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失当与未成年人犯罪

来源:六九路网
2015年第8期 青年时代 ・‘基础教育・ 教育失当与未成年人犯罪 陈侠冷国印 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三中学吉林德惠130300 摘要:如今,未成年犯罪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与教育失当有很大关系,探寻其中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是当今预 { 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失当 案例一:2011年1月,重庆l1名中学生集体在同学家吸毒。 便以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出现了所谓的“好” 案例二:2012年3月,云南3名高中生持刀威胁本校学生 学生和“坏”学生之分,教师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态度有 收取保护费。 着明显的差别。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差学生,甚至讨厌差 案例三:2013年6月,甘肃一名15岁的中学男生3次强奸 学生,憎恶差学生。有的班主任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 了一名12岁的小学女生。 绩,不惜用尽各种方法对差学生进行劝退或留级。对差学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生的歧视到了一定程度,还可能伤害到这些孩子的自尊和 1.从犯罪主体而言,未成年人犯罪总数在逐年增加,年 人格,如对差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罚抄、罚站、罚 龄向低龄化发展。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 写或者把孩子赶出课堂等方法处理,极端处理严重伤害到 人、吸毒、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孩子身心健康。 2从犯罪手段上来看,未成年人罪犯的作案手段呈现凶 3.考评机制的单一化 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不计后 当前,全社会都在推广素质教育,意识到了应试教育的 果,惨无人道,所谓智能化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 种种弊病,可与素质教育挂钩的先进的考试评价机制与人才选 具是越来越先进,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罪犯的反侦 拔机制却迟迟没有产生,旧的考评机制还是应试教育模式,这 察能力也增强。 使得新的教育模式与考评机制相脱节。对于现在还是以成绩作 3.从犯罪类型和组织形式上看,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 为考评的唯一标准,分、分、分,依然是学生的命根。一些 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组织形式趋于团伙化。 家长想尽方法给孩子提分,让孩子上自习,进辅导班,请家 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 教等等,不惜花费大量人才、物力和财力。在这种高负担下 案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壮胆,减少犯罪的阻力,使犯罪 的学生心里难免不出现各种各样的波动,而随着压力的加大 易于得逞。 和厌学的影响,又怎能保证他们不做出过激的行为呢? 应该说,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纵 4.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漠视化 观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我们不禁会问:到底是什么 由于现在的教育在观念上片面地强调智育的重要性, 原因造成了如此多的未成年人犯罪呢?当然,制约和决定未 一些学校便淡化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有这 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而不可否认的是, 方面教育也往往方法简单、陈旧或流于形式,而且内容也空 在当前的教育情形下,教育的易位、失当肯定是影响甚至是 洞,脱离了客观实际,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再加上教 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现在,我们撩开其面纱,看 师队伍鱼目混杂,一些素质低下的教师混迹其中,在课堂上 一看教育失当的表现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一幅君子模样,大讲道理,课下却是另一幅样子,这就在无 二、教育失当的原因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形中削弱了教育的权威性,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 1.教育的收费元序化 情绪,这样就使成长中的学生排斥主流文化,而对不良的亚 教育是一项产业,而且还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产业。但这 文化产生认同,进而在不良亚文化的吸引和感召下,形成不 项产业本身是不可以赢利的,更不能成为少数人或既得利益 良亚文化群体和主流文化相对抗,经过相互感染和认同,最 集团获取利益的工具。尽管这两年教育职能部门三令五申, 后堕落加入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团队。 甚至下了一定力度追查学校乱收费问题,但上有政策,下有 5.法制教育的支离化 对策,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村家庭而言,供孩子就必须让父母 虽然现在中学已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可普遍的法制教育 勒紧裤腰带,有的甚至供不起,不得不让孩子辍学。这些辍 落后,效果不佳,这也是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导致未成年人犯 学的孩子尚小,辨别能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差,对新鲜 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多学校,都没有从法律专业毕业的 事物充满好奇,而且,贫困的生活使孩子产生自卑感,性格 教师,多由政治老师兼任讲授,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解释 孤僻、内向,形成仇视社会的心理,为了自己在家庭中无法 法律概念准确度不高的问题,上课也只是为应付考试而让学 满足的物质欲望,往往铤而走险。 生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内化学生的行为,形成守法的习惯, 2.教师对差学生的歧视化 反而让一部分学生自以为了解法律而去钻法律空子,以至走 但随着升学率、班级成绩评比等的开展及进行,教师 上犯罪道路。 (下转第261页) 2015年第8期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基础教育・ 我们边走边聊,甚是愉快。看着身边这个懂事又礼貌的 关心和呵护,这对他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打击深重。伤痛 大男孩儿,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的种子就此埋下,时间越久,问题解决起来越困难;爆发的 “老师,谢谢您!以后我还可以来找您吗?” 越晚,危害将会越大。 “当然可以,老师这儿的大门一直对你敞开。” 在此,我想替这些孩子对他们的父母说句话,恳请已为 “真的吗?”我郑重的点点头。 人父母者:无论自己的婚姻状况如何,孩子是无辜的;无论 “谢谢老师!”刁文波兴奋的一溜烟跑掉了。 你们是在一起还是分开,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无论你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一时的冲动 们是否还相爱,千万不要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因为你 和恼怒,伤害到这个本已是伤痕累累的孩子;没有在不了解 们是孩子的父母!你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会改变孩子未来的 真实原因的情况下,批评和指责这个更需要关心和理解的孩 命运,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子。由于长期被父母、亲人忽视,他“制造”出各种动静, 为了孩子,请给他们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为了孩 其实是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和关心。 子,请给他们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快乐、幸福、和睦的 可怜又可爱的孩子,在最需要家庭温暖和父母关爱的年 家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和财富. 龄,失去了这一切。我不知道,我所做的这些能对孩子有多 而教师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要正确对待课堂意 大帮助,但是,我却知道,从此,我的心里又多了一份责任 外,这是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机智的时候,所以一定 和牵挂。 要冷静,切不可以大声嚷嚷或是严厉的批评,最好是停下 像刁文波这样,幼年突然遭遇家庭变故,家长又没能及 来,幽默、风趣的处理。将课堂意外的消极影响化为积极 时地和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更甭说适时的危机心理干预。 的行为。 一夜之间,孩子不仅失去了温暖的家,还失去了爸爸妈妈的 (上接第259页) 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 6.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滞后化 家比不了的。知识经济时代向教育提出的巨大挑战,我们能 现在孩子们的发育比较早,相对生理而言,心理发育 否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教育是一 要落后一些。在进入青春期后,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性有所 项产业,教育的产业化绝不是教育的商业化,教育更不是商 感知,性意识也处于从萌芽和日渐明确到成熟阶段,由于获 人。教育本身是不可以赢利的,教育是最光荣的使命,是对 得正确的性知识的渠道不畅通,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使 我们心灵的塑造和科学的传播,它进射出的耀眼的人文主义 得他们在性知识上有时很愚昧。在好奇心驱使下,他们就把 光芒,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最高利益和最伟大的荣耀。而今天 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色情网站、色情音像制品以及色隋玩具上等 的教育呢,尽管中小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说来 等,然后有的学生就会出现心理方面的波动,学校忽视心理教 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教育思想缺少突破,教师中传统和陈腐 育,很少开专门 理课程,即使有的也是走马观花或将心理 的教育观念未得到根本更新,而最主要原因是,当今的教育 教育纳入到了思想道德之中,这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 评价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束缚住了本该能轰轰烈烈进行的 时的解决而更加严重,当f ]承受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走向 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应试教育仍然踏踏实 极端,通过暴力形式宣泄出来,从而造成犯罪的发生。 实地前行。 7.教师面临的功利化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管理不是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一 功利性已渗透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各个评价机 朝一夕就能快速解决的。我们要着眼全局,对未成年人的保 制都与利益挂钩,教师作为教育环节中的一环,也难免不带 护,要强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道防线”,只有全社会都 上功利的色彩。为了多有些额外的收入,有的教师动员学生 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才能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 们订资料,从中索取书店的回扣;还有的教师为了在课余时 好的成长环境。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预防和减少未成 间多挣点,在课上保留知识点,留待假期辅导时再露出来。 年人犯罪的发生,我国分别于1992年和1999年颁布了《中华 由于学生成绩直接和奖金挂钩,有些温文尔雅的教师暗授学 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 生作弊玄机获取高分。当然上述现象不能说是普遍的,但这 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有效保护了未成 一少部分人足以使公众对教育、对教师们产生不信任,如果 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预防与减少 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它所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仅 未成年人犯罪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仅是产生不信任,还会使心灵迷失了方向,信仰也全面产生 参考文献: 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犯罪就不足 [1]刘亚娜,高英彤.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J】.教育研 为怪了。 究.2o13(o4). 三、教育的作用及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 [2]刘亚娜.青少年犯罪预防视阈下的网络游戏监管制度研究[J].社 众所周知,教育肩负着培育人才,传播知识,塑造心 会科学战线.2012(08). 灵等任务,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和科学使命是其它部 [3】刘亚娜,王大洋.论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J].求索. 门所不能比拟的。教育对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十三 2012(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