至今尚未有哪国能够提出一套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案或理论。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不断加强,失业与就业的矛盾的问题更是跨出了一国的范围,而逐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此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旨在减少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国内外就业政策比较

(一)国外就业状况及就业政策概述:以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例。

1、国外失业及就业状况

欧盟: 20世纪90年代早期,欧洲在出现经济衰退后有所复苏,但就业增长却十分缓慢。在多数的欧盟国家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失业持续上升。 1990~1995年,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5%,而同期的失业率却高达10.1%。1996年,经济增长率为1.6%,就业量没有任何增加,失业率升至11%。1997年,欧盟的失业率继续上升,达到11.8%,1998年仍高达11.7%,失业人数近1800万人。其中荷兰是欧盟成员国中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为5%(1997年)。而美国: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其目前失业率下降到4.5%(1998年5月)以下。日本:实际失业率控制在4.0%(1998年4月)。

2、国外就业政策和措施

英国:建立服务机构,采取导向型就业政策。 英国就业服务机构遍布全国,由全国就业服务总局、区域局和分区组成。失业者能从职业介绍所获得全部工作机会信息;获得关于培训和就业的建议;获得有关失业救济金、收入保障补助方面的信息和建议;可以看到最新的工作岗位信息;可以向工作人员询问在何地获得提高技能的机会。求职者可以从职业介绍所中获得的帮助有:参加工作俱乐部,互相交流经验并参加有关专家开办的讲座;接受工作建议,获得向雇主展示工作能力的机会;参加工作培训。

意大利:发展职业培训,采取储备型就业政策。 意大利十分重视和发展职工培训事业,其地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把它作为就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培训通常分为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和在职进修三种形式,适应不同求职者对技能的不同需要设培训机构。根据培训者的不同需要确定不同的培训方法,如法、专题讨讲课论会、全日制、工读交替制及函授教育等。

瑞士:鼓励个体经营,采取自主型就业政策。 瑞士政府鼓励企业富余职工自愿组织经济实体。工商、税务、劳动等有关部门优先办理各种手续,在减免税金、低息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这样,使大批劳动力和企业富余职工走上自主就业之路。

美国:追朔科技新潮,采取提高型就业政策。 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熟悉的行业将改变工作方式,有些行业将消失,必使得大量的职工失业,要解决这些职工的再就业,就必须提高这些失业人员的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后,经过激烈竞争上岗工作。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电子计算机新用途的开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行业,因此就必须培训一批具有专业才能的人才。随着工作的日益复杂,许多工作方式改变,工人感到有必要接受培训和深造,使自己创造符合不断变化的雇佣条件。

日本: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采取消化型就业政策。 日本把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放在中小企业主渠道上。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他们根据一个时期的就业状况,政府通过增拨财政预算、降低企业税费、提供优惠贷款等政策,既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增大,又促进就业岗位增加,抑制失业率上升。目前,日本中小企业达千家,就业人数占整个劳动力80%以上,为国家创造的财政收入占整个国民经济收入60%之多。

(二)我国就业状况及就业政策概述

1、我国就业及失业状况

(1)就业人口总量得到控制。目前,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 “九五”期间,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计划生育率稳步提高, “九五”期间净增加6000万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69‰,2000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控制在12.7亿以内。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人口再生产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

增长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从而为就业人口总量的控制提供了保证。

(2)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市场机制初步形成。“九五”期末全国从业人员达到7.12亿人,五年城镇新增加就业3560万人。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下岗的国有企业职工近50%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就业结构不断改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首次降到50%以下,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3000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995年的24.6%上升到27%。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取得进展,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形成。

(3)就业形势还很严峻,失业问题还很严重。虽然就业人口总量得到控制,但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适龄就业人口需要就业,而且农村及城镇中劳动力的隐性失业问题以及国企改革导致的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还很严重,有待进一步解决。

2、我国就业政策及措施

(1)对城镇下岗职工,主要依造主管部门,采取托管型就业政策。即对下岗的职工,采取暂不脱离本系统行业,由建立在企业主管部门或劳动部门的再就业中心负责其劳动关系及其享受的福利并推荐就业。在托管期内下岗职工如多次拒绝再就业或托管期满便可将其推向社会,但主管部门仍负责协调、调剂等工作。

(2)广辟新领域,采取开发型就业策略

首先,开发落后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借西部大开发之历史机遇,大力创造就业岗位,解决西部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在东西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和社区服务业,开发就业岗位,解决城镇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国内外就业政策比较研究及结论

纵观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现状及政策,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在这些发达国家中失业问题还很严重,失业率也较高,但从他们解决失业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实际成果来看,他们的就业政策应该说还是成功的,是有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的。就其解决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