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昭通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昭通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江承伟 昭通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江承伟(云南省昭通地区环境监测站,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昭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表现为沙化、水土流失面积扩大,而森林、水域、草地却不 断缩小。为此,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方针,建立节水型经济,加大生态保护监管力度,提高管理 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昭通 中图分类号:X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947X(2002)02—0029—03 总磷、总氮等无机指标普遍超标,多数城镇地下水 昭通地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南岸, 为云、贵、川I 3省交界地段。区域大致为一个不规 则的三角形。全区辖11个县市,国土面积为 22430.7kin2,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1.2大气环境 总人口495.7万人。 昭通地区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度的倾斜地 带,受江河切割影响,山高谷深,境内最高海拔 4040m。最低海拔267m,平均海拔1685m。境内地 形地貌复杂,山地占国土面积的9r7%,自然坡度 在25度以上的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43.7%。 境内东部(镇雄、威信)、北部(水富、绥江 等县)和南部(昭通市、鲁甸县)代表县城的监测 数据表明,城镇大气环境质量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 染,尚达不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少数城 镇超过三级标准,其中部份指标列全省之最。 1.3土壤 昭通地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共存的典型高原立 体气候,4季及干热季节不明,雨热同季。北部雨 水多、蒸发量少,而南部雨水少、蒸发量大。 昭通地区有大小河流393条,径流面积 33300km2,境内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全区耕地酸化面积3.683hm2,占耕地面积的6%, 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也成扩大趋势。土壤肥力较8o 水资源总量为150.75亿m3,水能资源 年代明显下降。 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l1307.93km2。由于全区 境内山多地少,植被破坏严重,过境河流多,水土 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4%,局部地区达到 蕴藏量达2080万kw。 昭通地区的生物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生物多样 性较为丰富的地州之一。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 185种,2000年末全区有林地总面积402610hm2, 自然保护区8个、保护区面积达37618hm2。 1 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1.1水环境 70%以上,多年平均侵蚀量4694万t,平均侵蚀模 数20.91t/km2/y,年侵蚀深度为1.66hen。 1.4农村生态环境 全区水生态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河流缩短, 至2OOO年,全区使用农药品主要为4种,使 用量达到15.86kg/h(敌敌畏7.81lkg/h、敌杀死 O.49kg/h、三环唑3.78kg/h、乐果3.78kg/h),全 湖库萎缩或干涸,水体污染突出。昭通地区系典型 的立体气候,江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河谷地带 水资源充沛,高寒山区水资源短缺。全区水资源总 量150.75亿 ,人均占有量低于2morn3的全国平 均水平。同时,主要河流金沙江、横江及其支流牛 栏江、洛泽河普遍遭到污染,其中金沙江、横江污 染严重,尚达不到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支流的 水质也不容乐观。主要湖泊及水库富营养化严重, 收稿日期:2001—06—26 区主要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且科技含 量低,加之落后的农灌方式,土壤中各种养分比例 失调,作物吸收率不高,化肥流失严重。 1.5自然生态 由于乱开滥垦、过渡樵采和长期超载过牧,草 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现有草地退 化面积为116225hm2,占草地面积的36%,其中中 度退化程度以上草地达63923hm2,占退化面积的 55%以上。 尽管近年来全区的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目前 一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云南环境科学 第2l卷第2期2OO2年6月 已达到17.96%,但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仍呈下降趋 势,森林的生态功能严重失调。 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降低了区域的生态 功能,致使自然灾害暴发频繁,有“6o年代3年 一昭通地区区域内蕴藏的高等植物大致在20O0 种以上,珍稀濒危植物已知的达58种,其中属国 家一级3种、二级24种、三级32种。列入《云南 大灾,80年代1年一大灾,9o年代1年三大灾” 之说。近年来,全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洪 灾、雹灾、风灾、滑坡泥石流等大灾,重灾发生, 直接经济损失逾亿元。据资料表明,全区共有较大 珍稀保护动物名录》保护的动物达44种,其中一 级8种、二级36种。有关数据表明,生物多样性 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已建各类自然保护区8个,总面积43%3hm2, 占国土面积的1.96%。但同全省相比,仍存在着 较大差距。 2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点661处,其中滑坡441 处、泥石流176处、崩塌7l处,多数灾害点都已 直接造成危害。水土流失同样加剧了洪涝灾害,特 别是金沙江上游地区的泥石流、水土流失,加剧了 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从全区的情况看,近年均 发生过旱灾,影响面积达305100hm2,成灾面积达 181740hrn2,(1)降低生态承载力,危及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 由于农村大量施用化肥及农药,形成了比较严 重的农村面源污染。工业企业不能实现全面达标排 放,使环境大气、水体受到污染,土壤板结,生物 多样性减少,土地资源退化,森林资源和草地遭受 破坏,从而降低了生态承载力。同时,生态破坏加 剧了贫困,影响了社会安定。在昭通一些沙化严重 的地区,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 (2)加剧自然灾害,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造成经济损失达14636亿元。 裹1 1996—1999昭通地区生态环境灾害影响情况裹 裹2 1996—1999昭通地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损失 (3)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社会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严重的江河断流和污染,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 趋激化,给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生物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不仅破坏 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 的原材料供给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了GDP的增 长率。 ‘ 扩大,而水域、森林、草地却不断缩小。 3防治对策 (1)建立节水型经济。 水资源是缺水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正确处理生态用水及经济用水的关系,保证生态用 水是昭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昭通地区在 确立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进行产业空间布局时, 应充分考虑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需要,建立节水型 经济体系,把生态损害量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生 态安全。 综上所述,昭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虽然局部地 区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 加剧,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变化趋势表现为 “两扩大”、“三缩小”、即沙化扩大、水土流失面积 一(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方针。 对资源开发、基本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环境 30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昭通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江承伟 影响评价工作,制定必要的水土保护措施,防止造 成人为的新的水土流失。同时搞好水土流失动态监 测,为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决策依 据。对现有的水土流失区要采取治理措施,要做到 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督,加强对江河源头区的保 护。根据全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将全区l1 个县市划分为3个区域进行保护和建设。东部镇 雄、威信两县以矿山恢复治理,植树造林为主,兼 顾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中南部昭通、鲁旬、巧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合。进行综合治理的生物措 施主要是植树造林,植物套种,增加植被覆盖度。 家、大关、永善、彝良6县以退耕还林、治理水土 流失和滑坡、泥石流,恢复生态为重点;北部盐 津、水富、绥江3县以天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 农业生态示范为主。 结合区域实际,北部中山区要搞好森林、草地的科 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于河谷地区,要种好管好源 头两岸的防护林,坡度大于25度的要坚决退耕还 林。昭通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是一个 典型的农业地区,要逐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运用 生态农业的运行模式,争取农林牧副渔的全面丰 ’(6)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 平。 根据“十五”计划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 目标,建立金沙江、横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 理综合决策模型,建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管理 系统框架,提出金沙江、横江流域重要生态问题的 管理对策、功能区划分和实施方案。启动金沙江、 收。. (3)合理规划、调整、使用水资源。 昭通地区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却浪费严重。 全区灌溉方式落后,水利化程度仅为26.4%。在 严格控制水污染的同时,应该加强流域内水的统一 规划,兼顾支流的利益,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4)广开资金渠道,提高生态建设效果。 健全投人补偿机制,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 则。已经建立的育林基金、水利基金和农业发展基 金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加强征收管理,确保专款 专用,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走生态环境 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道路。同时依靠科技含 横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部份县城建立污水 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率达45%以上。同时,实 施“两控区”重点城镇(如昭通、镇雄、水富)的 污染控制工程,使二氧化硫减排20%以上。 (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量高的治理,加强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 (5)加大生态保护监管力度。 各县市要以落实中宣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 开展全国警示教育活动的通知》为重点,增加领导 干部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环保的紧迫感、责任感。认 真策划、精心组织,迅速掀起环境警示教育活动高 潮,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导向性、社会性”原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 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坚决制止以牺牲环境为 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进一步加强自 则,搞好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让广大 民众认识到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性和后果,从自身 做起,保护生态环境。 Eco—environment of Zhaotong Prefecgture and Counte ̄JIANG Cheng——wei for Problems (Yunnan Zhaotong Envimnrr ̄ntal Monitoring Center,Zhaotong Yunnan 657000) Abstract:The ecO—environment ofZhaotong prefecture suffers from increasing sanding,deteriorated soil and water ere— sion and decreased forest,water basin and grasslnd.Praevention should be the main cotmtennemsure and the treatment should be offered at he saltTle time.The water saving conomy eshould also be advocated.eeo—envimnrr ̄ntal protcteion supervision enhanced,management level improved nd apublicity and education strengthened. Key words: eco——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tcteion; Zhaotong Prefcteure 一3l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